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是莫迪早在任期之初就提出的口號,但他知道,要復興貧血的印度製造業部門,單靠民粹式的競選口號只會把印度引向一種危險的自信。
印度在經濟上要實現騰飛,除了內部必須進行艱難的改革,在外部不可能離得開穩定向好的中印關係。
莫迪的精明之處正在於,一邊對美國印太戰略欲拒還迎,另一邊,低調同中國發展經貿關係。
有不少數字可以說明這一點。
在莫迪第一個任期裡,中國對印直接投資激增,目前已超過17億美元。而相比之前,前總理辛格在任的10年時間裡,這一數字僅為4億美元。
2018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破紀錄的955.4億美元,而在莫迪上臺前的2013年,這一數字僅為495億美元。
「(莫迪的前任)辛格總理曾跟中國時任總理溫家寶會面,而莫迪卻與中國現任number one會面已多達15次。」印度前駐華大使阿肖克·康特這樣說。而據印度外交部官員表示,莫迪至今只跟川普見過3次面。
在洞朗危機平息後,莫迪甚至主動尋求與中國領導人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以期進一步穩定中印關係。
「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是有可能有大作為的。」一位分析人士稱。
中印間存在巨大發展潛力,儘管它們中有很多被來自方方面面的偏見所阻攔。但作為一位個性相對強勢的領導人,又在大選中連續兩次獲得壓倒性勝利,在他的第二任期,利用西方勢力牽制中國的同時,繼續致力於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吸引中國資金,發展印度經濟,將是更高概率的事件。
畢竟,不管莫迪治下的印度會不會成為第二個中國,發展都是硬道理。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