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81歲老人的手工粽藝,已傳承四代,它的秘方是什麼?

2021-02-20 重慶晚報

▲王婆婆正在包粽子

王婆婆本名周克珍,有81歲高齡了,由於丈夫姓王,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王婆婆。王婆婆在謝家灣民主村一帶賣了30多年的手工粽子,如今,「包粽子」這門手藝還傳給了她的兒子和孫子,算起來,已經足足傳了四代了。王婆婆說,自己的母親是包粽子的好手。母親包的粽子稜角分明,個頭勻稱,還要用精緻的絲線纏繞起來,裝進抬盒裡用作聘禮。「抬盒就是以前婚嫁時用的禮盒,很多人會包粽子放在禮盒裡,我母親因為粽子包得好,常常有要婚嫁的人來請母親包粽子,我就在一邊學。」

▲選擇上好的粽葉

1960年參加工作以後,王婆婆先後在單位幹過夥食團團長、倉庫管理等工作。在她的帶領之下,單位的粽子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1989年退休後,王婆婆就擺起了粽子攤。「那時候基本上只有白粽子。」王婆婆包的粽子軟糯飄香,一到端午節就供不應求,「別個覺得好吃,其實我心頭明白,只有按照自己的良心來包,用最上好的食材來包,時間、火候都管夠,自然包出來的粽子味道就會恆久不變。」。

後來,粽子的種類開始逐步增多,蛋黃肉粽、臘肉粽、蜜棗粽……隨著王婆婆年齡的增長,體力不如年輕時充沛,不能每天在市場擺攤賣粽,而她又不希望手藝失傳。

王婆婆說:「我這門手藝是自己獨創的,我對它有特殊感情。」二兒子聽聞母親的話,沉思許久,最後決定接過擔子。五年前退休後,開始賣起了粽子。

▲糯米是醃製好的

現在,王婆婆的孫子王星也開始幫忙打理家裡的粽子生意,他通過微信進行售賣,拓寬了粽子的銷售渠道。今年端午,王婆婆的訂單已近三萬個。「以前都是鄰居、朋友買得多,現在離得遠的人都開車跑來買,感謝他們的信任。」王婆婆說。

王婆婆的粽子如此暢銷,它的秘方是什麼?「老葉在最外層,新葉在最裡層,這樣粽子會更香,形狀也會更好。」王婆婆將三片粽葉攤在手上,熟練地裹成一個錐形,然後抓起一把米放進椎體中,鋪一層醃製好的肉,再撒上一層米,最後將粽子裹起來用繩子系好。不到兩分鐘時間,便包好了一個粽子。另外,包粽子的線和糯米也是需要精挑細選的。「線要用棉線,這樣包起來不滑,煮起來也不容易散;米要選顆粒大的,這樣吃起來才糯。」王婆婆大方地道出了她包粽子的秘方,其實這些都源於她一次一次不斷地嘗試。

