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部電視劇,連《紐約時報》都來圍觀了!

2021-02-09 環球時報英文版

前陣子996工作制廣受熱議: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要工作6天,不少人吐槽簡直是要累死在電腦前了。

就在我們熱火朝天地討論996是不是種福氣的時候,隔壁以加班出名的日本推出了一部反加班電視劇《我,到點下班》,竟然迎來了《紐約時報》的大篇幅圍觀。

在日本,一個有意思的電視劇情節:員工可以準時回家嗎?

《我,到點下班》改編自朱野歸子的同名小說。因為職場新人時代造成的心理創傷, 女主東山結衣堅持「絕對準時下班」的原則。


《我,到點下班》Via TBS

Last month, as Americans tuned in to the final episode of 「Game of Thrones,」 Japan was indulging in its own television fantasy world.

上個月,就在美國人圍觀「權遊」大結局的時候,日本人也在瘋狂地追著一部劇。

In this one, a woman dares to leave work at 6 p.m. sharp.

在這部電視劇中,女主敢於挑戰加班文化,堅持每天6點準時下班。

The determination of Yui Higashiyama, a 30-something project manager who wants nothing more than to get out of the office and into her favorite bar for happy hour, rocks the fictional web design firm where she works.

東山結衣是一位30多歲的項目經理。每天她只想準點下班,離開辦公室後去酒吧喝上一杯。絕對準時下班的原則,震驚了她供職的網頁設計公司。

Via New York Times 

日本人有多推崇加班文化呢?連小說的原著作者都說自己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在周末不加班是可以的。」

原著作者朱野歸子Kaeruko Akeno via New York Times 

「I was extremely conscious that taking a break meant slacking off,」 said Kaeruko Akeno, a writer whose novel inspired the program and has the same name. 「It took such a long time for me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it’s O.K. to not work on weekends or on weekday nights.」

「我以前極度認同休息一下意味著懈怠這個觀點,」作家朱野歸子說道,她的小說被改編成這部同名電視劇。「我花了很長時間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周末或平日晚上不工作也是可以的。」

Via New York Times 

加班文化在日本職場相當普遍。

Japanese workers put in some of the world’s longest hours. In 2017, over a quarter of the country’s full-time employees worked an average of more than 49 hours a week,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report, effectively working six out of seven days.

日本人投入工作的時間全世界最長。根據日本政府的報告,2017年日本超過四分之一的全職員工平均每周工作超過49小時,一周工作六天。

In some extreme cases, that dedication to the workplace can lead to death. In 2017, government data showed, overwork claimed 190 lives — in the form of exhaustion, heart attacks, suicides — a figure that has stayed more or less constant over the last decade.

在一些極端案例中,上班時間過長導致了過勞死。在2017年,日本官方數據顯示,過度勞累奪去190人的生命:表現為衰竭,心臟病發作或自殺——這一數字在過去十年中基本沒有變化。

Via New York Times 

深夜在日本地鐵裡,經常可以看到工作了一天,橫七豎八躺倒在地的社畜們。

Via pinterest 

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很多網友也現身說法,分享了他們在日本工作的經歷。

@Sao As a Japanese, I was not surprised to read this article. However, I am afraid to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next year and become a member of such a society. It is hoped that Japanese society will change as soon as possible.

作為一個日本人,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並不感到驚訝。我明年就要從大學畢業了,我很害怕成為這樣一個社會的一員。希望日本社會儘快改變。

@Fourteen14 It's more than just this.  My commute in Tokyo was 2 hours each way.  Bike, two packed trains like you wouldn't believe, and a 15-minute walk, twice a day.  

現實不僅僅如此。我在東京的單程通勤時間是兩個小時。要騎自行車,換兩部擁擠的火車,再步行15分鐘,就這樣一天兩次。

We'd start with morning exercises together on the roof of the office building.  Then work all day with visits to clients until 8 pm. After that the big boss takes us out drinking to 11 pm.   

一大早我們在辦公樓的屋頂上集合做操,然後挨個拜訪客戶直到晚上8點。然後大老闆帶著我們出去喝酒到晚上11點。

At 11 p.m. the entire city is stumbling around drunk trying to find their train for the long commute home. The Tokyo salaryman rarely gets more than five hours sleep every night.

晚上11點,整個城市都醉醺醺的,大家暈乎乎地跳上回家的火車,很少有東京上班族一天能睡超過五個小時。

@YFJ I work for a Japanese company and there’s another downside to overworking. It can stifle innovation. People work so hard they seem to forget that stale inefficient process should be fixed Result is there is no motivation to improve the process. It’s really frustrating sometimes.

