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超市搶購低價牛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牛奶為什麼低價,是誰在賺錢?
其實,現在澳洲大半牛奶品牌都是外國公司所有的。而在近來的牛奶價格戰中,受衝擊最大的卻是本地奶農們。越來越多奶農入不敷出,也讓澳洲的奶產業瀕臨崩潰。。。
當你把一瓶低價牛奶放到購物車裡,這些錢很可能就流入了外國商人的口袋中,反正澳洲奶農絕對不可能從中獲益。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現在,澳洲一半的知名牛奶品牌是外國公司所有的,利潤都流到了義大利、法國和日本。
其中,Woolworth的自品牌牛奶、Pauls和Farmhouse Gold是由義大利公司Parmalat供應的,屬於法國Lactalis集團旗下。Dairy Farmers和Dairy Choice都是由Lion供應的,屬於日本麒麟集團所有。上市的A2 Milk則是由廣大的澳洲人和國際持股人所有。
剩下的,新州的Coles牛奶來自奶農合作的Murray Goulburn和Norco。Norco出售他們自己的牛奶,Farmers Own則是與Woolworths達成自己的協議。Coles還推出了自己的牛奶品牌,很快就會出售,並每升多給奶農20分,以支持牛奶產業。
(圖片來源:《每日電訊報》)
新州農夫聯盟的乳業主席Robert McIntosh說,「當牛奶比水還便宜的時候,你就知道有些事情不對勁了。」
Norco是澳洲最老的奶農合作企業,它與Coles達成協議,為新州北部的Coles提供牛奶,每升可以多給奶農3.5分。總裁Brett Kelly說,「奶農長時間辛勤勞作,唯一能夠持續下去的方法就是獲得足夠的利益報酬。我們是澳洲支付奶農收購價格最高的公司。」
農業部長Barnaby Joyce計劃在大選後主持一場乳業代表的研討會,包括奶農、加工商和零售商,以加強全國乳業的發展。
Joyce說,「如果超市不參與協商,我將不得不找別的途徑售出產品。他們認為我找不到,事實上中國有很多企業對此很感興趣。」他最近還宣布稱聯盟黨會提供支持,包括5.55億澳元的奶農優惠貸款。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來自Taree的奶農Murray Polson表示,面對這樣的情形,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他們家從他祖父的祖父就開始養奶牛,那時候還沒有行業監管,牛奶都是用船運輸的。沒想到,四代之後,Murray和他妻子Jane卻在苦苦掙扎。
Jane說,「我們的行業正在刀刃上,那些降價和1澳元牛奶的戰爭讓這個行業遇到了最糟糕的危機。」
他們家的牛奶是供應給澳洲最大的乳業加工商——邁高。上個月,邁高將牛奶收購價降到每升35分,遠比生產成本價要低。
奶農Murray Polson一家(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現在,牛奶的生產成本大概是每升45分。雖然不是所有農民得到的報酬都相同,這取決於他們把牛奶提供給誰,但他們預測,這個月底還會有一次降價。
「在這場1澳元牛奶的戰爭中,奶農們已經被逼到離開農場的邊緣了。我們在價格戰裡深受其害,而誰也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Jane說。
「如果超市說要支持澳洲奶農,那希望他們可以真的說到做到,提高1澳元牛奶的價格,保持這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