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不回家過年了」,為什麼年輕人不回家過年了?這是我聽過最心酸的答案| 大家幫大家

2021-02-07 BTV暖暖的味道

春節越來越近,圍繞春節的話題又一次輪番上陣,搶佔了各類新聞熱點,搶車票、返鄉潮、集五福、看春晚、各地春節習俗……



暖暖,我真的特別討厭過年,每到過年的時候。避免不了被七大姑大大姨的念叨。


小朋友會被親戚各種問成績,各種攀比學習。剛剛畢業的,就會問工作怎麼樣。未婚的,就會被親戚家長無窮無盡的催婚,各種介紹相親對象。已婚的,就催什麼時候生孩子。生孩子的又會被問孩子的成績。就這樣一直輪迴著。。。


因為幾年前創業失敗,欠下一屁股債,很害怕過年的時候會有親戚來問我最近怎麼樣,怕被親戚看不起,怕讓父母丟臉,所以我真的不敢回家過年。


其實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出租房裡,何嘗不想家呢?


昨天爸媽又打電話給我,叫我回家過年。

網友A的看法:其實你混得怎麼樣,你有沒有掙到錢,在父母家人的眼中真的不重要。


網友B的看法: 我已經好幾年沒回家了,一回家就被催婚,頭都大了。


網友C的看法:有一年我投資失敗,欠了很多錢,沒臉回家。我媽和我說了一句:「家裡面想回來就隨時回,都養了你小子這麼多年了,我跟你爸難道還能圖個啥?」


網友D的看法: 別說了,我現在還沒搶到票呢!


那對於這件事情,您怎麼看呢?是支持他回家過年,還是不支持呢?


歡迎各位暖粉們,在留言區一起討論!


