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 ↑
德媒稱,如果你有興趣拍一部能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這裡有幾個實用的建議:翻翻報章雜誌或找幾本歷史書籍,選一個戲劇化的真實事件加以改編。因為最常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就是劇情錐心、賺人熱淚的真實故事。重要的是,劇情要充滿戲劇張力。
要獲得奧斯卡「小金人」有秘訣嗎?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2月25日報導,在有資格角逐奧斯卡獎的各類型影片中,獲得提名或是最終摘下「最佳影片」桂冠的,絕大多數都是劇情片。
報導稱,19%獲得提名資格的影片為劇情片,而最終贏得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更有高達38%的比例是此類影片。喜劇片的情況則正好相反:許多喜劇片有資格獲得奧斯卡提名,但真正折桂的極少。
除了「劇情片」這個大方向外,還有哪些電影元素能徵服奧斯卡獎評委、增加獲得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機會呢?
如果你鎖定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為拍片題材,情節卻不夠豐滿,不妨發揮想像力添加一點虛構內容——這完全在評委的接受範圍內。
不少獲得提名或得獎的影片就是現成的例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傳記式電影《美國狙擊手》以狙擊手克裡斯·凱爾的真實經歷改編,片中凱爾的死對頭是以不同人物為原型組合而成的角色,該片獲得了最佳影片提名。
《為奴十二年》改編自所羅門·諾瑟普的自傳,講述他被綁架成為奴隸的故事,這部電影獲得2013年奧斯卡獎。
另外,各種為了成就榮譽而拋棄理智的情節,似乎也很對奧斯卡評審們的胃口。添加了以上情節的電影獲得提名的機率就比其他題材高出4倍。
此外,結局苦澀又不失甜蜜的電影也是入圍奧斯卡的常勝軍,比起其他影片,這類結局的電影入圍的可能性高出近3倍。
導演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便是一個好例子。《指環王》三部曲的結尾,主角佛羅多告別了好友山姆,離開中土世界到大海彼岸療傷。該片深得評審青睞,並在2004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捧得「最佳電影」小金人。
除了結局橋段外,《指環王》還有兩個容易入圍奧斯卡獎的元素。首先,它是由原著小說改編:其他取得成功的原著改編電影還包括《英國病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和《阿甘正傳》。其次,《指環王》中令人屏息的壯闊景色也是得獎的一大助力,《走出非洲》《鐵達尼號》和《與狼共舞》等得獎影片也都拍出了壯麗的自然風光。
報導稱,戲劇化情節及悲劇都是好元素,不過老套和暖心的情節也必不可少。角色幸福成婚的橋段可以提升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機會。
不可不提的還有電影中常見的酒精元素。在今年角逐最佳影片獎的8部電影中,有4部出現了酗酒的角色。
在《一個明星的誕生》一片中,布萊德利·庫珀所飾演的傑克森·緬因是一名曾事業輝煌但逐漸走下坡的歌手,因酗酒而意志消沉;《綠皮書》中的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扮演一名天才鋼琴師,經常喜歡來上一兩瓶「順風」牌威士忌;《黑色黨徒》中的3K黨成員艾芬豪總是處於醉酒狀態;而《副總統》裡的迪克·切尼和總統布希都有酗酒問題。
- THE END -
電影票房微信號:dypfboxoffice聚焦電影產業、關注電影市場
這裡是第三方票房統計機構,圈內著名公眾號@電影票房投稿、合作或者其他事宜可直接回複本微信,或者加小編私人服務號:piaof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