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擋道 長安路南側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被攔腰截斷

2021-02-23 餘姚新聞

長安路(姚州大橋—玉立路)不久前改建完工,機動車通行能力提高一倍,路況路貌、配套設施和交通組織也明顯上了一個檔次,但記者近日經過該路段時發現了違和的一幕:在長安小學東側不遠處,一處舊平房將道路南側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攔腰截斷,十分扎眼。

這處舊平房位於長安小學大門口往東約50米處,由兩間主屋和一些附屬小屋組成,佔據了幾乎整幅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部分江邊綠化帶。朝馬路一側是主屋的兩個門面,此刻,都卷閘門緊閉,門上門前落滿了塵土,旁邊連著的幾間小屋,門窗也都緊閉著。種種跡象顯示,這裡空置已有一些時日。門面上方的一塊彩色廣告牌和東側立柱及牆面上的幾個醒目的大字,顯示這裡曾經開過牛味館和早餐店。

一位路過的老伯告訴記者,這裡地處陽明街道二高村,這處房子的主人是二高村的一戶村民,因長安路改造需要,房子本來要拆遷,但聽說房主提出的補償要求過高,政府沒同意,結果就成了現在這狀態。「自去年以來,這房子一直空關著。以前這裡出租開過早餐店、牛味館,但生意都不好,沒多久就關了。你看,路南邊這裡本身沒什麼人氣,而路北邊的居民要到這裡來,需跨過三道馬路隔離欄,很不方便。」

記者從負責長安路改造工程拆遷事宜的陽明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這處舊平房確實為二高村一戶村民所有,原先這裡是村裡的一座廢棄機埠,這戶村民後來花數千元買下,並作了改建,現在建築面積100餘平方米,但沒有房屋權證。在長安路改造工程拆遷談判中,其餘涉及到的個人和單位都比較配合,但這戶村民提出按周邊商品住宅市場價格補償,要求過高,未達成協議。

改造後的長安路(姚州大橋—玉立路)機動車道由雙向兩車道增加到雙向四車道,南北兩側都設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為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家長停車,自長安小學門前往東,在路南側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中間還增設了一些停車位。因這處舊平房擋道,作為權宜之計,目前建設部門在該處機非綠化隔離帶上開了一個口子,供行人和非機動車繞行。

