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

2021-03-01 小G帶你讀外刊

The Guardian viewon languages and the British: Brexit and an Anglosphere prison

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

Editorial


A protester holds a sign reading "Freedom, we want you back at home" during a demonstration in Barcelona. Catalan national feeling has been fuelled by the struggle to keep the Catalan language alive. Photograph: Josep Lago/AFP/Getty Images

Anglosphere:a group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at share common roots in British culture andhistory, usually the UK, the US,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Canada 一組被英國歷史和文化影響甚深的說英語國家; 例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

 

The English language may seem an asset for Britain. But its dominance may also cut theBritish mind off from w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saying.

英語對於英國來說是一項財富,但是英語在全球的統治地位也許讓英國人忽略了世界其他地方的聲音。

 

The language (orlanguages) spoken in a society help to define its identity. That is as true ofBritain as of every other nation. Most countries, like Britain, have one orsometimes more official languages. To become British, for instance, a personmust prove knowledge of English. Equivalent provisions exist in almost allother countries.

在一個社會中,其語言定義了了它的身份,對於英國是如此,其他國家亦然。大多數國家,像英國,有一種或多種官方語言。例如,想成為英國人,首先要證明你熟知英語。在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的規定。

 

Language rulescan be positive or negative in effect. In linguistically polarised Belgium, therival tongues are a permanent source of tension. In others, they are a sourceof vibrancy; Catalonia’srenewed sense of itself, for example, is grounded in the distinctness of itslanguage and by a history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t. Elsewhere, the issuesare more tangled. Sinn Féin’s current demands for Irish language parity inNorthern Ireland are holding up the restoration of devolved government there.They do not reflect widespread Irish speaking (only 6% of Northern Irish peoplespeak Irish) so much as a determination not to be defined, through the languagespoken by unionists, as British.

 

語言規定是一把雙刃劍。在語言兩極化的比利時,對立的語言往往造成衝突。在其他地方,它又是有很多活力的。加泰隆尼亞重新煥發的自我意識,本省就根植於它語言的獨特性和歷史上對它的歧視。其他地方,這個問題更加錯綜複雜。北愛爾蘭的新芬黨要求區分不同的愛爾蘭語,主張重建自己的政府。他們不能反映出愛爾蘭語者多到能夠決定自己不是英國人。(只有百分之6的北愛爾蘭人說愛爾蘭語)。

 

Modern Britainhas a decent tradition of nurturing minority languages. But Britons have longbeen getting more parochial about speaking foreign ones. Three-quarters of UKresidents can’t hold a conversation in any 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 This linguistic monoculture would be even more hegemonic if itwere not for bilingual migrants. It reflects many things, but the decline inlanguag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CSE entries in most foreignlanguages tend to fall each year. A long decline in the numbers with languagequalifications has translated into a loss of those able to teach them.

現代英國一直有一個優良傳統:培育一種少數人的語言。但是英語人長期以來都不願意使用外語。四分之三的英國人只能用英語談話。如果不是有雙語移民(進入英國),這種語言單一將會更加嚴重。它可以反映出許多東西,但是越來越少外語教學是尤為關鍵的。持有(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的人中,會外語的人數每年都在下降。越來越少的人有語言合格證書,導致越來越少的人有能力去教授這種語言。

 

The upshot isthat the UK is mired in the relegation zone of European linguistic proficiency. Across the European Union,just over half of all students (51%) study two or more foreign languages. InFinland, France, Romania and Slovakia the proportion studying two or morelanguages is 99%, and in Luxembourg a heady 100%. In Britain, by contrast, thefigure is a dispiriting 5%.

結果就是英國處於歐洲語言能力的降級區裡。在整個歐盟,只有百分之51的學生學習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語。在芬蘭,法國,羅馬尼亞和斯洛維尼亞,這一比率是百分之99。在盧森堡則是百分之100。在英國,這個數字只有可憐的百分之5。

 

The standardexcuse for Britain’s neglect of foreign languages is that English has becomethe world tongue. What this really means is that English is the world’spreferred second language, not its first. In the EU, for example, 94% oflanguage students take English, with French a distant second on 23%. In suchcircumstances, some in this country (though not British business leaders) say:why should Britain bother to learn other tongues when so many have learnedours?

對於英國在外語上的忽視有一個標準解釋:英國是世界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最受喜愛的第二語言。例如在歐洲,百分之94的學生學習英語,只有百分之23的人學習法語。為什麼英國人還要費心去學習其他語言,而其他國家在學習我們的語言?

