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堆肥機,因其佔地小、投資低,而廣泛應用於畜禽糞便、餐廚垃圾等領域的發酵處理!然而,他們真的發酵了嗎?懷著幾十年的質疑,經過最近一篇文章的系統學習,現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呈現給大家。24h堆肥機:「我們不生產有機肥,我們只是汙染物的搬運工!」
1、有機廢棄物經過預處理(主要是破碎、脫水);
2、送入一個發酵箱;
3、加入菌種;
4、加熱、發酵24h,成肥,出料賣出!
然而,及時有高效菌劑、高溫促進 的作用下,有機物真的能成肥嗎?就好比,一個饅頭消化需要2h,吃了健胃消食片,在進入40℃的高溫環境下,1h就把饅頭消化了嗎?
答案是當然不能!這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噱頭,一個虛假宣傳!下面在參考和學習公眾號 LIEE-南溧院的一些觀點基礎上,提煉自己的觀點:
1、堆肥反應是一個慢速的微生物反應,國內以及海內外,還沒有聽說有哪一種高效菌劑,可以在24h以內,或者48h以內把有機物轉化成穩定的腐殖質,或者讓有機物非常穩定;
「高效菌劑」就相當於老年人的補鈣神藥!不是因為療效,是因為相信!如果你說你有,請證明給大家看!
2、有機物的生物降解是需要過程的,並不是溫度越高、生物反應就越快,有機物降解就越快!大量實踐證明55-65℃區間是堆肥微生物種群最多、繁殖最快的。反而是如果到80℃的時候,很多菌因為高溫被抑制了活性,從而降低反應速度,讓有機物降解的更慢。
24和堆肥機只是一個假借「快速堆肥」名義的烘乾機,其有以下致命缺陷:
(1)、沒有實現有機物的有效穩定、腐殖化,產品不腐熟,不是有機肥料。因為幹化後微生物幾乎失活,放幾個月以後也不腐熟;
(2)、高溫條件下,有機物快速分解,造成氮素損失,易分解的有機物施如土壤後與土壤掙氮,造成「氮飢餓」,反而形成突然缺乏營養;
(3)、高溫條件下,有機物部分轉化為有機酸,施入土壤後,浸出酸性物質,影響作物根系,有毒!而真正的堆肥過程,這些中間體都會被降解成穩定的有機物;
(4)、無法形成腐殖質,導致如讓環境惡化!參見 LIEE描述:
「24小時「堆肥機」無法實現以上描述的必須的自然有機循環過程,「堆肥機」運作過程產生的酚類物質具有很高的EC值,形成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質而無法產生腐殖質,從而阻止養分向根系的電解轉移,殺死微生物並阻止枯葉分解,在此情況下,酚類物質的存在會吸附陽離子型的微量營養素,使植物處於「飢餓」狀態,最終導致土壤環境惡化。」
他就是一個烘乾機,不產生有機肥,只是汙染物的搬運工!
圖文無關。學習南溧院《24小時「堆肥機」產品:肥料?廢料?》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