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者要求提供無障礙服務,是在製造麻煩嗎?

2021-02-24 公益慈善論壇

來源:公益交流站  作者:禇士瑩

關注身障權益的老讀者:

我最近在 NPOst 看到一篇身障者搭公交車被不耐煩對待、甚至從公交車上摔下來的文章──

「那些眼睜睜看著我,看著身障者如此被對待的人們,怎麼敢安心推嬰兒車出門?怎麼敢安心讓家中長者出門?」胡庭碩 #身障者 #低底盤公交車 #無障礙

文章底下的留言包括──

為什麼這位身障者堅持所有人必須配合他?自己本身已經造成他人時間上的延誤了卻申訴司機並發文指責整個社會?沒有人會覺得多花幾分鐘幫助身障者會有什麼問題,今天的重點在於當事人本身的「行為」,一位處於已經是受到他人服務立場的人,卻又造成他人的損失,並發文企圖醜化社會,請問除了造成對立和反感以外有什么正面作用?

公交車司機是來應徵駕駛的,不是志工,也不是服務業,沒有義務要為了服務你而被其他乘客客訴。

需要人幫忙,就找一個人幫忙。不是全世界都要配合你。

我對這些冷漠感到很意外。我的問題是,公交車駕駛受訓了解如何幫助身障者,乘客多花一些時間等待身障者上車,這些時間與付出的成本是「義務」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司機覺得做這件事很麻煩,但還是做了,卻發了脾氣,他是人,他不能發脾氣覺得不耐煩嗎?但他的工作還是做了(雖然在這個例子中他沒有做好)。

但,身障朋友為什麼不能像常人一樣搭公交車,要被迫去搭很難預訂的復康巴士,或很貴的無障礙計程車?「友善身障者」這件事,請問我應該怎麼想?

堅持同理心的褚阿北:

雖然我們最近才討論過「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但是在這裡有必要再拿出來複習一下。

這個事件,我們看到 2 個相對立場,就是「身障者不應該增加其他人的麻煩」以及「行的權益,正常人與身障者應該一視同仁」這 2 派。

這 2 種主張,都講求「效益即至善」,能促成最多數人最大幸福的行動,就是「至善之舉」,但他們奉行的「效益主義」(就是舊稱的「功利主義」),屬於不同的派別。

認為「行的權益,正常人與特殊需要者應該一視同仁」的乘客,奉行的是所謂的「規則效益主義」(rule-Utilitarianism),認為人們若能因為遵守某種規則而達到最大效益,則遵守該規則就會是對的行為;反之,違反規則就是錯的。所以無論是身障者、推嬰兒車的家長,還是有任何特殊需要的乘客,都有同等的權利,如果因為這樣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但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到達他們要前往的目的地,當然就是最大效益的發揮。

至於主張「身障者不應該增加其他人的麻煩」的乘客,奉行的則是「行為效益主義」(act-Utilitarianism)這一派。在探討一個行為的對或錯時,會以「當下該行為」是否能產生最大效益來進行判斷。過站不停當然不對,但是司機如果為特殊需要者停下來,勢必會為了這一個人拖延整體行車速度,造成已經在車上的所有乘客不滿,特殊需要者如果有什麼閃失,還會被客訴甚至吃上官司,所以這時候,似乎只有違規(過站不停)才能達到最大效益,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當 2 者只能選一種,不可能兩全其美的時候,你是相信「規則」的效益主義者,還是相信「行為」的效益主義者?

圖片來源/https://goo.gl/eZFOC0(編註:此配圖與文中所述公交車無關)

當「不行動=不道德」時,你該怎麼做?

號稱「世界 10 大著名悖論」之中,有一個在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電車難題」(The Trolley Problem),是哲學家 Philippa Foot 最早提出來的。

「電車難題」,大致是說一個瘋子把 5 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採取行動,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問題是,那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拉杆嗎?