我在一家日本公司工作,過度加班還有另一個缺點,就是會扼殺創新能力。人們拼命地工作,但是忘記了去改進和反思陳舊低效的工作方法。結果大家都沒有動力改進工作流程。有時候真讓人沮喪。

@Bill Fordes I have gone drinking in Japan with workers who stumble out of the restaurant, go to a hotel, sleep 3-5 hours, and go back to work, instead of going home on a train ride of 1.5 hours, to get no sleep....  Absurd....

在日本我和上班族一起喝酒。他們從酒館裡跌跌撞撞地出來,直奔旅館,睡3-5個小時,第二天再去工作。如果不這樣,他們再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回家,就沒有時間睡覺了,這真的太荒謬了……

Via Japan Today 

這幾年,日本由來已久的長時間加班問題也成了社會熱議焦點,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進行改革,日本政府也已採取措施減少工作時長。

In April, just in time for the debut of the TV show, a new law took effect limiting overtime to no more than 45 hours a month and 360 hours per year, barring special circumstances. And Japan’s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has promoted a program it calls Premium Fridays, asking employers to let employees leave a few hours early on the last Friday of every month.

4月份,正值這部劇首播期間,日本一個新法律生效,規定除了特殊情況外每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每年不超過360小時。除此以外,日本經濟產業省還推出了一項名為「優質星期五」的計劃,要求僱主讓員工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提前幾個小時離開。

「I Will Not Work Overtime, Period!」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how millennials and their Japanese elders think about work.

