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刀戧菜刀……」
小的時候你也曾聽到過這樣清脆洪亮的吆喝聲吧!而這樣的聲音隨著時代變遷,科技的發達,已經越來越少了。
過去農村的手工活繁重,剪刀和菜刀沒過多久就會變鈍,這時候人們往往去找專業的磨刀人讓刀具重新變得鋒利起來。南城廣場就有這樣的一位磨刀人,他磨的剪刀和菜刀顏色鋥亮,堅韌鋒利,磨工精細,備受街坊鄰居的稱讚。
磨剪刀、戧菜刀的工具比較簡單。一條長矮凳就是作業臺,凳子的前端有一個木質的凹槽、以固定磨石或磨磚。木質的凹槽的尾端利用繩子穿過凳面進行固定。其他還有磨石、磨磚、小鐵墩、錘子、鉗子、戧刀、水罐等一些的必備工具。
老師傅說:磨刀雖然不是什麼高深的手藝,但要磨得好也需要懂行,刀有許多分類,剝皮刀,砍柴刀,斬骨刀,開刮刀,裁紙刀等等。剪刀也分為多種,長剪、短剪、寬剪、裁布用的,理髮用的,修理樹枝的,剪鐵皮的等等。
懂得了這些種類,還需要怎麼開磨,一般首先是在沙磚上粗磨,而後用細膩的油石細磨,一直磨到刀口鋒利,有了「鋒頭」才算大功告成,在磨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蘸水降溫。其中,磨剪刀最有難度,磨得不好的話有可能毀掉一把剪刀,剪刀刀尖對得非常整齊,用起來鬆緊適度,能輕易把布條剪斷,這樣的一把剪刀就算磨好了。磨好了剪刀之後還要幫忙把鬆動的柳丁固牢,才可以放心交到顧客手上。
「我年輕的時候給別人理髮,後來上了年紀,退休後在家,閒不住我又出來磨刀。我兒子說我年紀大了,都不讓我出來幹。今年我已經86歲了,磨刀都磨了一二十年...」這位老人身板依舊硬朗,想起當年的往事,眼睛裡寫滿了故事。
時間靜靜的流淌,老人坦言,現在自己體力大不如前,如今他能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手藝,給每一位的客人留住一份獨有磨刀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