對於這一事件,你只有 2 種選擇:面對,或是逃避,也就是「行動」(拉杆)或者「不行動」(不拉杆)。

你能夠預料到不同的行動會帶來有不同的後果,2 個都不完美,而你必須在 2 個行動中選擇一個, 即使不行動,也是一種有後果的行動。雖然選擇「拉杆」會造成一個人的死亡,但如果選擇「不拉杆」,就會造成 5 個人死亡。

圖片來源/https://goo.gl/dO6eOt

回到我們的問題。在「公交車難題」裡面臨的悖論,就是「身障者及有嬰幼兒的家長不應該增加其他人的麻煩,所以乾脆過站不停」以及「行的權益,正常人與身障者應該一視同仁」這 2 種觀點,各自會有各自需要承擔的後果。雖然「停車服務特殊需求的乘客」是一種行動,但是選擇過站不停,並不是沒有行動,因為「不行動」可能是比「行動」成為更大的逃避,會比停車面對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帶來更負面的結果,就像「不拉杆」的情形下,死亡人數比較多。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具有自由意識,可以做出自由選擇,並且應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礎。這裡說的「選擇」,當然也包括了用自由意識選擇「不行動」,雖然不行動不犯法,卻是不道德的。

身障者冒著生命危險搭公交車?關鍵詞是「同理心」

為了這件事,我特別請問一位領有重度殘障手冊,出入需要靠輪椅才能夠行動的公務員朋友凱哥,他的直覺看法是──

「我每次坐公交車都很沒有安全感,大部分都是在有陪同人之下才放心去坐公交車。」

「我坐公交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跟生命搏鬥,必須在馬路上招攬公交車,因為很多人行道都有階梯。我曾遇過有人視而不見的把車開過去,或者有些司機比較不願意載『麻煩的』客人,會指著後面叫我坐下一臺。印象最深客的是在嘉義臺鐵站,公交車司機竟然不會使用低地板,連拖板出來都不會⋯⋯」

「所以,出門時能儘量避免能不搭公交車就不要坐。」他說。

「如果你遇到回這種文的乘客,你會怎麼做?」我問凱哥。

「公交車是大眾運輸工具,也是服務業,服務的對象是不特定的人,而當司機在服務身障乘客時,這個服務本質上就是在服務大眾,所以在這個點上他只是做好他的工作,屬於服務範圍。而且公交車事件的當事人胡庭碩先生並未醜化社會,他只是單純就一位使用者的立場表達自己遭遇到的困境與處遇,以及反應目前搭乘公交車遇到的問題。」凱哥說:「反應現況只是單純將問題呈現,不等於『醜化』;『醜化』一詞應是故意將一個事實故意曲解,兩者概念不同。」

他補充了問題的關鍵:「同理心教育在臺灣並未落實,以致於多數臺灣民眾對於跟自己不同處境的族群出現不諒解甚至產生歧視標籤,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障礙者、同志族群皆是底下的受害者。如果在教育制度上落實同理心教育,就不會出現『覺得司機服務對方是浪費自己時間』的想法,因為這樣的障礙不是障礙者願意的。」

最後他理直氣壯做了結論:「沒有同理心的人,根本沒有資格說話。如果我在現場,我會比他還兇。」

他的說法乍聽之下有些刺耳,但是仔細想起來,卻很有道理。

圖片來源/https://goo.gl/3fKigE

因為如果把這 3 個似乎言之成理的回文觀點,以完全同樣的敘述,將「身障者」替換成另一個常見的情境──

1. 排班計程車強收短程乘客跳表 2 倍的車資,被客訴的司機說:

「為什麼這位乘客堅持所有計程車駕駛人必須配合他短程的需求?自己本身已經造成排班計程車司機時間成本的損失了,卻申訴司機並發文指責整個社會?如果願意多付一點錢的話,沒有司機會覺得載短程會有什麼問題,今天的重點在於當事人本身的『行為』:一位已經需要他人服務的人,卻又造成他人的損失,並發文企圖醜化社會,請問除了造成對立和反感以外有什么正面作用?」

2. 醫護人員拒收因為疼痛呻吟的病人說:

「醫護人員是來進行醫療行為的,不是志工,也不是服務業,沒有義務要為了服務你而被其他病患客訴。」

3. 反對社福機構為獨居老人送餐的納稅人說:

「需要人幫忙,就自己找一個人幫忙。不是全世界都要配合你。」

這 3 種回應的「行為效益主義」邏輯缺陷,跟缺乏同理心表現出來的「不道德」,是不是在轉換一個情境後,變得更加明顯了呢?

