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舉行了一次月考考試,星期一把試卷改完。這次考試是針對期末考前的模擬訓練,雖然期末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舉行這樣一次考試,無疑能夠檢查到我們學生學習的整體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試卷分析,我發現班上出現狀況最多的還是基礎問題,不管是詞彙、語法,還是閱讀、寫作,都跟我們同學的基礎掌握紮實與否密切相關。因此,通過這次檢測,也更讓我明晰了基礎知識的重要。
整體而言,全班的英語考試好的地方在對整體知識的把握上,較之於過去更加牢固,從大家對考試的態度和考試後我們認真評講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很大提升。
要學好英語,我們首先要明白如何學好英語。而要學好英語,其重點又在於明確學習任務,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當學生明白了英語學習過程中涉及到哪些知識板塊,需要以什麼方法來學習,學生學習英語才有目的和方向,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實現高效學習。
這個道理也是我最近才愈加清晰認識到的,以前我都是「滿堂灌」,因為我覺得一篇英語課文涉及到的知識很多,從單詞、語法,到句型、結構,再到背景文化知識,我都是盡力把自己所知道的講給學生。
然而這種「科普式」的講解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學生一堂課下來感覺很疲憊,因為他們覺得要學的太多了,因此,有很多同學就對英語產生畏難情緒,甚至開始放棄了。
一些平時課堂很活躍的學生也開始打退堂鼓,整體的教學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於是我靜下來反思,我應該讓孩子如何自己去分析問題,自己去找自己的薄弱點,發揮出他們自己的主動性,而不是我在課堂上「一言堂」,什麼都講了。
確實講得也很詳細,很細緻,甚至很深入,但是學生卻還是仿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似的。
這在教學理論當中稱之為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換言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英語學科要學好是學生要學好,英語學科教授的根本是服務學生的學,因此就要充分發揮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主動性。
老師不能代替學生分析,不能代替學生做題,不能代替學生記單詞,而是要引導學生去學會學習。有句古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真正學習讀書的是學生,老師就是一個示範,我們不能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知識點,不能代替學生領悟任何一個學習道理。
我們只能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從而得出結論,這些都是「內驅的」,不是外加的,學生自己沒有發生改變,我們要改變也是給不了的。
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就把重點放在了對知識板塊的指導上,我給學生分析我們試卷常考的內容,一張試卷裡面究竟有哪些內容,一張試卷是什麼樣的,我們出題老師會怎麼出題,會從哪些方面出題。
接著我會給學生分析試卷上出現了哪些問題,是詞彙方面,是語法方面,還是閱讀方面。
指出了學生的問題所在,還要給學生分析這些問題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所在,詞彙方面的問題,具體又是什麼?是單詞量不夠?還是單詞拼寫不對?
還是單詞語音不過關,造成聽力、拼寫錯誤?還是單詞不會用?語法方面又是哪些方面薄弱?哪些地方存在盲區?哪些需要加強?等等等等,諸如此類。
我把原因指明以後,還要給出解決的方法和建議,究竟應該怎麼突破我們的單詞問題,如何鞏固我們的語法,如何提升我們的聽力,如何閱讀、寫作能力快速提升?等等。
這一個分析和解決的過程有點類似醫生給病人看病,醫生能給病人看病的前提是他能夠對醫理、對人體有一個非常深入和熟悉的了解(尤其是對他專業那塊)。我這裡就舉中醫吧。
中醫診療過程中,病人去看病,望聞問切一番後,由於對人的穴位、經脈等了如指掌,經過一番望聞問切後就能大致了解其病症如何,從而準確判斷其病因所在,最後再給出解決方案——開藥方。
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作為老師,我首先要從這個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這張考試卷子中去發現學生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其實一張試卷已經很好說明問題了。
一張試卷分為哪幾個板塊,學生又是哪個板塊失分多,他的問題在哪,原因是什麼,最後如何解決,都是對症下藥,逐步推理的過程。
正如上面我的實際體驗講到的那樣,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成為學習主體才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我轉變了教學方法,改變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我給學生分析考試試卷就是這個目的,也就是讓學生學習有方向,他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分析問題,給自身找原因,從而解決問題,實現進步。
