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bao
4日,一起以工業醋酸冒充食用醋酸進行銷售的案件在西安中院開庭,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李某山、王某珍在生產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並予以銷售,應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被告人李某山、王某珍到庭
經查,2015年10月以來,被告人李某山夥同被告人王某珍租用西安市月幸路6號院內庫房,銷售焦糖色、食用醋酸等食品添加劑。為獲取更多利益,被告人李某山在明知工業醋酸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情況下,從陝西中慶石化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慶石化公司)購買工業醋酸,後李某山、王某珍二人將私自印製的河南凱帝食品有限公司「九城」牌食用醋酸、石家莊新宇三陽實業有限公司「文摯」牌食用醋酸等商標粘貼在進購的工業醋酸桶上,以工業醋酸冒充食用醋酸進行銷售。
2015年10月22日至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李某山通過銀行轉帳方式向中慶石化公司支付工業醋酸貨款共計35.72萬元人民幣。經檢驗,涉案醋酸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冰乙酸(又名冰醋酸)》中對食品添加劑冰乙酸的要求。
庭審中,控辯雙方就被告人是否具有自首情節及量刑展開辯論,辯護人認為,被告人李某山無前科,在抓捕時,無拒捕行為,到案後如實供述,認罪態度好,希望法庭對其從輕處罰。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李某山、王某珍在生產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並予以銷售,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我只是一個打工的,小學畢業,對於老闆(李某山)所採購的醋酸是否對人體有害並不清楚,僅是按老闆要求工作,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會觸犯法律、危害社會,希望法庭能對我從輕處罰。」王某珍在庭審中表示。
隨後,法庭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來源:張一辰/中新網
往期精彩回顧:要聞丨滴滴外賣進南京 監管部門提出四必須八不準
食安丨福福建泉州警方繳獲假冒「金門高粱」等白酒5萬多瓶,案值億元
關注丨豬價止跌反彈,上升周期已經開始?業界人士:回升空間不大
健康丨你吃東西塞牙嗎?這不是小問題,容易引起這些危害!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官方網站:www.cfsn.cn
投稿郵箱:cfsngw@126.com
新聞熱線:010-68232904
廣告熱線:010-63703066-8066
覺得不錯,請點讚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