如果這還無法說服你,我想跟你分享 2012 年去世的作家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說的──

同理心本來就是要多花時間的。效率可以用在對待「東西」上,不能用在對「人」上面。(Empathy takes time, and efficiency is for things, not people. )

人不是東西。所以不能用對待東西的態度來面對人,否則很容易就流於刻薄。

來源連結:http://npost.tw/archives/34035

相關焦點

  • 邵磊: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中的無障礙問題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邵磊作題為《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中的無障礙問題》的主題報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很榮幸參加這個年會,希望和大家交流我近期的一些工作。這個題目其實是談無障礙理念的,我做了一些社區的調研,結合一刻鐘服務圈建設,主要是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可達性,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 這些無障礙標識,你知道多少?
    無障礙設施離不開無障礙標識,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無障礙標識!綜合《無障礙設計規範》、無障礙傳播小天使及網絡整理什麼是無障礙標識?1、以各種符號和標誌引導肢殘者的行道路線2、以觸覺和發聲體幫助視殘者判斷行進的位置和方向3、在城市環境中應儘可能提供較多的標誌和信息源,以適合各種殘疾人的不同要求,使人們能最大範圍地感知所處環境的空間狀況,減少潛在的心理不安全因素。那麼無障礙的標誌包括哪些呢?
  • 盲界金頭腦:從硬體、軟體道文化服務的無障礙優化大師(張金順)
    2、聽過導盲犬、導盲馬,但你聽過導盲鼠嗎:臺灣毒品軟體「導盲鼠」的前世今生。3、視障專用App的設計與應用:臺灣版的Bemy eyes。4、程序識別物體和人工識別有何差異。5、視障者如何在文化平權中發揮自身的作用。6、基隆海洋科技館——一個無障礙優化的實例。7、嘉賓在上個世紀與大陸各地機構的互動歷史。。。。。。
  • 你身邊有坑人的「無障礙」設施嗎?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無障礙設施越來越普及了。不過,最近有市民向我們反映,在青島火車站附近,一處新修建的無障礙設施出了「烏龍」,一條方便大家的斜坡竟然只修了一半。按照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在郯城路小廣場找到了位於公共廁所旁的這處斜坡▼按理來說,無障礙斜坡應該直接與平地相連可這處斜坡的底端……是這樣的!▼
  • 新時代文明實踐「老有倚靠」,800套「無障礙浴室安全扶手」惠民志願服務進社區
    「真是沒想到,前幾天在社區進行了登記,今天就給上門免費安裝了,非常感謝大家,也感謝弘德公益協會的志願者」剛安裝完「無障礙浴室安全扶手」的楊文則老人激動地說。當日上午,在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園林社區的廣場上,人頭攢動,許多老人上前諮詢,何時能給其安裝「無障礙浴室安全扶手」,志願者們逐一解答。
  • 無障礙計程車反被拆了無障礙尾板,還爽約、延誤?強生出租回復:給駕駛員增加補貼|專家:僅有補貼不夠,還得重塑企業價值觀
    爽約、延誤、設施不全無障礙計程車障礙多上周,我們推送了周女士投訴上海強生出租汽車公司無障礙計程車難以預約
  • Skyscanner天巡參訪研究會,捐贈助力信息無障礙
    Skyscanner(天巡)成立於2003年,是全球最大的獨立機票搜尋引擎,提供對一千多家航空公司的上百萬條航線以及汽車租賃和酒店的即時在線比較,每月幫助超過5000萬人尋找其旅行產品。此次天巡參訪嘉賓特意到訪研究會,受到了全體員工的熱情接待。
  • 助殘進行時:記者調查無障礙停車位情況
    無障礙環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北京市進一步促進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行動方案》去年11月正式印發,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全面啟動實施
