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立德樹人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工作之餘,賀婕老師參與了線上支教志願活動,利用周末通過網絡對偏遠山區的孩子進行課業輔導。
利用假期時間,賀老師隨支教隊來到雲南省玉龍市奉科鄉下的一個小山村,這裡的支教環境非常艱苦,上課的場所是村民家的小院子,大家自己動手把用布在院子裡隔成一間間教室。因為空間有限,大塊的地方都被用來當教室了,所有的志願者休息時都是打地鋪。大家的飲食也比較單調,吃了將近一個月的白菜炒土豆,偶爾附近的鄰居給他們做一頓當地菜,配上雲南特有的蘸水,便成了人間美味。在這次支教活動中,賀婕擔任支教團的教務負責人,並負責教授初中物理課以及小學科學課。當孩子們露出對知識渴求的眼神時,是賀老師最開心的時光。她堅持每周開兩次教學討論會,討論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實際困難,調整教學方案。賀婕堅持德育為先,從自身做起,帶領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她除了教授基礎知識,還開設了舞蹈、唱歌、書法、日語、演講、美術等課程,做到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賀婕說:「與其說是我帶給他們知識,不如說是我們共同成長。孩子們會問我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上了大學又是什麼樣子,說自己希望未來可以成為科學家;他們會在路上給我們摘野百合,摘野果,還教我們認識了很多菌種;雲南雨多,院子裡全是積水,學生經常幫我們鋪路、挖水溝,告訴我們這種泥濘的山路應該怎麼走才最安全,這是我們在城市裡體驗不到的經歷。」
通過參加支教活動,賀婕深感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面對大山裡的孩子,她更深刻地體會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除了知識上的缺失,這些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有人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她感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身上的責任更重了。站上講臺,老師就是學生最信任的人,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缺一不可。
支教結束後,賀老師依然和學生們保持著聯繫,堅持在周末對他們進行線上輔導,同時也擔任了2020年支教團隊的面試官,從一名老志願者和專業教師的角度,為支教活動選擇更多合適的志願者。
賀婕說:「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很榮幸能加入教師教育行列,用自身微弱的光傳遞知識與溫暖,傳遞正確的思想,將愛接力,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一份小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