 

There are severalanswers to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the lack of foreign languages risksthe British mind becoming locked inside an Anglosphere of Britain, Ireland (sometimes), the BritishCommonwealth and above all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are significant links. Butthe famous remark that Britain and America are two nations divided by a commonlanguage holds true, especially in the Donald Trump era. The Anglosphere is aminority of the world, its wisdom and its trade. While other countries speaktheir own languages and English too, the British just speak English. Where’sthe advantage there?

對此,有幾個答案可供參考。最重要的是,外語學習者的缺乏會使英國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英語圈的國家(英國,愛爾蘭,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有一個著名的言論說得特別好:英語這個共同語言把英國和美國分裂開來,特別是在川普執政時期。英語圈國家在世界的貿易和智慧中,只能算是「少數民族」。當其他國家在說自己的母語和英語,而英國只說英語。所以,我們的優勢去哪了?

 

Theresa May’sgovernment talks about 「global」 Britain. On the Brexiteer right, this tends tomean an Anglosphere within which the privileged and prejudiced can nurture areactionary fantasy of British greatness. Mentally and materially it is aretreat from the world, not an engagement – as much a prison as a liberation. Agenuinely engaged Britain must not just hunker down in the Anglosphere, theAtlantic and the past. It must remain wholly engaged with the real world, withEurope above all, because that is where these islands are – and that meansunderstanding what our neighbours and allies are saying too.

特蕾莎梅說要讓英國成為「全球」的英國。在支持脫歐者眼中,這不過是那些所謂特權階層和偏見者中所孕育的對於偉大的大不列顛的幻想,意味者一個只在英語圈中的英國。在思想和物質的層面,這是脫離世界而不是迎接世界,是一個牢籠而不是自由。一個真正與世界建立聯繫的英國絕不能封閉於英語圈中,於大西洋中,於過去的輝煌中。它必須真正保持與世界完全的聯繫,不僅僅是歐洲。而這意味這要去明白我們的鄰國,盟友的語言。

原文連結: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7/nov/03/the-guardian-view-on-languages-and-the-british-brexit-and-an-anglosphere-prison

