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 為什麼客機上的氧氣面罩不能試戴?

2021-02-23 我愛飛機

愛飛機,愛生活:您可以點擊標題下的我愛飛機關注,點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其實,空姐也是一苦逼的職業,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旅客,有拉緊急門的,客艙打架的、頻繁換餐食的,甚至還有位旅客要求試戴氧氣面罩!

 

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的真實遭遇!小編看到這一條微博,下意識的感覺就是下圖:

再然後小編就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給大家說道說道:為什麼氧氣面罩不能試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飛機上的氧氣面罩就像汽車上的安全氣囊,只有在危險的時候才能用到!


 一般來說,飛機上機組是靠氧氣瓶,旅客是化學制氧,還有手提氧氣設備。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就是飛機旅客的氧氣系統!



上圖就是一個完整的旅客氧氣系統的作業圖!明確說明,只有在客艙失壓即座艙高度達到14000FT的時候,氧氣面罩才會自動掉落,旅客只需拉動氧氣面罩便會觸發化學反應,產生氧氣!




氧氣面罩與化學氧氣發生器之間繫著一根細繩,向下拉面罩就會拉動這根細繩,觸發氧氣發生器內部的釋放銷作動撞針,使其刺穿氧氣發生器的化學物質腔,物質迅速混合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氧氣,通過導管輸出到面罩供給乘客。導管內有一個氣體流動指示器,有點像一個小球,有氧氣通過導管時小球就會跳動。


 一般我們會把這個組件叫做——PSU(Passenger service units)即氧氣發生器(旅客服務組件)。氧氣發生器是大多數飛機所採用的旅客供氧方式,通過氯酸鈉和鐵進行化學反應變成鹽,同時產生氧氣。


從系統上來說,這種方式比較簡單,由於氧氣發生器瓶安裝在旅客頭頂面板內,容量有限,且一經觸發就不能停止反應,它只能供3-4人呼吸約10-20分鐘便消耗殆盡。



它的主要作用在於一旦飛機發生失壓,駕駛員將飛機從萬米的巡航高度迅速下降到旅客可以自主呼吸的"安全高度",在這一過程中維持旅客呼吸所需。


這便是氧氣面罩不能試戴的原因!

不過,大家也不需要擔心,一般情況下,客機的機組都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會把大家安全送達目的地!

萬一您遇到客艙失壓、氧氣面罩掉落下來的情況,那可是重大的安全事故,機組是需要接受調查的!


如果,這種萬一您遇上了,也別著急,我們這裡有小貼士,幫您解決問題!

1、 在民用航空客機上,每個人座位上都裝有應急時使用的個人氧氣面罩,所以不必爭搶,以免將氧氣面罩拉壞而耽誤使用。

2、先戴再拉。要先戴上氧氣面罩再輕輕拉動才會輸送氧氣。

3、氧氣面罩不能用做防煙面罩使用,機組有單獨的防煙面罩,如果您需要可以向機組尋求幫助!(有些飛機上也會選用帶有防煙功能的氧氣面罩。)

4、用氧開始後,禁止吸菸

5、氧氣面罩佩戴,先大人後小孩!家長只有照顧好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照顧小朋友。

6、保持冷靜,相信機組!

