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又是各大超市、銀行卡的積分兌換時間。
這時候,許多人為了換取心儀的物品,很容易就放鬆警惕!
這個世界上眼見不一定為實的事情太多,
有人模仿臉,有人模仿面,
保不準就有不法分子假扮銀行來實施詐騙!
不信,往下看案例。
我市市民王女士,不久前收到了一條來自151xxxxx848發來的信息,說她有銀行積分可以兌換現金。
她沒多想,就登入了簡訊中顯示的網址。
根據網站上的指示,王女士如實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及驗證碼。
可是,等王女士全部填寫完畢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王女士前腳把驗證碼填進去,後腳銀行扣費簡訊就發了過來。這時候,王女士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騙。
其實,像王女士收到的簡訊是私人號碼發過來的,大多數市民還是會有防範心理。但是,如果是和銀行一模一樣的號碼發過來,是不是會有更多的人被蒙蔽了雙眼?
這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受害人被騙後不解:明明是銀行的客服號碼發來的連結,為什麼我的卡會還會被盜刷?
這是因為你所看到的號碼,是詐騙分子利用改號技術生成的,他們可以利用偽基站生成任何號碼然後群發信息。所以以後看到來電的號碼無論顯示是什麼,最好都保持一份戒備心理。至於簡訊中的連結網站,毫無疑問是假的,只是做得很逼真,網址和網頁設計都是模仿官方網站,所以不仔細辨別的話,很容易被迷惑。
不法分子除了冒充銀行客服電話來實施詐騙之外,通信運營商的官方號碼也是他們行騙時常披的「外衣」。
雖然積分兌換的名頭各有各的不同,但積分類詐騙的套路還是差不多。一般都是先偽裝官方號碼給你發簡訊,簡訊中有一個幾乎要以假亂真的釣魚網站,然後讓你登陸填寫銀行卡、密碼、驗證碼之類的信息(有的點擊後會在你手機上植入木馬病毒,竊取你的個人重要信息),等你填寫完,他們的盜刷行動也就開始了。
☑ 任何號碼發來的網站連結都不要輕易去點擊,如果心存疑惑,可以直接撥打商家的官方客服電話進行甄別確認。
☑ 千萬不要洩露個人信息。不管是誰讓你提供諸如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驗證碼之類的信息,果斷拒絕。
☑手機最好裝上殺毒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