相關焦點

  • 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 丨雙語閱讀
    :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A protester holds a sign reading "Freedom, we want you back at home" during a demonstration in Barcelona.
  • ​Radiohead 貝斯手《衛報》發文,指責英國脫歐是音樂人的悲劇
    Radiohead 貝斯手 Colin Greenwood 撰寫文章發表在英國《衛報》上!
  • 英國脫歐,蘇格蘭入歐:英國脫歐成功,國家卻面臨分裂
    歐洲人就是有這種本事,國家走著走著就要分裂,戰爭打著打著就成了國際戰爭,經濟越發展,內部越分裂,沒有大一統的概念,沒有大一統的文化,獨立建國,則成為了潮流。蘇格蘭也不例外。 為了脫離歐盟,英國大費周章。在歐共體成立之初,英國就隔岸觀火,法國總統戴高樂主張將英國排斥在歐共體之外,理由是英國加入,會造成內部的分裂。不得不說,戴高樂的眼光超越了歷史,預見了今天。
  • 脫歐之後,英語地位將一落千丈?
    英國大選後,英國政局持續動蕩,英國首相梅與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間的協商延遲,這意味著直到下周之前,英國議會都還沒能形成「大多數」的政黨或政黨聯合
  • 英國脫歐:歐洲為何繼續講英語?
    顯然,脫歐對經濟的影響已經被廣泛討論,有些人擔心,但英國人正在帶走一些沒有被討論的完全不同的東西。顯然,英國脫歐對經濟的影響已經討論了很多,有些人擔心,但是英國正在與他們一起採取其他完全沒有討論的東西。英國脫歐的這一方面應該對歐盟的未來提出很多問題,即取消歐盟以英語為母語的母語。
  • 英國正式脫歐了!
    當地時間1月31日23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早上7點鐘,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向47年的盟友說再見,也為歷時3年多的脫歐歷程劃上句號
  • 英國正式「脫歐」!
    當地時間1月31日23點(北京時間早7點),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結束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
  • 英國脫歐入亞? 留學英國將獲得哪些機遇?
    這一天,英國政府又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CPTPP)。此舉一出,網友紛紛議論:英國「脫歐入亞」,所為何故?主要是因為鮑裡斯政府正在一心打造全球化英國,脫歐後的英國,目標是放眼全球,其中亞洲是重中之重。
  • 評論 禁絕邊境線:英國脫歐之後的愛爾蘭圖景
    然而,伴隨著英國脫歐的實現,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和平現狀已經開始面臨威脅。曾經令人厭惡的邊境線可能將要回歸,甚至比以往更加森嚴。因為對英國而言,這會是脫歐後和歐盟國家間唯一的陸上邊境線。正如脫歐派承諾的那樣,在未來,如果要控制外來人口向英國遷移,需要採取的除了例行的安全處和海關檢查,還應加上護照和籤證控制。
  • 不「脫歐」還來得及,英國的後悔藥來了?
    歐盟執委會主席:英國「脫歐」雙輸 脫歐後可申請重新加入歐盟執委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17日稱,希望英國留在歐盟;他同時表示,即使英國完成脫歐程序,仍希望英國申請重新加入歐盟。「英國以第50條款退出歐盟之後,還可以以第49條款重新加入,我是希望這樣,」容克說。「我希望我們現在彼此尊重,不要放棄對方。」除此之外,本周早些時候,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 英國正式「脫歐」後,網友們的表情包快被玩壞了……
    英國多地當天舉行了規模不等的慶祝活動,但首都倫敦的慶祝活動最令人矚目。除了慶祝活動外,反對脫歐者在英國多地舉行了遊行和示威活動。英國:不!我們不需要其他國家的人來告訴我們該做些什麼,我們要脫歐!英國(向威爾斯和蘇格蘭等):我希望你們不要退出聯合王國,我們在一起會更強大。
  • 「脫歐」後,英國怎麼辦?
    6月24日,倫敦,一名計程車司機手舉英國國旗慶祝「脫歐」公投結果。(圖片來源:新華/路透)24日全民公投結果顯示,英國「脫歐」已成定局。這一歷史性公投對於英國、對於歐盟都具有重大影響。針對隨後英國政壇走向、英國「脫歐」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影響等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國際關係室主任趙晨。問題一:卡梅倫的政治前途如何?卡梅倫已經宣布辭職。
  • 【大事件】薩拉米香腸被召回/西班牙郵政暫停郵寄中國業務/英國脫歐,英語何去何從
    (圖片來源:西班牙郵政網站截圖)③ 英國脫歐,英語何去何從?據法媒2月3日報導,在英國與歐盟正式完成「離婚」後,英語在歐盟內部的存在顯得越來越突兀。據悉,脫歐前,英國是歐盟28個成員國中唯一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成員國,雖然愛爾蘭和馬爾他也歐盟內部也使用英語,但兩國選擇的官方語言卻是愛爾蘭語和馬爾他語,英國作為成員國時,英語代表著14%歐盟居民的母語,但在脫歐之後,這一數字陡降為1%。
  • 英國脫歐進入24小時倒計時!
    當天表決後,73名英國籍議員與其他歐洲議員一起唱地久天長歌惜別,以此表達對英國離開歐盟的惋惜,並祝福英國與歐盟之間開始新的友好關係。▲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正式籤署脫歐協議。來源:歐洲議會推特接下來,英國將根據脫歐協議,在1月31日終止長達40年的成員國身份。
  • 英國政府其實不想脫歐,為何最終還是脫歐了呢?
    這一點體現在國際層面更是如此,對於很多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最典型就是英國,我們知道,英國本身在歐盟內部發展不錯,但是最終卻選擇了脫離歐盟。為此,必然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對於此,世界還是不理解這個行為的原因。英國政府不想脫歐,為何最終還是脫歐了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四個字。
  • 英國脫歐,都影響到了誰?
    受到英國脫歐影響,DPD面向英國的公路服務繼續延期.(來源:初慶)近日消息,由於英國脫歐後包裹的通關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DPD宣布,從英國到愛爾蘭和歐洲大陸的服務將繼續延期,由原計劃的1月13日延至1月17日。
  • 英國脫歐詳細利弊分析
    ,最終脫歐陣營勝出。「脫歐」讓英國的這些優勢蕩然無存,國際製造商會向歐盟內部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轉移生產線。 ►英國對外貿易將面臨萎縮。英國生產的商品28%銷往國外,其中45%出口歐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歐盟成員國內部的「零關稅」待遇。「脫歐」將使英國進出口關稅大幅增加,英國出口業的競爭力將下降,進口貨物的價格將上漲,進而影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 英國脫歐,法國人怎麼看?
    6月24日上午英國公投結果顯示,51.89%的投票者贊成脫離歐盟,而贊成「留歐」的投票者佔48.11%。英國脫歐,法國人怎麼看?
  • 英國資訊|脫歐最新消息!英國和歐盟恢復談判
    12月6日,英國脫歐貿易談判在布魯塞爾恢復。為在12月31日過渡協議結束前達成脫歐後貿易協議做最後的努力。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與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David Frost)經歷8個月緊張談判後再展開對話,將確定是否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 英國之後,第二個離開歐盟的國家會是誰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從近代開始,世界走向聯合,區域走向一體化,那是大勢所趨,世界各國和地區,越來越打破相對封閉的狀態,開始實現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