《我,到點下班》正是探討了千禧一代及其日本上一輩人看待工作的變化。

Via New York Times 

文:小亮亮

整合:The New York Times

圖:網絡、外媒

其他精彩,請戳圖片閱讀: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陳其鋼作品膚淺……
    潮流×人氣×談資=在茱莉亞音樂學校舉辦的焦點音樂節吸引到中國作曲界的集體關注,連《紐約時報》也不例外。繼配發整版報導外,時報第一時間跟進了一篇由James R. Oestreich撰寫的樂評。潮人談特派專員與此君在普羅旺斯的艾克斯音樂節有過一面之交。但這篇樂評並不是潮人談寫的,作者也與潮人談沒有關係,紐約時報也不是潮人談所有的。如下部分會引用時報樂評的英文原文,如果有意見請直接向紐約時報反應,屎盆請不要往潮人談頭上扣,我們不接。
  • 紐約時報被華春瑩嘲諷後,發了這么篇文章
    ▲中國回應竊聽川普手機報導:可以改用華為 (via New York Times) (標題翻譯via紐約時報中文網)咱們一起來圍觀下這篇挺高能的文章: 「華春瑩連開三槍,」該報中文版說道。「而且一槍比一槍有殺傷力」。
  • 獵鷹:這部漫威電視劇是一部6小時的電影!
    這就讓很多漫威粉絲擔憂,這樣的政策會不會影響漫威電視劇《獵鷹與冬兵》的拍攝進度?劇組正等待進入捷克境內拍攝。對此捷克電影委員會負責人明確表示,歐盟對美國公民的禁令不適用於電影和電視製作的工作人員,僅僅是針對旅遊入境者有效。捷克將會歡迎每一個國家的電影工作人員來此拍戲,只要拍攝期間遵循當地衛生和安全法規。
  • [歐美]《波拉特》這部神片的拍攝尺度太重口
    有趣的是,這部電影在兩個國家都不受待見。第二部直接惡搞川普,尺度之大,大家自行品鑑。第二部拍攝時,前紐約市長,川普的私人律師在拍攝現場試圖對女記者伸出鹹豬手。當然,他自己說是仙人跳,是政治對手在抹黑自己。然後,哈薩克斯坦的外交部向美國提出了抗議。認為影片具有嘲笑哈薩克斯坦人民的情節。哈薩克斯坦認為影片有損自己國家形象,甚至花錢買下紐約時報的整版廣告來宣傳國家的正面形象。在美國內部呢?
  • 資源:《紐約時報中文網》英漢對照文章1000篇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時簡稱為「時報」(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高的影響力,美國高級報紙、嚴肅刊物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 日本網友:石原裡美最可愛的電視劇TOP10
    近日,網站Netlab便以「石原裡美最可愛的電視劇」為題進行調查,讓我們來看看日本網民認為她在哪部劇裡面最可愛吧。第10位:(好逑雙物語,2005年)劇集改編自安達充的動漫書《H2》。第8位:(高嶺之花,2018年)《高嶺之花》是石原裡美主演的電視劇,在劇中飾演華道名門月島流的大小姐月島桃。
  • 大波外刊資源:《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紐約客》《新科學人》
    自2020年5月起,本公眾號開始免費分享最新英文外刊資源,目前已收錄《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讀者文摘》《紐約客》《彭博商業周刊
  • 時報廣場立起巨型許願牆 | 紐約周末
    時報廣場巨型許願牆時報廣場的許願牆正在46街和47街之間的百老匯廣場上展示。 你可以在親臨現場,在心願便利貼上寫一個新年願望,也可以在線上進行許願。  線上許願時間暫定為即日起至12月25日的每天上午11點到晚上8點之間,線上許願截至時間則為12月29日。
  • 《紐約時報》出爐2015年必遊地榜單,成都入圍!
  • 【外媒報中國】紐約時報:澎湃推出英文版,把目光瞄向國際市場
    ·紐約時報在中國快速變化的新聞媒體市場,澎湃新聞的成長完全可以用成功來形容。
  • 推薦日本電視劇:《不毛地帶》
    ★★★☆☆日本電視劇《不毛地帶》,2009年出品。
  • 外媒圍觀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網友:劇名深得我心丨外媒說
    這部劇的開場實在是讓人心情舒暢。每天早上,女主人公東山都神清氣爽地身著優雅日系休閒職裝走進辦公室,提前幾分鐘打卡。晚上,東山一分鐘也不拖沓地下班,直奔居酒屋,或是回家和未婚夫共進晚餐。但東山並不是遲到早退混日子之流,她工作起來認真高效。「不加班」也不是教條,有緊急的事她也會加班處理。
  • 雙語新聞:在紐約,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人感染病毒|《紐約時報》
    冠狀病毒佔據了所有新聞,以及所有談話STEPHEN SPERANZA FOR THE NEW YORK TIMES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認識某個生病的人。但實際情況要糟糕得多——一項針對中國病例的研究顯示,感染人數可能是被檢測出陽性者的10倍,因此紐約的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接近50萬。據信,要達到拐點還需要數周時間。
  • 2015《紐約時報》年度百本好書榜單發布
    這份書單由《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部評選,精良度自然沒得說,遺憾的是入選書籍鮮有中譯本,內容也更接近西方社會。下面是《紐約時報》2015年度圖書100本全部書單,請讀者各取所需。在卡農的這部驚悚小說裡,一個出生在德國的美國作家在東柏林成了間諜。25、《小人生》(A Little Life),柳原櫻(Hanya Yanagihara)。(Doubleday出版社,30美元)。在柳原櫻的這部小說裡,四個大學時的朋友在紐約艱難地成長。
  • 他把卡丁車開上東京街頭,連圍觀的日本人都驚呆了
    當然,作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孩子危險的事情小途從來都不會推薦雖然不能讓你化身多米尼克駕車狂飆但讓你化身馬裡奧過足
  • 紐約時報悄悄開微信了,默多克悄悄開微博了!
    默多克開微博,紐約時報開微信▼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0日上午消息,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 外媒:為抹黑新疆,《紐約時報》找了個邪教小報的假專家
    文章題目寫道:《紐約時報》指責中國「種族滅絕」的假專家,實則為右翼邪教法x功的宣傳部門工作。近日,《紐約時報》興師動眾地找專家,發表了一篇指控中國對維吾爾族犯下了「滅絕種族罪」的文章。該文章在事實上受到了質疑,一經發布就立即翻車了。據「灰色地帶」披露,這篇題為《新疆發生種族滅絕,我才開始尋根》的評論文章作者彭•阿米莉亞(Amelia Pang),是法X功媒體《XX元時報》的前員工。
  • 紐約時報撰文關注阿根廷「FERNET+COCA」文化
    日前,紐約時報專門撰文介紹FERNET消費量最大的阿根廷科爾多瓦省的這種「叛逆」產物。從歷史上來看,布宜諾斯艾利斯佔據著阿根廷全國近四分之一人口,已經主導了阿根廷的政治和文化生活方向。但是在科爾多瓦,一個擁有者130萬居民的城市,已經成為抗衡布市作為「文化旗艦」的象徵。
  • 紐約時報丨早日康復,總統先生!
    每當他拒絕佩戴口罩或遵守社交距離指導意見,他都不僅將自己,也將整個美國置於危險之中。 川普先生的病情將使政府最高層陷入混亂。即便沒有病入膏肓,總統也無法履行許多職責,直到感染他人的威脅過去。確診之後的周五,除了接聽一個有關「為脆弱的老年人提供新冠病毒肺炎支持方案」的電話,他的公共日程被取消了。副總統邁克·彭斯最終處理了這個電話。
  • 多位世衛專家評《紐約時報》涉華報導:斷章取義,「太無恥」!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媒近日刊文援引多位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話稱,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的調查過程中,中國方面的某些行為嚴重阻礙了調查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