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斷的是加拿大方面,而非大連法院

2021-02-15 環球時報GlobalTimes

了解最新的國內國際時事熱點;學習地道的時政英語表達,請關注Global Times 每日的雙語社評

Canadian drug smuggler 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 was sentenced to death on Monday by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is the latest ruling after the Liaoning Provincial High People's Court sent back the case and the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of Dalian opened a public retrial.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accused China of "arbitrarily" applying death penalty to Canadian on Monday evening, Beijing Time. 

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因犯走私毒品罪14日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這是此案被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回重審後,大連市中院另組合議庭並公開審理後的新判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北京時間星期一晚上迅速發出無理的指責,宣稱中國法院的判決是「武斷的」。

Drug trafficking is a felony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many foreign citizens have been sentenced to death for smuggling drugs in China. Among them, at least six were Japanese. When Pakistani-British citizen Akmal Shaikh was sentenced to death in 2009, his case aroused wide attention from Western media. Then British prime minister Gordon Brown personally interceded for him, yet Shaikh was eventually executed. 

走私毒品在中國是重罪。本世紀以來已有多名外國人因在中國走私毒品而被判處死刑,其中日本籍的就至少有6人。英國公民阿克毛2009年被中國法院判處死刑後引起西方輿論的廣泛關注,時任英國首相布朗親自為阿克毛求情,但他還是被執行了死刑。

Schellenberg's trial happened after the arrest of Chinese tech giant Huawei's senior executive Meng Wanzhou. Some Canadian and Western media immediately linked the case with that of Meng's, arguing Beijing is putting pressure on Ottawa through the case. This unreasonable speculation is a rude contempt toward Chinese law. 

謝倫伯格的上訴審理發生在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遭扣押之後,加拿大和一些西方輿論在第一時間就將此案與孟晚舟事件聯繫了起來,宣稱中方在拿此案向加方施壓。這種無理的推測是對中國法律的粗暴輕視。

Before the court announced the verdict on Monday, many Western media outlets had speculated that Schellenberg could face the death sentence. They arrived at the conclusion after understanding China's Criminal Law and the previous rulings of drug smugglers. The amount of meth that Schellenberg had jointly smuggled was too large.

在14日大連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之前,很多西方媒體已經預感到謝倫伯格有可能被判死刑,這說明當他們了解了中國刑法和之前毒販遭到的判決之後,自己就形成了這一推測,因為謝倫伯格參與走私的冰毒數量實在是太大了。

However, Trudeau's words suggested that Canada views the verdict from a value perspective, not a judicial one, and used Canadian law as reference. Canadian law doesn't have the death penalty, while China's Criminal Law clearly stipulates that drug smugglers could face the death sentence. Public opinion in Canada has claimed recently that China is "politicizing" Schellenberg's case, but what Canada is doing is actually politicizing law.

但是特魯多總理的評論顯示,加拿大方面還是對法院判決立即開始了價值判斷,而不是法律對照。他們要對照也是對照自己的法律,而不是中國法律,加拿大法律沒有死刑,但中國刑法對毒販的死刑規定十分嚴厲、明確。近來加拿大輿論一直在說中國將謝倫伯格案「政治化」,然而加拿大方面恰恰在做將法律政治化的表演。

Western centrism has been very obvious in recent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Whatever Canada does, it is the rule of law, but whatever China does is not. Canadian elites are feeling so righteous with this double standard, and it is time for them to wake up from such cultural and value narcissism. 

西方中心主義在這一輪中加衝突中的加拿大一方表現得非常明顯。加拿大無論做什麼都是法律,中國做什麼都不是法律,這樣的雙重標準被加拿大的精英們搞得如此「理直氣壯」,這樣的文化和價值自戀到了該沉到安大略湖湖底的時候了。

Schellenberg's cas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West. Some people may misread the case, but an important message will be delivered to Canada and the West: drug smuggling faces higher risks in China than in the West because the death sentence awaits the risk-taker here. The trial will also send the message that China won't yield to outside pressure in implementing its law.

謝倫伯格案在西方很受關注,儘管一些人會歪曲解讀此案,但有一個重要信息還是會傳遞到加拿大和西方:在中國販毒的風險比在西方高,那裡有死刑在等著鋌而走險者。中國為執行本國法律不懼外部壓力,這個信息同樣會被西方公眾接收到。

The trial of Schellenberg shows China practicing its judicial sovereignty. Western media should cover this case responsibly to avoid misleading potential offenders of Chinese law. Schellenberg's trial is not a "political verdict." Otherwise, if there were no special political reason, would it be okay to smuggle drugs in China? Of course not.

