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葉城看看你……」阿里木老師的母親在電話中這樣說。初次聽到老母親說這句話,阿里木老師內心五味雜陳,一方面他真的很想念母親,另一方面母親今年已經76歲了,腿腳不太方便,自己又不能一路陪伴,他拒絕了母親的想法……
阿里木老師對支教工作的認真和對母親的孝敬在葉城縣洛克鄉的支教教師中都是出名的。白天的時候,他是40多個孩子的班主任,聲情並茂地給孩子們上課,照顧他們的生活。放學時,他用溫和的語氣說著「小朋友們再見」送別每一個離園的孩子,孩子們揮舞著小手說著「老師再見」,他和孩子們之間的情感在這個溫馨的場景一覽無餘。每天晚上他都要給母親打電話。除了問候和叮囑,他像個孩子一般,耐心地給母親講述著他的支教生活:幼兒園的基礎建設越來越好;孩子們從對群體生活的不適應變得懂禮貌、守規矩;幫助班級一個失聰兒童看好病並和她們一家人結緣;學校給他安裝了淋浴器,還配備了其他生活用具;宿舍搬來了新同事,支教的四個老師開始一起做飯吃..
年近八旬的老人傾聽著兒子講述的一切,然而對兒子的思念,對兒子工作內容的好奇,對天天圍繞著兒子的孩子們的想往,老人堅持說:「我要去葉城看看你,你的妹妹已經請好了假,陪我過去……」。為了不影響兒子工作,老人專門挑了周末過去。經歷一天多顛簸的老人抵達了阿里木老師所在的幼兒園。
阿里木老師挽著母親的手,給她講述著幼兒園大大小小的變化,大到整齊的新建幼兒園平地而起,小到配置齊全的午餐用具,師資隊伍不斷壯大……阿里木老師介紹著一起工作的同事,帶母親看每一個他曾經布置過的角落,還領著母親來到教室,比劃著他一天如何工作……一路上,老人忍不住連聲讚嘆黨和國家對南疆大力支持和付出,不來這裡一趟,根本難以想像在祖國偏遠的農村裡,孩子們卻還有這麼舒適的學習環境。
難以按捺內心的激動和開心,阿里木老師將這份幸福發到了新疆大學的支教教師群中,共同分享,大家一起幸福著這份幸福,感動著這份感動……
「我想去葉城看看你」,這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對孩子真摯的愛。老人帶著放心和滿足回到了烏魯木齊,臨走前她叮囑兒子好好照顧身體,好好工作,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會和所有的支教老師一樣,出色地完成支教這個光榮任務,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