今天的「大家幫大家」就到這裡,咱們還是相約下周日16:00見哦~



相關焦點

  • 我不想回家過年了
    咱中國人有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過年」,似乎一直是國人融入骨血的共識。每年年關將近之時,不知有多少徘徊在外的遊子,背上繁重行囊,穿越人潮熙攘,從他鄉到故鄉,最終團聚一堂,歡歡喜喜過大年。
  •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 想回家過年,因為家裡有放不下的人
    無論多大,過年的時候,爸媽都會給壓歲錢;即使回家只有兩三個小時候的路程,他們也會打6個電話問你到哪兒了;回家就能吃到喜歡的吃的,也不用做家務,只管吃喝玩樂。油餅、炸糕、肉丸子、羊肉,我和弟弟愛吃的爸媽每年早早準備好,塞滿一冰箱,然後喜迎我們回家。
  • 為大家,不回家!
    我來自陝西西安,在江蘇雙環已經上了7年班,我的牛年願望就是希望今年在這裡和雙環這個大家庭,倖幸福福地過一個年。再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我牛年的業績蒸蒸日上,越來越好。  我是臺灣人,從臺中縣過來,非常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臺灣人在這裡安心過年。不能回去過年,可以在當地過,讓我們臺灣人感受到與在臺灣過年時相同的活動與方式。
  • 姨奶奶:不回家過年,我一個人在家可怎麼過喲
    在我的家鄉,大年三十,上午一般上山給祖墳壓歲,在家貼對聯,晚上吃團圓飯。之後大家圍在一起看春晚守歲。雖說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些家庭,在大年三十的時候會去縣裡或者市裡的酒店裡面吃,然後去K歌呀等娛樂活動。甚至大年三十選擇去旅遊的都有。
  • 好看的皮囊盼著下班,有趣的靈魂回家過年
    無需掌聲,我知道,我贏了。幾年前,網絡購票還沒有這麼發達,我坐車去車站。還差三站地的時候,售票員大姐就貼心地叮囑大家:要買票的同志可以下車排隊了!曾經你以為,最令人心碎的話是「我們分手吧」或「我喜歡上別人了」。這兩天你會發現,最絕情的話是:「沒有!站票都沒有!」那些回不了家的人,想想就心酸。
  • 過年送禮又要發愁了?不著急,我把清單都幫你們準備好了
    我小的時候,覺得2020年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年份,帶著神秘的色彩。不可思議的是,都2020年了,過年送禮對我們來說居然還是一道未解的難題。給老人買的禮物不對,就要被說成鋪張浪費;給爸媽表孝心禮物也得送到他們心坎上;一句話總結:送禮是一門玄學…
  • 獨家丨春節不回家!「阿傑啊,你都十五年沒回家過年了!」
    「媽,今年我還要跑蕭山到遂昌的線呢,過年就不回來了,過完年以後,我得空回來看你們,你們照顧好自己……」這樣的對話,每年春節前,殷安傑都要眼裡噙著淚在電話裡和遠在千裡之外的老母親說一遍。一晃就是15個年頭。來自安徽的殷安傑是一名長途車司機,他的老家在六安,離蕭山有500多公裡的路。十五年前,他來到蕭山長運公司,成了一名長途班車司機。
  • 近鄉情怯,我為什麼不想回家?
    年末加班本來就多,鐘點工還回家過年了,所有的大掃除就只能自己來做,就擔心收拾不好媽媽會有話講。有天晚上下班回家,天氣特別冷,她在陽臺洗著衣服,突然就覺得很崩潰。「我到底為什麼要回家?」2小李過了年就34歲,在老家,他的好多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小學畢業了,可他卻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前些年,只要過年回家,父母一定要把小李的相親行程安排得滿滿的。
  • 抱歉,過年回家做一隻廢物,真的很快樂
    都說過年回家,父母的態度總會來個大轉變,但大家憑良心講,誰回家不是當個「廢物」?早上起來一杯溫水放在床頭櫃;早餐還沒消化完,午餐就做好了;躺著玩玩手機,能讓人從床上起來的原因不是上廁所就是吃飯了(怎麼怪怪的?)唉!你以為做一隻廢物就很快樂嗎?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女兒,咱不給國家添亂,我跟你媽身體都好著呢,你別掛念我們,好好照顧自己,等疫情結束了,我們再好好坐在一起嘮嘮嗑.」      住在40小區秋水苑20棟的王正榮、蘆鳳廉老倆口今年已經72歲了,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們都已在外地工作成家。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年回家最爽的感覺就是 在回家的路上 心情不知道有多愉悅 拿著一大堆東西感覺還很輕鬆」。我國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提前買好了過年回家的機票,感覺分分鐘在路上了。希望疫情控制住,今年春運不要受影響。
  • 華為倡議:不管春節回不回家,都來教爸媽做這件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無論多遠,為了過年團圓,我們都要從天南海北趕回家人身邊。然而,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為大家,不回家,今年很多人不得不就地過年了。但不管我們是否在父母身邊,不管能否回家過年,血濃於水的愛和牽掛從來都不會斷。疫情改變了很多事情,數位化生存成為常態,並也被按下了快進鍵。
  • 過年回家,你們再問這些問題我就要拔刀了.
    ↑點 擊 關 注 並 分 享笑 對 一 眾 熊 親 戚最關心你飛的高不高遠不遠累不累的人
  • 2017年春節,他們為什麼不回家過年?
    在大家匆匆收拾行李踏上回家之路時,在大家圍坐一起共享年夜飯時,在大家走親訪友時……有那麼一群人,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是環衛工人,是鐵路交警,是公交司機……2017年1月13日是春運第一天,FM93聯合京東華東對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一線城市工作者進行了慰問,給他們送去了京東年味禮盒,帶去了溫暖。
  • 雲夢這7個人,請不要回家過年!家鄉不歡迎你們!
    一年又一年,眼看就要過年!如今,很多雲夢人都外出工作了年輕人也都在外地上大學有人說回老家過個年喘口氣,來年整裝再發在外生活了一年回來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這幾種人最讓家鄉的人反感在雲夢農村,希望大家回家和鄰居、長輩說話的時候,儘量用家鄉話,這樣會給人一種親切感。
  • 爸媽,過年回家讓我給你們做幾個拿手菜!
    May是喜歡畫油畫、做陶瓷,愛美食的90後姑娘,但最愛的還是烹飪。她曾去廣州一家西餐廳給米其林三星大廚做學徒。兩年後,參加了全球廚藝殿堂「法國藍帶廚藝」大賽,拿到了只有三個名額的獎學金,去臺灣進修廚藝。現在她是Elecook的高級西餐老師。每次想起May做的冷菜都會流口水,所以對Elecook更多了份好感。
  • 為什麼過年要買新衣服,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她氣憤無比:「我為了赴約精心打扮,結果他衣服邋裡邋遢,似乎頭也沒洗。外表是精神的展現。以此種面目示人的人,99%沒有時間觀念,工作生活一團糟。而且他這樣明顯對我不尊重。我不走,還留下過年麼?」過後沒幾天,聽說男生跟介紹人抱怨,女生根本就沒誠意,只會以貌取人。有句話說「始於顏值,然後忠於才華」。
  • 千山萬水,回家的路最美
    我在下面問:準備回家了嗎?他回覆:沒那麼快,只是想家、想爸媽了,好幾年沒回,今年一定回家。 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臨近春節,恐怕每個在外的遊子,都會心心念念著回家,哪怕第二天即奔赴天涯,也要千裡萬裡,回去和最親的人吃一頓年夜飯。 生活總是在別處。交通資訊的便利,鋪成了一條條通往外面世界的路。
  • 60歲阿姨坦言:兒女不回來過年,我表面很失落,內心卻很歡喜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跟大家探討的話題是,兒女不回家過年,父母是不是真的會很傷心失落呢?                                                                                       一般來說,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如果兒女不回來過年,父母不能和兒女團聚,自然是會感到失落。
  • 不能回家的開陽人,這條街藏著你多少情懷?開陽縣城快過年的樣子~
    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大家都被困在家裡戰戰兢兢,甚至連日常糧食的補充都受限,出入需要嚴格量體溫和出示通行證,更妄論回家過年了。而今年的冬天,新冠疫情又開始反覆。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我們開始儘可能不聚餐、不聚會。如非必要,就地過年。又要過年了,而回家,成為了你唯一的盼守。但是今年,「就地過年」成了春節的關鍵詞。母親打來視頻,問「今年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