對謝倫伯格的判決是中國司法主權的一次常態表現,西方輿論如果對它們本國公民負責任,就應如實講述此案的來龍去脈,不要誤導針對中國法律的潛在犯案者。莫將這次典型的司法判決說成是「政治判決」,否則,難道特殊政治原因一旦消失,就可以來中國販毒了嗎?那樣的評論是會殺人的。

Canada seems to be bewitched recently and is keen to draw the US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over to its side to speak for it, as if that could make China yield. This is an underestimation of Chinese law and China's national will. When it comes to China's own law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ountry's perseverance is unbreakable.

加拿大近來像是有點中邪,很熱衷於拉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為它發聲,好像這會有利於迫使中國屈服。這是對中國法律和中國國家意志的雙重低估。中國對自己法律和國家利益的堅持是加方以為一推就倒、但實際上卻很堅硬的牆。

本文系環球網、環球時報英文網站社評,中文部分有所刪減。



相關焦點

  • 緊急通告:非必要,不離開!大連一夜新增9例感染者
    來源 / 大連發布、遼寧日報大連市衛健委副主任趙連會上表示,鑑於當地疫情防控形勢,請廣大市民按照大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非必要不離開大連,確需離開大連的人員需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從12月22日中午開始,計劃利用3天時間集中組織開展核酸檢測。目前,經遼寧省防控總指揮部同意,大連市金普新區光中街道金東路社區已劃定為中風險地區,並實施相應管控措施。
  • 加拿大最高法院合法化一些獸交行為
    加拿大最高法院作出了不切實際的判決,法院認為這名強姦並性剝削自己女兒的男子沒有犯下獸交罪。據報導這名男子將花生醬抹在女兒的性器上,然後讓自己的寵物狗去舔乾淨並拍攝了下來。這名被判有罪的男子上訴至加拿大最高法院,要求最高院撤回獸交罪名的定罪。最高院最後竟然同意了。
  • 加拿大籍男子徐偉洪,死刑!|新聞日誌
    8月6日上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徐偉洪(加拿大籍)、溫冠雄製造毒品案作出一審判決,以製造毒品罪判處徐偉洪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另一名被告人溫冠雄
  • 經典遊戲魔術方塊 歐盟法院判非商標
    風靡全球多年的遊戲玩具魔術方塊,經典的方塊造型遭歐洲法院判決是受專利保護,而非商標。這項判決意味未來其他玩具製造商可以採用魔術方塊的造型設計類似的新型玩具。2006年德國企業辛巴玩具(Simba Toys)挑戰這項商標註冊,上告法院。2014年11月,歐洲普通法院(General Court)判決駁回辛巴玩具訴求,認為這項立體設計具商標價值,辛巴玩具必需支付使用費用。不滿判決結果,辛巴玩具上訴到歐洲法院。
  • 大連13歲行兇少年家房屋,無人競拍
    李照/荔枝新聞荔枝新聞11月3日報導,備受關注的「大連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童案」有了新進展。
  • 加拿大聯合57國施壓中國,中國對加拿大發出罕見警告:死路一條
    加拿大在這方面卻自信得認為加拿大在貿易中不依賴中國,沒有必要給中國留情面,因此在孟晚舟案上一拖再拖,最近又要重啟引渡條約之後,加拿大還聯合了其他57個國家對中國施壓。然而,中國方面這次發出了明確信號,加拿大的做法只會給自己讓自己走上一條絕路。
  • 加拿大法院:歧視!滑鐵盧大學不能這樣拒收腦殘+成績差學生
    加拿大安省上訴法庭近日做出一個矚目的裁決原告朗古皮不服,提出上訴,在初次上訴時,地方上訴法院推翻了安省人權法庭的裁決,地方上訴法院裁定,學校過於依賴成績,而不是考慮所有因素。這次輪到滑鐵盧大學不服,提出上訴,指地方上訴法院沒有適當考慮學校的學術標準。在安省上訴法庭上,朗古皮指校方僅依靠在他不知道有殘疾前所獲得的不良成績。他還說,招生沒有考慮他的義工工作和推薦人。
  • 我要辦理加拿大結婚公證認證是在中國離婚使用的
    李先生和太太在2005年在加拿大登記結婚證之後一直在加拿大生活,這幾年回到了中國,由於在感情以及小孩的教育方面出現了分歧,經常吵架已經到了離婚的邊緣。李先生找到了納光國際,諮詢了相關的辦理資料和程序。覺得本人回去辦理比較麻煩,加上疫情沒法出國。
  • 為了看看「酒精燃燒啥顏色」 「心智障礙」大學生5次在大連一大廈內點火
    2017年5月到7月,大連高新園區黃浦路附近的創業大廈內連續起了5場離奇的火災——這些火災都發生在男衛生間裡。
  • 大連扶輪社