在明確了這一點後,我就給大家分享我對中考英語試卷的分析結論,也只是個大概哈,大家參看一下,主要是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重點,明確考試方向,這樣才能保證學習考試成績維持在較高水平。(以下是課堂實錄)
中考·題型分析
1、「整體——局部」的結構
分析試卷的時候,我會按照整體到局部的結構進行,也就是先整體把大的題項圈畫出來,把整體的結構先抓住,然後再深入到各個局部,看各個局部具體有什麼問題。
比如曉東的英語卷子,他的聽力失分嚴重,那麼我們可以分析曉東失分嚴重具體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具體又該如何解決?等。
2、整體:分值、考試時長和題類
在分析試卷的時候,我還會結合全國的試捲來分析。經過我綜合閱覽全國各地中考英語試卷的情況後,我發現中考英語試卷總分有三個段,分別是100、120、150分,考試時間也有三個段,90分、100分、120分鐘。
題型具體來講就主要分成四大類:聽說題、語法題、閱讀題和作文題。
好,下面我們再來具體一個個看。
給大家看一張「武漢市2019年廣州中考英語試卷」
1.聽說題 分數:25分(武漢120)
聽說題一般放在試卷最前面,分值一般是30分以內;比如武漢這張卷子,120分滿分,但是聽力就佔了25分。那很多地方也有人機考試,也就是聽說考試,既有聽力,又有口語。那整體而言,聽說題在總分當中大約佔15%-20%。但也有部分不考聽力的。
總結一下:聽說題 分值:約佔15%-20% 形式:聽力(筆試)、聽力和口語(人機)
我具體就「多練聽力真題」著重給大家闡述一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多練聽力真題能夠幫助我們同學熟悉發音規則,比如說一些連讀、省略、失去爆破,這些發音技巧熟悉的話,就仿佛幾個單詞聽起來好像一個單詞一樣,那就聽懂了。
而且,不同人的口音也可以通過我們多聽來不斷熟悉和更好適應的。
2.語法題 約佔20%-30%
單項選擇、語法選擇、完成句子、短文填空.
這是中考英語第二大類題型——語法題,總分值一般是在30分左右,那比如說重慶這張試卷,總分150分的卷子,語法題有36分。語法部分,佔分值還是很多的哈。
語法題有哪些問題呢?(詳圖點擊更清晰)
我著重講一下「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我們構建很好的語法知識體系,是學習英語很好的工具,這裡我給大家呈現參考:
還講一下「四步解題法」,這裡面的四句我再打出來給大家:「一看選項後看題;二標關鍵畫謂語;三比選項最優取;四檢答案再無疑。」
雖然看起來像是一首打油詩,但是這麼多年我學習英語,包括我教學總結出來的。
看選項是看考點,後看題,那麼就要標記「關鍵詞」 「化謂語」,第三步就是要對比選項,選擇最優的,確保無失。第四步再核實檢查確保答案無疑,檢查就是要回到題目當中去。
「背課文」方面,我們學英語不能背乾巴巴的語法規則,就好像我們認識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骨架是怎麼樣的,而是要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對吧?
「錯題本」幾乎是「居家必備」,高考狀元都是人手有好幾本錯題本的。
3、閱讀題 約佔25%-60%
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文章還原、判斷對錯...
這是中考英語非常重要的題型,佔分比最大的題項。比如說廣州中考英語的閱讀題總分數是60分,全卷總分為150分,這份卷子閱讀題有5篇文章要讀,來考察有沒有理解、文章細節等。
那麼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兩類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當時就問班上同學,你一張A3大的試卷,做閱讀題的時候,你是攤開來做的呢?還是折起來做的呢?為什麼要這麼問呢?因為我們要提高閱讀題的正確率,避免丟失冤枉分的呀,我們就要遵循「閱讀四步解題法」(見上圖)。
相信這個方法也能幫助到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
四步解題法答題展示:
4、作文題
最後一個版塊就是作文題,考察的是書面表達,作文題的問題以及解決如下:
這四部分就是我給學生做的中考英語考情分析,我教會學生要從整體到局部去分析自己的試卷,如圖所示:
我總結道:「同學們,其實通過我們對中考英語試卷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閱讀題和語法題是分值最多的題目。所以,對於基礎較差的同學,我們最先要攻克閱讀題和語法題。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那就要在聽說題、作文題上多花一些心思。」
我還附帶列出了小升初英語的考察整體,為的也是讓學生明確從小學到中學過渡的整體情況,讓學生確立起自己的位置,以後的英語該怎麼學;相信經過這樣一堂課後,他們一定會有更好的理解,在以後的學習中付諸於好的實踐!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覺得本文有啟發,歡迎點擊「在看」,或者轉發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