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聽著看,動態看,猛戳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
每年春節,都是一年裡最喜慶熱鬧的時候。大人們坐下談談自己過去一年的經歷,小孩子們就是磕頭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而每到這個時候,與壓歲錢有關的種種話題自然也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焦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壓歲錢到底歸誰?
為了拿到儘可能多的壓歲錢,有的小朋友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今年春節,一位爸爸帶著自己的兒子回老家過年。拜年的時候,奶奶開玩笑說:「磕得響,給得多!」
於是,「咣!」
圖片來源:時間視頻
辛辛苦苦拿到長輩的壓歲錢之後,錢是不是就能安安穩穩地裝進自己的口袋呢?
很多網友都回憶說,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爸爸媽媽先幫你收著」,然後壓歲錢就下落不明了。
不過,對於不少已經為人父母的網友來說,小時候害怕紅包被父母收走,如今卻覺得「爸爸媽媽先幫你收著」這句話是「真的香」。
那麼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孩子得到的壓歲錢,應該屬於誰呢?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介紹,首先,壓歲錢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應當歸受贈人所有,未成年人可以獨立接受。
其次,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在這一方面可能會受到不同的限制:如果是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由其父母代為支配;如果是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如果想要購買大件用品或者想大額打賞主播等,這些都需要先徵得父母的同意。
不少網友也表示,自己只是幫孩子保管,壓歲錢都好好地存在銀行裡了。
「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熱議
除了紅包歸屬引發討論外,每年春節期間另一個熱絡的話題就是不同地域間的壓歲錢大小差異,今年也不例外。
近日,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熱議,儘管這張「地圖」並非來自權威機構,而且在前幾年春節時就上過熱搜,但從網上大家的討論來看,地圖呈現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感,一些關於壓歲錢問題的爭議也由此展開。
從地域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的壓歲錢普遍要高一些,比如浙江3100元,上海1600元,江蘇1000元,而中西部地區相對較低,如陝西400元,貴州300元。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福建與廣東兩地的數據,其中福建莆田的壓歲錢高達12000元,而廣東省的數字竟只有50元。
儘管以上數據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未必是最準確的,但也能反映一個大致的趨勢。說到底,人們不必拘泥於哪裡給壓歲錢最多最少的爭論,而是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的風俗與經濟情況,對壓歲錢問題做出理性的判斷,量力而行,適度才好。
不可否認的是,正如一些網友所擔心的,每年給多少壓歲錢,已經成了一筆無法逃脫的「人情債」——給少了,覺得沒面子;給多了,自己財力又承擔不起。壓歲錢本來應該是增加春節喜慶氣氛的東西,而不該給人造成困擾。隨著人們文化觀念的日益開放與多元化,給多少壓歲錢的問題,也該不斷回歸其本源——為了表示祝福,而不是攀比的工具。
編輯|夏志堅 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紅星評論等
截至2月12日06:24,全球新冠肺炎確診107662275例,死亡2363918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