  • 無障礙設施進家庭 船山區600餘殘疾人生活更方便更舒適
    自開展量服工作以來,我市船山區殘聯積極做好了居家無障礙設施的改造,截至目前,已經為全區600多位殘疾人安裝了居家無障礙設施。工作人員安裝無障礙設施(資料圖片)陸子貴是山水花園小區4棟5單元的住戶,照顧好身患殘疾的妻子是他如今最大的願望。日前,記者跟著區殘聯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陸子貴的家中,見他正在帶著妻子易顯珍做著腿部的康復訓練。
  • 無障礙設施那些事兒之無障礙電梯&升降平臺(附:上海地鐵最全無障礙電梯指南,記得收藏)
    今天無障礙設施那些事兒小編為您帶來的是無障礙電梯和升降平臺應符合哪些規定適合行動障礙者和視覺障礙者進出和使用的電梯
  • 【有愛無礙 共建文明城】無障礙標準科普之輪椅坡道
    一個無障礙的環境,可以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孕婦、兒童等社會成員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為了讓大家清楚地了解無障礙知識,我們推出【有愛無礙 共建文明城】專題,為大家詳細講解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科普無障礙知識,呼籲大家關注和支持無障礙環境建設。
  • 【有愛無礙 共建文明城】無障礙標準科普之緣石坡道
    一個無障礙的環境,可以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孕婦、兒童等社會成員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為了讓大家清楚地了解無障礙知識,我們推出【有愛無礙 共建文明城】專題,為大家詳細講解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科普無障礙知識,呼籲大家關注和支持無障礙環境建設。
  • 有你的專業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
  • 【新華網】集瑞聯合重工:加快「製造+服務」轉型
    集瑞聯合重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重型卡車及零部件,產品定位於自主研發、製造高端卡車,LNG卡車已進入行業前五。該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電器部首席工程師王東介紹說,近年來公司專門為用戶打造了卡車智能化管理系統「聯合通管理平臺」。
  • 空姐:對不起,我們不提供脫內褲、擦屁股的服務
    該男子要求空姐協助上廁所。好,就當他是一條腿不方便,協助他進去廁所。 才剛將其送進廁所,他馬上按鈴,對空姐說:「我內褲脫一半,現在沒辦法拉下去,你幫我脫。」正常人應該都有這個常識,單手脫掉褲子方便完全不是問題,再說了,能脫一半就不能脫另一半嗎?
  • 東京奧運新視野:不只是市民可使用的室內跑道,更是無障礙的友善空間
    建築屋頂充分利用木材建造,給人一種鄉村的感覺,內部則鋪設了 60 米的跑道,而 Brillia Running Stadium 不單純只是普通的室內運動館,同時也致力於提倡無障礙友善空間。曾參與研發人工智慧技術的遠藤謙與新豐洲 Brilla 體育館館長為末大,一同成立了義肢製造公司 Xiborg,公司同時也在運動館裡。
  • 手把手教你搭乘Ride2新乘車服務往來Eastgate Park & Ride
    金縣公共運輸(King County Metro)即日起展開一項Ride2新乘車服務,將為廣大民眾提供嶄新快捷的方法往來EastgatePark & Ride 接駁公交車上班、上學或返家。 Ride2服務要收費嗎?答案是不、需、要。在推廣期間,所有乘客均可免費乘車,當然之後將會收取Metro公車的普通車資。如果小夥伴們有使用ORCA卡,那麼只需要付一次的車資,即可免費轉乘公交車。
  • 問足浴女技師能否提供色情服務,對方回絕後,男子把足浴店舉報了!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東湖街道一男子酒後到足浴店消費,要求提供色情服務,被拒後竟然撥打 110 報警以示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