編輯:徐堅

相關焦點

  • 紹興迪蕩湖路一段人行道被施工單位「任性」地佔用了?越城區綜合執法局的「回答」值得回味!
    但是,施工單位竟然把出口處迪蕩湖路上一段近10米長的人行道「包」了進去。人行道被「截斷」,過往市民只能改走機動車道或非機動車道,早晚高峰時交通容易阻塞,也十分危險。昨天,家住越城區龍洲花園小區的王先生向晚報熱線來電反映情況。
  • 惠城:自行車上人行道逆行被罰50元,這處罰合理嗎?
    當時交警就表示,騎自行車的侯先生並沒有在非動車道上行駛,還在人行道上逆行,所以就對他開出了50元的違章罰單。侯先生對此就表示無法接受,自己開的不是機動車,在人行道上行駛怎麼就吃罰單了?另外,其實我市自11月開始,交警部門針對非機動車展開了百日交通大整治專項行動,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針對非機動車的違法行為。
  • 急救車走非機動車道與私家車相撞,交警這樣判
    儘管急救車駛入非機動車道,但私家車司機依然要負全責,一起來關注!民警詢問得知,急救車是在緊急轉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途中遭遇堵車,這才駛入了非機動車道。越野車司機也喊冤,他剛把車從停車場開出來,速度也不快,迎頭和直行的急救車「撞了滿懷」。行車記錄儀的視頻可見,急救車雖佔用非機動車道,但特殊車輛的身份逆轉了事故責任。
  • 南寧禁止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已經有人挨罰了!
    (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 禁止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除非…
    電動車在人行道騎行亂象突出交警對多名駕駛員予以糾正、教育19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建政思賢路口看到,該路口東南西北四面都有電動自行車從人行道上騎行過來,有的駕駛員還在人行道上逆行,行人無奈避讓。▲一名男子騎車在人行道上被攔下。據統計,此次整治,交警部門共查處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27起,其中警告教育電動車在人行道騎行15起、逆行7起。
  • 男子躺坐駕鶴路機動車道慘遭碾壓,事前目擊者看到蹊蹺一幕
    當天晚上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在駕鶴路由文惠橋往柳江大橋方向,靠近濱江公園一側的車道上,停著一輛黑色轎車,車後數米放置著幾個反光錐筒,地上還有幾塊交警用於事故勘查的小牌子。有目擊者稱,事故發生前,該男子從南側往濱江公園一側橫穿馬路,到了事發地點的機動車道上,先是坐在地上,有一輛行經車輛看到後趕緊剎車避讓。之後,該男子就躺在了機動車道上,其間有10多輛汽車經過,發現他後紛紛避讓。
  • 這是走人行道還是平衡木
    記者實地測量人行道的寬度,僅約40釐米  市民反映:  人行道太窄僅40釐米寬 人車混行存在安全隱患  8月23日,記者來到武成大街,這條路為雙向四車道,同時設有非機動車道。但是在道路的一邊,本來寬敞的人行道突然變成一條狹窄的人行通道,道路還緊貼旁邊大廈的院牆,有20多米長。隨後,記者拿出捲尺測量該人行道的寬度,僅約40釐米。在現場觀察了一會兒後發現,當有多名行人同時走到狹窄人行道前,大家會選擇走到非機動車道上,繞開狹窄人行道通行,而此時行人旁邊是來往的車輛,比較危險。
  • 在人行道上騎電動自行車,違法!已有不少騎手被交警攔下
    只能逼不得已地「讓」特別對老人和孩子來說在人行道上騎行的電動自行車讓他們置身於危險中交通安全受到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 普洱一男子機動車道上滑滑板被阻止 飆英文怒懟女交警被行政拘留14天
    雲南網注意到,當人行道上的紅燈變綠燈後,該男子又繼續使用滑板從斑馬線上迅速滑行到機動車道上。當其滑行道林源路與龍生路紅燈口後,迅速往斑馬線上滑過。一名志願者見到後立即上前阻止,後方的交警也快速衝上前阻止男子在街上滑滑板的危險行為,但他極其不配合,最後只能將他制服。       警方執法記錄儀上的另一段畫面顯示,當該男子被帶離到警車上以後,態度還十分囂張。
  • 別在人行道騎行啦,下來!
    廣大網友紛紛在微信後臺留言,表達各自看法,絕大部分群眾對交警部門嚴管嚴查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騎行表示支持。民意導向,行動迅速。7月19日上午,南寧交警二大隊在園湖路、星湖路、建政思賢路口、新民桃源路口等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整治,現場查糾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違法46起。
  • 某小區人行道被商家圍蔽,因為職能部門「開綠燈」?真相其實是……
    近日,有市民向社區報報料稱,荔城街民生路中堅花園後巷的「啟萌園兒童潛能開發中心」,將其門口的小區人行道圍蔽了起來,導致附近行人被迫走在機動車道上
  • 「消失」的自行車道...
    隨著國民收入增長和汽車時代來臨,馬路越建越寬的同時,自行車道卻在不斷「瘦身」,甚至在道路設計初期,就已被直接「忽略」。2015年,廣州市交通研究院在對廣州市中心城區主次幹道及重要的支路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約有35%的主次幹路及重要的支路是沒有自行車道的。同時在有自行車道的道路中,有45%的自行車道的寬度不足一米。
  • 哈爾濱這條街兩側人行道被「霸佔」!
    不但擋道,也是安全隱患:「人行道上支的全是帳篷近日,哈市市民李女士向生活報反映,她家附近的西興街人行道被各種小吃攤佔用,給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根據李女士反映的情況,15日18時許,記者來到南崗區西興街,從遠處看,該條街兩側數十米的人行道已被成片的紅色帳篷佔用。
  • 此女子在機動車道上騎電瓶車,被民警強行戴手銬!看完視頻網友們吵翻天了...
    熱傳的視頻在這▼經核實,6月4日下午14時許,民警在上海歐陽路四達路路口發現一女子張某(45歲、安徽籍)在機動車道上騎行非機動車,遂攔停並告知接受處罰。一起簡單的騎車違法處置,為何會上升至戴手銬呢?@虹口公安分局 微博回應:不暴力抓傷社保隊員扯破衣服,怎麼會給你戴手銬?
  • 女子未走人行道,女輔警勸導時被按在花壇上毆打!
    過街要走人行道,三歲孩子都知道。連雲港一女子因為未走人行道,在面對女輔警上前勸導時,反將其按在花壇上毆打!△女子對輔警進行推搡11 月 22 日下午 2 點左右,連雲港交警海州一大隊女子中隊在轄區內執勤時,輔警汪豔在鬱州路綠園路路口發現一名女子走在非機動車道上,於是立即上前教育並引導該女子到人行道行走,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