現在都明白了嗎?下次可別再要求空姐要試戴或者演示氧氣面罩的用法了,空姐會抓狂滴!雖然下面的視頻與氧氣面罩沒關係,但能看到空姐抓狂,嘿嘿……

來源:i看航空


| 我 愛 飛 機 |

每天分享專業的航空資訊


相關焦點

  • 南航飛機上,乘客摳出氧氣面罩致延誤,南航回應!深航客機四川遇險:機腹輪胎損壞!
    延誤時間不算多,但重點在出現了乘客拿下氧氣面罩的意外情況。對此南方航空客服回應稱,由於旅客原因致機內設施需要維修,如果旅客把氧氣面罩摳出,機組人員和空警會維護現場秩序。網友評論,手太欠了吧。10月16日,上遊新聞記者從多個信息源證實,當日下午14點30分許,深圳航空ZH9247航班在四川攀枝花保安營機場落地時,客機在機場跑道外同機場設備發生接觸,造成飛機和機場設備受損,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深航後續返回西安航班取消
  • 上航氧氣面罩突然脫落,空乘小哥真贊!
    昨天(7月8日),南寧—上海FM9340航班飛行途中,
  • 趣知識:為什麼新娘不能笑?
    1、為什麼新娘不能笑?
  • 冷知識:波士頓的地鐵為什麼是這些顏色
    你知道波士頓的地鐵為什麼是紅橙藍綠四種顏色嗎?有人說是按照球隊的顏色分的,因為紅襪,綠衫軍,愛國者藍,棕熊黃。
  • 在上海一金毛男子在大巴上吃東西,不戴面罩,司機勸阻反抗暴打
    在上海,金毛男子在大巴上吃東西,不戴面罩,司機勸阻反抗暴打最近,上海的一名公交司機在勸導乘客戴面罩,吃飯時不讓乘客打乘客。通過車內的監控,打擊者是一個金髮青年,這個黃色頭髮的人拿著一杯奶茶上了公共汽車,司機提醒他不要在車上吃東西,並讓他下車。
  • 冷知識科普:為什麼市面上豬蹄那麼多,卻很少見牛蹄?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為什麼市面上豬蹄那麼多,卻很少見牛蹄?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市面上好多雞爪,鴨掌,豬蹄等等,卻不見有牛蹄,這是為什麼呢?那麼牛蹄到底都去哪裡呢?按照牛肉比豬肉價格高的原理來說,應該牛蹄很受大眾的歡迎才對,聽一聽養牛的老農如何揭秘這裡邊的內幕。
  • 冷知識10則:汽車安全氣囊裡的氣體是什麼?
    3、一隻肺由300萬個負責將二氧化碳置換成氧氣的肺泡組成,是唯一能浮在水上的器官。9、委內瑞拉的天使瀑布(Angel Falls),落差979米(3,212英尺),為世界上落差第一大的瀑布。推薦閱讀:冷知識10則:「娃」字最初的意思是什麼?冷知識10則:體型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是什麼?冷知識10則:「瞞天過海」的「天」最初是指什麼?
  • 冷知識:剪刀手是F**K的意思!?
    為什麼「漢字序順並不一定影閱響讀」?閱讀時,眼睛不是關注在每一個點上,而是一個掃視和凝視結合的動作,只有看到了不符合期望和超出掃視範圍的部分,我們才會凝視它。人的心臟離開人體後能跳動嗎?能啊!多啦A夢是東京2020申奧特殊大使。
  • 冷知識分享:為什麼三文魚可以「生吃」?
    為什麼平時媽媽說東西要煮熟了才可以吃,但是爸爸吃三文魚卻不用煮熟了吃呢?」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個疑問呢?在我們平時的飲食文化中,所有的肉類都要煮熟了才吃,否則很容易被細菌感染導致拉肚子,但為什麼三文魚我們卻可以生吃呢?
  • 訓練面罩:練習自然有效率的呼吸方式
    接著,把訓練面罩罩住口鼻但不要使用綁帶。建議你在每天的熱身時戴上它熱身(戴上訓練面罩動作20秒,動態休息40秒)動作:衝刺主內容(不戴訓練面罩)間歇訓練(6~10趟,動作1分鐘,動態休息1分鐘)動態休息時戴上訓練面罩,趟數的部份依照自身能力。
  • 冷知識分享:為什麼到了冬天蚊子就消失了?
    為什麼冬天的時候蚊子都消失不見了?夏天的時候他們又全部現身了?針對這個疑惑,清歡媽媽也特意找了很多資料,據了解發現,在冬天這麼寒冷的天氣下,大部分是蚊子根本承受不了寒冷而被凍死了。只有一小部分的蚊子能找到溫暖的地方(比如暖氣管道等)過冬。
  • 冷知識10則:中國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名叫什麼?
    我國在1964年10月,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這顆原子彈的研製,一共花費了將近28億人民幣,我國將這顆原子彈命名為「邱小姐」,為何會叫「邱小姐」呢?因為當時我們把裝原子彈的容器稱為「梳妝檯」,「梳妝檯」上連接了許多電纜,看上去像小姐的秀髮一般,再加上原子彈是一個圓形的球體,也就命名為「邱小姐」。
  • 急救護理學 7:氧氣治療
    ,分析是否存在氧氣過度使用的問題,傳統的氧氣治療有益無害、保險等思維模式是否需要轉變,患者用氧的指徵是否需要明確,是否進入急診搶救室的每一名患者都需要氧氣治療等問題。急診氧療指南或者專家共識中提到對於血氧飽和度正常的患者進行氧療能夠增加患者病死率,2018 年柳葉刀上的一篇系統評價同樣指出過度氧療能夠增加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但均並未對具體疾病的做法做出推薦意見。
  • 蘭州:火車上,男人戴著「精緻面罩」吃蘋果,怡然自得,神清氣爽
    一名男子在甘肅蘭州火車上著火了,他正在自顧自地吃著蘋果,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戴的面罩,看上去十分古怪精緻…相信許多朋友都有過乘火車的經歷,完全可以說是火車十八怪,上哪哪哪都有,各式各樣的搞笑,有網友戲稱:乘火車不要緊無聊,因為有人訂了合同。
  • 面罩不是口罩!最新研究證明:防護面具face shield對新冠防護作用甚微
    世界衛生組織(WHO)說,面罩可以幫助預防SARS-CoV-2病毒,也就是一般說法中造成新冠感染的病毒。但是WHO強調稱,面罩不能完全覆蓋整個臉部,所以塑料防護面罩祇能與其他安全措施結合使用,例如戴口罩,遠離社會和經常洗手。
  • 防護知識:自動變光焊接面罩使用常識
    自動變光面罩是在電焊工作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保護眼睛的工具,隨著人們勞動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對焊接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原來手持式固定遮光的面罩已經不能適應這些要求
  • 日本研究:防護面罩不敵無紡布口罩 很難阻擋飛沫傳播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9月30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在日本,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戴面罩的人也在逐漸增加。比起戴口罩,面罩會讓人呼吸順暢點,而且還不會遮擋面部,不過人們最關心的可能就是防護效果了。塑料面罩是醫用防護用具,原本是為了防止血液和飛沫進入眼睛和口鼻。
  • 冷知識科普:為什麼踢完足球之後,運動員要進急速冷凍箱進行冷凍?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為什麼踢完足球之後,運動員要進急速冷凍箱進行冷凍?                                                 足球是一項對抗性非常強烈的運動,球場上你來我往,有時候用力過猛,難免會發生意外,足球比賽後,有的運動員會進急速冷凍箱恢復體能,這是什麼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