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實研析 | 醫療機構視角下的 《民法典》醫事法律解讀(二)

2021-02-13 重慶康實律師事務所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明確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侵權主體):醫務人員。

1.1醫務人員: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對此未作詳細界定。按《民法典》1218、1219條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醫務人員應指在醫療機構直接參與診療活動的衛生技術人員,實務中宜參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88條關於「衛生技術人員」的規定作限制性解釋,即醫務人員是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取得衛生技術人員資格或者職稱並在前述醫療機構從事診療活動的人員,包括以下衛生技術人員:(1)醫療人員(包括中醫、西醫、婦幼保健等技術人員);(2)藥劑人員(包括中藥、西藥技術人員);(3)護理人員(包括護師、護士);(4)其他技術人員(包括檢驗等技術人員)。

實務中需要注意的是:

1.1.1未取得執業資格但依法在醫療機構進行實習或試用的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對其職務行為承擔責任。

1.1.2醫療機構聘請本醫療機構以外的醫務人員在本醫療機構開展診療活動,由該醫療機構承擔責任。

2(診療活動):包括診斷、治療、護理等環節。《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88條界定了診療活動的範圍:診療活動是指通過各種檢查,使用藥物、器械及手術等方法,對疾病作出判斷和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改善功能、延長生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活動。

3(受損主體):患者。此處的患者為在醫療機構開展的前述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的患者,其受到的損害可以分為身體的損害與精神的損害,此兩方面損害可以通過專業的鑑定機構進行鑑定(包括醫學鑑定和司法鑑定),以確定損害範圍、程度並可計算轉換為具體的金錢給付。

4(賠償主體):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此處的醫療機構應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2至第5條進行界定,包括: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醫務室、急救中心、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依法取得《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

5(知情同意):本條界定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權,相應地醫務人員具有說明的義務。

5.1患者的權利:知情+同意。其一,患者有知道病情和醫療措施的權利。需要注意的是,在因病情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情形下,患者有知道該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的權利。其二,患者有同意的權利:患者知道了其病情和需要採取的醫療措施後,尤其當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時候,患者有同意的權利,這種同意是「明確」的,不是「含糊」的,「明確同意」包含了書面同意,也包括錄音、錄像等其他方式的同意,只要能夠證明患者明確同意的,均視為醫方有效告知。相對於《侵權責任法》的「書面同意」,《民法典》本條規定增加了醫方告知的途徑和方式,比「書面同意」更加靈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今後並非不要書面同意了,書面同意仍然是醫方證明患者「明確同意」的最好方式。

5.2醫者的義務:及時+具體。相對於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醫務人員具有說明義務,這種義務體現在說明的「及時」和「具體」。其一,及時:如果醫務人員沒有及時說明,將來可能被作為不利的證據。比如:從患方的角度,醫務人員未及時說明的,患方有理由懷疑醫方的專業與態度;從法官判案的角度,醫方未及時說明,或者醫患雙方對及時不及時產生爭議,法官依據保護患者的角度也可以依據本條認定醫務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推定或判定醫療機構存在過錯。其二,具體:醫務人員說明的時候不能單純以格式化的書面告知、模糊或籠統的說明,而應當就患者的個案作具體的說明,這對醫方的責任心要求更高。

5.3患者近親屬的權利:兩種情形。其一,客觀上「不能」,指患者身體的層面「不能」告知,如患者失去意識等,實務中有諸多此類情形。其二,主觀上「不宜」,主要是指從患者心理的層面「不宜」告知。當發生上述兩種情形的時候,醫方均可向患者近親屬說明,說明的義務與前述5.2向患者說明的義務一致。

