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張宏,在駐村工作的三年時間裡,立足部門職能、著眼群眾期盼,修公路抓基礎,興產業促增收,用苦幹實幹,為嵐皋最邊遠山區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每到汛期,張宏就要和村幹部們一起走家串戶,叮囑群眾在大雨來臨前提前撤離。因為水泥路已經修到了各家各戶門前,他們現在一上午時間就差不多走完了臨近河溝及滑坡險段的住戶。2017年11月,身為嵐皋縣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的張宏,被縣上派駐到陳耳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三年過去了,張宏剛到村時的印象依然歷歷在目。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 張宏
我到村第一感覺,從陳耳村到鎮上不到二三公裡路,但是交通特別落後,沒有「一寸」水泥路。所以,我就暗下決心從第一步就是開始給他們修路。
官元鎮是嵐皋縣最邊遠的鄉鎮,陳耳村臨近集鎮,卻是全縣絕無僅有的沒有水泥路的村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落後的交通條件讓群眾苦不堪言。張宏明白,縣委縣政府把他派到管元鎮,首要任務就是修路。到村後,他一邊牽頭抓脫貧,一邊著手抓農村公路項目申報、實施。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 張宏
白天修路,晚上還要搞工作隊的事情,二者都重要,都不能丟。
在2018年10月的一個周末,張宏加班回家途中不慎摔倒導致鎖骨骨折。按照醫囑,本來需要治療三個月的他,住院不到二十天,就綁著繃帶回到了村上,回到了建設工地。
原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黨支部書記 劉德牡
不到二十天就來了,我當時感想我認為這些幹部簡直是了不起。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 張宏
(住院的時候)每天都有工作隊的電話、施工隊的電話,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到場、到點進行解決。因為我不在現場、不在單位,對工作,我是沒有底,是不放心的。
三年間,陳耳村聯網路、產業路、通組路相繼建設完工,群眾當初的期盼變成了現實。交通的巨大變化,讓發展釀酒產業的鐘光乾喜上眉梢。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村民 鍾光乾
把我們道路硬化了過後,我拉材料也好,往外頭運酒也好,是別人上我們這來買酒也好,都相當方便了。
路修好了,發展產業就有了基礎。經過多方考察研討,張宏和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並引進榮元茶業公司,牽頭建園區、建工廠。2018年,成立了陳耳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目前,陳耳村茶葉園區面積達400畝,入股村民增加到138戶。除土地流轉費和合作社分紅外,貧困戶還可以到園區務工增加收入。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村民 劉志錄
我們一家兩個(務工),反正一個人一年就是(幹)四五十天,一年有一萬多元收入。
如今,陳耳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又將開啟鄉村振興新的發展歷程。
嵐皋縣官元鎮陳耳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長 張宏
和老百姓拉近了距離,改變了陳耳村的面貌,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一個地方。我希望陳耳村的村民能過上幸福、美滿、健康的美好生活。
往期推薦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來源於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於網絡,並已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實習編輯/陳琛
責編/曾輝 審核/曾輝 終審/劉強
安康電視臺新聞頻道
感謝您關注《安康電視臺新聞頻道》微信平臺
獲取更多實時資訊您還可以下載
安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