▲一纏一繞粽子就包好了

相關焦點

  • 81歲老人成功申領駕駛證,科目二三一次滿分過!
    經過兩個月的駕校學習培訓,1月26日,81歲的四川自貢老人舒仕開
  • 凌晨,林寶堅尼29歲司機跟81歲的士司機大戰油麻地!
    29歲林寶堅尼司機跟81歲的士司機私下和解,林寶堅尼司機答應賠償5000元了事,兩人還白紙黑字籤訂「和解紙」。誰知道,林寶司機給了7張500元紙幣後,雙方再因金額問題爭執,繼而大打出手,最終驚動警方到場,事後雙雙被捕。面對阿Sir,他們採取了香港打架最常使出的招式,各自「受傷」送醫院檢測,地面留下一堆空白的「和解紙」。
  • 81歲老人上山採藥失蹤 80多人連夜尋找30小時
    81歲東陽老人上山採藥不見了,七八十位救援人員和村民連夜搜尋,昨天下午,全身溼透的老人在失聯30小時後,終於被大家找到了。  昨天下午,東陽市紅十字救援隊隊員樓峰頂著發紅的雙眼,雖然徹夜沒睡,但一想起來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搜救,他就覺得很安慰。「看到老人獲救,我覺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最想倒頭就睡。」
  • 平均年齡81歲老人騎摩託車13天環島1139公裡,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託車環島旅行的夢想。
  • 【傳承】章丘八旬老人手藝精湛!你敢來拜師嗎?
    8月10日,記者在劉興春老人的帶領下參觀了他曾親自設計、建造的一棟仿古建築。記者看到,該建築屋簷下鬥拱交錯,四角向上翹起,舒展如鳥翼。簷角下是用瓦塊拼湊出的「銅錢」與建築相連,象徵財源廣進。除此之外,記者還看到了劉興春老人設計建造的其他建築物的多張照片,每一棟建築都各具特色。  據劉興春老人介紹,他做仿古建築沒有什麼特殊的工具,就是這一雙手和一把斧頭。
  • 聖誕節手工合集:聖誕老人、雪橇車、馴鹿摺紙都在這裡
    1超逼真聖誕老人聖誕節手工合集:聖誕老人、雪橇車、馴鹿摺紙都在這裡聖誕老人摺紙(新版)2站立的聖誕老人聖誕節手工合集:聖誕老人、雪橇車、馴鹿摺紙都在這裡站立的聖誕老人在這聖誕節前夕,教大家折一個可愛的「聖誕老人」摺紙,簡單易學,一步一步的教你,學會了給他一個小驚喜!
  • 這位老人106歲還能破百米世界紀錄,長壽秘訣竟然是它!
    日本是眾所周知的長壽國家,百歲老人在日本並不稀奇。在日本京都有位名叫宮崎秀吉的老人,今年9月份已度過了自己的106歲生日。
  • 一碗鴨肉麵線,傳承最道地的舌尖記憶~
    這也是傳承擁有源源不斷回頭客的主要原因~ · 好湯頭 | 四物補湯 滋補養生 · 臺灣美食非常注重養生,而這養生之物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四物湯!四物為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傳承的四物湯,是來自眷村坊間一位阿嫲的熬煮秘方,這份快要失傳的味道,就這樣在傳承一直傳承下去。
  • 【玩創意】教你做手工摺紙聖誕老人
    手工摺紙聖誕老人教程圖解。聖誕老人,一位專門為好孩子在聖誕節前夜送上禮物的神秘人物。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駕乘由12隻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裡,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怎麼利用隨處可見的紙張折成聖誕老人的模樣呢?  聖誕老人,一位專門為好孩子在聖誕節前夜送上禮物的神秘人物。
  • 傳承與弘揚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
    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館長、湖南省省級非遺傳承人、業界唯一百年品牌張新發第四代傳承人、皇爺食品董事長張剛強先生在致辭時表示,作為湖湘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和傳承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隨後,張董事長與常德市博物館副館長毛效華先生等一同為開館剪彩。
  • 信宜:80歲老太有三子三女,贍養推託引起紛爭,法官暖心調解四代團圓
    原題:推託贍養引起紛爭,暖心調解四代團圓「謝謝人民法院,謝謝人民法官,我們一家四代人可以開開心心地過年啦!」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婆婆握著信宜法院民一庭庭長吳明的手,連聲道謝。原來,2月12日,信宜法院民一庭成功調解了一起贍養糾紛案,這位老人的贍養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缺位半年的親情得以回歸。半年前,80多歲的原告劉某芳因摔跤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劉某芳育有三子三女,而子女們在老人的贍養問題上一直相互推託。無奈之下,2018年2月1日,老人把兒女梁某、梁某雄、梁某華、梁某蓮、梁某玲、梁某燕訴至信宜法院。
  • 青島81歲老人手持帳本找到他們...誠信感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曹慶穎 趙怡然 丁尊寶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李家石橋村81歲老人崔西武手持26年前的帳本,走村串戶給工人支付所欠工資的故事在島城引起了廣泛關注與熱議。2月3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這位老人家中,探訪「青島誠信老人」背後的暖心故事。記者當天到訪時,崔西武和老伴、侄子崔松論正圍著帳本嘮著家常,大家臉上都透露出十分輕鬆的表情。因為崔西武正要託侄子把欠親戚的工資捎回去,這也代表著他馬上就可以把之前的欠款全部還清。
  • 在日本人眼裡,18歲和81歲的區別,看完後我哭了...
    道路を暴走するのが18才、逆走するのが81才 在馬路上亂跑的是18歲,健步走的是81歲。心がもろいのが18才、骨がもろいのが81才 心靈脆弱的是18歲,骨頭脆弱的是81歲。偏差値が気になるのが18才、血糖値が気になるのが81才 擔心考試成績的是18歲,擔心血糖值的是81歲。
  • 95歲老人長壽秘方——秋冬季服用「保心散」
    前段時間,大河報·大河客戶端推出暖心策劃——「走進壽星」系列報導,分享河南長壽老人的生活的養生方法。
  • 手工糖:傳遞的是年味 傳承的是習俗
    在石泉縣,製作手工糖,是一項傳統年俗,也是很多人對年的味覺記憶。每年快過年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自己動手做糖。
  • 鄂爾多斯80多歲老人輕鬆騎馬參加大賽!
    眾騎手中,一位年過八旬,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他就是熱格吉。80多歲的老人,莫說騎馬,一般正常走路腿腳都不靈便,可記者看到,熱格吉雖已頭髮皓白如雪,卻步履矯健,牽馬、上馬動作嫻熟,著實令人驚訝。在與記者攀談的過程中,他講述了自己這一生與馬的不解之緣。
  • 【核心價值觀】八旬老人無私照顧九旬「老姐姐」
    9月10日,在縣醫院職工宿舍,96歲的劉樹珍老人牽住了81歲老人趙家玉滿是皺紋的手,「埋怨」她的遲到;而趙家玉也親暱地撫摸著老人白髮,解釋道:「我去給你買點兒新鮮菜所以晚了」。故事裡的趙家玉老人,81歲,個子不高,臉上、手上已爬滿皺紋。然而,正是這位耄耋老人,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無私照顧著比自己大15歲的劉樹珍老人。她們,沒有一絲血緣關係。
  • 【特產】傳統手工糕點坊裡的濃濃「年味」
    新春時節,一份傳統手工製作的糕點是人們走親訪友時饋贈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