相關焦點

  • 學院動態|上海金融創新學院(上海國際金融學院)聯合信用卡中心舉辦「《民法典》新規則解讀」專題講座
    作為立法建議專家,朱曉喆教授近年來多次參加全國人大法工委或各科研機構組織的民法典各分編立法起草建議工作。本次講座,朱教授從中國民法典歷史回望、民法典結構和起草爭議、民法典重要價值和制度舉要三個方面,深入淺出講解中國民法典的價值理念與制度變革,解讀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規則,分析對銀行經營管理帶來的重要影響,強調《民法典》在保護私權利和約束公權力、關注民生和回應社會熱點、維護家庭生活秩序、優化營商環境與促進金融交易的重要意義,突出《民法典》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
  • 【蜀鼎·新聞】蜀鼎所律師應邀為崇州市人民法院講授《民法典合同編》
    張曉遠副教授首先梳理了《民法典合同編》的立法體系,然後結合司法實務,重點剖析了《民法典合同編》新規中的難點及熱點問題,如格式條款的新規則、預約合同的新規則、未生效合同的新規則、情勢變更的新規則、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新規則、代位權的新規則、債務加入的新規則、合同解除制度的新規則等十二個問題。
  • 雲南:「典」亮雲嶺 「典」入人心
    ……最近,不少雲南網友紛紛參與到「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在線答題活動。  「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大型網絡在線答題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和省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主辦,依託「雲南發布」「雲南普法」等政務平臺展開,自2020年10月19日上線以來,得到了人們的積極響應。「裡面的題目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答對5道題還有可能獲得線上購物券。」不少熱心網友評價這種普法形式很「接地氣」。
  • 清楓公益|清楓所執行主任郭旻律師受邀為天心區衛生健康局幹部職工進行《民法典》主題分享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抓好《民法典》的宣傳、實施,提高機關單位人員學習、運用《民法典》的能力,10月16日下午
  • 【會員動態】彰銀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學習宣傳《民法典》活動掠影
    學習《民法典》  護航新徵程——彰銀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學習宣傳《民法典》活動掠影
  • 《民法典》關於樓道堆放雜物的安全隱患及法律責任
    樓道堆積雜物可能觸及的法律法規1、《消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樓道作為火災時的重要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須時刻保持安全和暢通。3、《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汙染物或者噪聲、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請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 漢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開展《民法典》進社區宣傳活動
    「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對《民法典》有了更深的認識,今後我要做一個尊法、守法的好公民。」棗園社區老黨員董自全在參加民法典培訓後激動地說。10月12日,漢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新城辦棗園社區開展平安法制《民法典》知識培訓共建活動,來自漢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代表、棗園社區全體黨員、居民代表共40餘人參加活動。
  • 《民法典》知識點來了!
    大紅包壓歲錢拿來買糖心裡甜年齡小不安全媽媽怕我亂花錢爆竹響除舊歲今年我已八周歲《民法典
  • 嘉潤動態丨李晶晶律師受邀為中國科學技術館做《民法典》培訓
    《民法典》被譽為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國《民法典》的頒布,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中國系統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逐步走向現代法治社會。李晶晶律師首先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民法典》的出臺背景、施行意義以及《民法典》的篇章結構等基本情況,同時結合社會熱點、媒體關注的焦點以及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日常工作,重點對《民法典》各編的亮點、熱點內容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與大家進行了交流。通過兩個小時的講解,大家對《民法典》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對於一些與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規定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 《民法典》 法官劃重點:因家暴離婚 無過錯方可多分財產
    經過法院審理查明,李某對陳某實施毆打一次,法院判決李某向陳某支付精神賠償金3萬元《民法典》第1091條明確: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及有其他重大過錯等五種情況之一,而導致離婚的話,無過錯方有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其中分為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兩種。
  • 《拿破崙法典》:資產階級的第一部民法典,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大革命前的法國,沒有統一的民法,南部地區實行的是成文法,北部地區奉行的是習慣法。1789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取得革命勝利的資產階級著手制訂統一的,符合自己階級意志的新民法來鞏固勝利成果。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草案四度擬訂都未有成果。
  • 民法典安寧權告訴你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理.
    直至今年民法典的誕生,安寧權正式納入了隱私法律保護體系。      《民法典》第六章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二款定義了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從宏觀角度出發,一切幹擾公民正常生活的行為,都可以被理解為侵犯隱私權。這包括電話推銷、彈出窗口、捆綁軟體、噪音擾民等一系列相關的行為。
  • 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協助民法典物權編立法研討會召開
    4月1日,由清華大學法學院不動產法研究中心、北京市法學會不動產法研究會主辦,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民法典物權編立法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以及我國臺灣地區大學等單位的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醫生醫事】戲說醫療機構「評審」
    醫學影像服務中心作為國內首家開通醫學影像系列自動學習功能的微信平臺,目前上線有數百例影像典型徵象、數百例影像病例、影像解剖、影像講座、國外精品講座、影像醫事以及三基考試、上崗證考試等內容。動動手指即可享受知識大餐,熱愛學習的同行朋友們快來加入我們吧。
  • 現實中的器官、遺體捐獻與民法典1006條的衝突
    《民法典》第1006條規定:「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無償捐獻其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 ​每日一典|典17:無法辨識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財產如何管理?
    [說法]民法典第二十四條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係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明理]在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前往往張三所在鄉政府、村委會以及周邊鄰居家中進行了全面調查,並對李四提交的病歷材料進行了嚴格審查,同時按照法定程序為李四指定了代理人。
  • 貴州永達律師事務所在六盤水市律師協會組織的《民法典》宣傳暨「以案釋典」演講比賽中喜獲佳績
    12月5日,六盤水市律師協會在六盤水市司法局五樓會議室舉行《民法典》宣傳暨「以案釋典」演講比賽。比賽現場,參賽選手著眼於不同的角度,結合現實案例現身說法,詮釋了民法典保障人民生活、民法典的前世今生、民法典與個人一生的緊密聯繫等眾多內容。
  • 穗誠播報 |《民法典》進校園,唐蘭主任受邀為綿陽晟弘科技職業技術學校帶來「開學第一講」
    為了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的重要講話精神,幫助晟弘科技職業學校的學生們提高法律素養,護航他們健康成長,豐谷鎮人民政府、豐谷司法所攜手穗誠律所主辦的「法律進校園——《民法典》法治講座」在該校隆重舉行,穗誠律所黨支部書記、主任唐蘭律師應邀為近千名師生帶來了一場民法典法治宣講的饕餮盛宴。
  • 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洩露患者隱私,需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洩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解讀:正式版相比草案刪去了「造成患者損害」這一條件,這意味著無論該行為對患者是否造成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專家輔助人」在醫療訴訟案件中的地位和功能
    醫療糾紛訴訟中,原告患方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條規定主張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應當提交到該醫療機構就診、受到損害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