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的事情發生了,變態弟非但不承認錯誤,反而拼命詆賴,離家出走了。
出走了。
出走就出走吧。
一家人繼續幸福過日子。
然而家裡的事情更神秘了,姐姐的內衣持續失蹤,仍然是出現在變態弟的房間,上面還有噁心的黏液。
咦,好怪奇啊,變態弟明明離家出走了啊。
難道他又偷偷潛回家中?
家人暗中觀察。
觀察中發現,家裡那條低調的狗子,當沒人時,就會大模大樣走進姐姐的房間,東翻西找,直到找到件內衣。狗子就叼著內衣,愉快的跑到變態弟的房間,狂咬內衣一番——內衣上面的黏液,是狗子的口水。
值此家人恍然大悟。
不是弟弟變態,而是狗子膽小。缺乏安全感的狗子,會撕碎帶有主人氣味的衣物,讓主人的氣味無處不在,這樣狗子就不會感覺害怕了。所以有些狗子喜歡拆家,不是狗子有破壞欲,而是主人不在家時,狗子六神無主,恐懼交加。
唉,你看這事兒鬧得,那就向弟弟道歉吧:親,你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變態嗎,哈哈哈……但變態弟,拒絕接受家人道歉。
受到傷害的心靈,是難以癒合的。
但如果他接受這不堪的一切,他就變得強大了。
強大了。
(03)
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清華學姐事件呢?
假如世間真的有一種正確觀點的話,那就需要把學弟的時間線拉長。
拉長到10年以後。
10年後,學弟成長為社會中堅,成為一個被國民寄予厚望的頂尖技術專家。那麼競爭對手就會派個變態妹來,招呼學弟,來,小弟弟來這邊,姐姐給你看個好玩的……學弟剛剛湊過去,就會被變態妹一把揪住頭髮:來人啊,抓色狼啊,有人騷擾我呀……請問,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兒,學弟該如何替自己辨解呢?
如果學弟真有大出息,那麼他多半會遇到這樣的事兒。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豬肥於眾,人必追之。有本事的人,必遭人忌恨。競爭對手是不擇手段的,你在這家平臺上發展,會威脅到我,那我就詆毀你的清譽,讓你無法做人。當你走投無路之際,我再用仨倆小錢把你聘來,讓你「戴罪立功」,豈不妙哉?
很多人都遭遇過這種職場暗算,比如你在一家平臺上是業務骨幹,競爭對手以5倍甚至8倍的薪資挖你——一旦你上套,完,老東家這邊你呆不下去了,競爭對手那邊也突然翻臉,不再認帳了。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你甚至始終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但是,清華學弟不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了。
因為他在學校時演練過了,打了疫苗,有了抗體,積累了經驗值。
如果一定要被人冤枉,那就是越早越好。越早踏入這個坑,跳出來的機會就越大。此次事件完美的證明了學弟的無辜,這個結果,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到的。不管學弟此後在學校讀多少本書,但最有價值的,卻是這次經歷。
可是……可是如果監控壞了,學弟未能證明無辜,這又該怎麼說?
那樣的話,結果只會更好。
(04)
人類社會,有這麼幾個法則:
第一個,誤解無處不在。
被人誤解,是人類的宿命。
孔子最寵溺弟子顏回,讓顏回掌勺煮飯。可是有一天,孔子清楚看到,顏回一面煮粥,一邊撈起來自己偷吃。當時孔子就震驚了:看不出來啊,顏回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原來是個偷吃犯。
然而事實上,顏回並沒有偷吃,而是粥裡落入了塵灰。顏回怕孔老師吃到不潔的食物腹洩,又捨不得把髒粥倒掉,所以自己吃了。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意思是說,我老孔啊,老有智慧了,看人第一看顏值,第二愛聽人說好聽的。結果我老是誤判。
孔子這邊的誤判,對另一方就是冤枉與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