    目前在大連,扶輪社的目標(和資源)還很有限。他們的初級目標是通過服務項目來幫助大連當地社區中需要扶持的人提高生活水平,主要關注老年人,殘疾人,貧困兒童以及飽受各種不利條件困擾的群體。他們的首個項目目前正在進行,那就是生產放置在低收入社區和老年人居住區的長椅,這個項目與大連慈善基金會合作進行。扶輪社的優勢之一是其國際合作性,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在資金和指導人員方面互相幫助。
  • 加媒:加拿大新冠肺炎疫情由美國輸入引發,而非中國
    《國家郵報》報導截圖根據加媒報導,來自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四個省份的最新數據顯示,加拿大新冠肺炎疫情非中國輸入引發,而是來自美國。根據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該報從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卑詩省(BC省)和阿伯塔省這四個大省獲取的與新冠肺炎病例旅行地相關的數據顯示,加拿大早期的新冠肺炎病例是來自美國,而非與中國的旅客或是去過中國的加拿大居民有關。
  • 大連六院:母子平安!
    剛剛過去的周末,大連經受了一次非同尋常的考驗。12月26日、27日,大連三萬四千多名考生順利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往年,這只是一條常規新聞。但今年不同,對正與疫情激烈交鋒的大連來說,新聞背後是一個個「史無前例」和「分秒必爭」——有304名特殊考生需要在金州封閉控制區內參加考試,有1名更為特殊的考生因為是無症狀感染者,需要在病房內設「特殊考場」參加考試……萬無一失,一失萬無。
  • 再見 大連新世界百貨將停業
    6月1日,大連新世界百貨的微信公眾號上,最新推送的一條微信中,「謝幕盛宴」為主題的廣告案讓人有些不舍。這條微信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向大連新世界百貨的會員說明情況,提示會員兌換積分禮品,同時,也有謝幕活動低至2折的廣告語。
  • 加拿大移民政策利好,哪些人適合移民加拿大?
    不論是聯邦移民還是省提名移民,名額增多,形勢大好,對於當前符合加拿大移民條件的申請人來說正是利好的時機。在加拿大移民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哪些人更適合申請移民加拿大呢?一、為子女教育做規劃的人適合移民加拿大加拿大是一個教育大國,在對教育的投資方面一直保持著世界領先的地位。由於加拿大是聯邦制,各省有很大的權力,教育主要是由各省政府管轄。
  • 加拿大臉要綠了,這神劇情,他們真是萬萬沒想到
    然而,上訴後,竟然又「發現」了新的重大犯罪線索和證據,於是就有了這一出:正在查證的線索顯示,被告人羅伯特極有可能參與了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在走私毒品犯罪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一審法院認定其為從犯和犯罪未遂並從輕處罰明顯不當,建議發回重新審判,根據新線索查證情況,依法懲處。
  • 加州共乘車司機非僱員法案 州最高法院拒受理推翻
    👉關注天下衛視微信視頻號: Skylinktv👈(天下衛視記者舊金山報導)⏬ 新聞視頻 ⏬加州最高法院星期三拒絕受理推翻,22號提案投票結果的訴訟指可以由較低一級的法院先去處理。州議會的法案要網上運作服務公司要以僱員身份對待司機而非獨立承辦商,司機和工會就提出訴訟指22號提案違反憲法。因為限制了議會的權力,將司機摒除於得到工人賠償的資格。22號提案是加州歷史上花費最多金錢的提案,Uber、Lyft等公司投入2億元去推動贊成提案。
  • 中國石油大連地區首家麥當勞得來速餐廳投入運營
    「崑崙好客與得來速餐廳一牆之隔、開門連通是最大亮點,充分體現了雙方的誠意,也方便了客戶購物。」媒體記者如是評價。遼寧銷售公司總經理劉憲華、副總經理劉聚洋、副總經理朱春傑,總經理助理兼大連分公司經理趙繼宏;麥當勞遼寧市場總經理王琳、營運總監譚斌、發展部總監王皓宇等參加開業儀式並剪彩。
  • 星環·聽視界 | 第024天《加拿大教育的是與非(二)》視聽版
    該組織由安大略省20所公立大學和一名準成員COU (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 一起組成的會員組織,屬於加拿大特色的協會組織,但是其地位卻非加拿大華人世界中種類繁多的同鄉會、校友會等可比擬。網站上說:我們就廣泛的大學問題達成共識,並與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共同推進。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安大略省人口大約有1345萬,居全國之首。
  • 解析加拿大移民監
    一般來說,移民上訴署的決定便被認為是最終決定,但是如果有聯邦法院法案(Federal Court Act)第18.1(4)所列原因之一的話,永久居民便可提出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要求。    如該永久居民在A63(3)聽證會上獲勝,他的楓葉卡將繼續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