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日記(4)

2021-02-24 八歲起

今天是紐約市中小學遠程教育正式啟動的第一天。Comcast, Spectrum, AT&T, Verizon等幾大通訊公司已向學生及民眾開放兩個月的免費網絡、流量、熱點等服務,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展開在線學習。哥哥學校發來谷歌教室指南,除英文版外,還有中文、韓文、孟加拉文及西班牙文版,供需要的家長參考。學校的parent coordinator家長協調員M女士按照其平日上班時間早七點至下午三點在家辦公,通過電子郵件和谷歌電話與家長們溝通。雖然學校昨天發郵件說了第一周不會有即時網課,但大家不確定每個老師到底怎麼安排,會不會布置觀看教學錄像或網上視頻。

今天一大早哥哥睜開眼便跳下床,喊問著幾點了、幾點了、要上課了,然後邊看書邊守坐在電腦前等著開講,還禮貌地發帖詢問:「我無意催促,只是想問一下幾點上課。」 待媽媽和妹妹兩個多小時後慵懶地從床上爬起來,他還在邊聽書寫字、邊耐心等候,連早飯都一直沒吃。老師在網上布置了學習內容和作業,並詢問大家在家學習有何樂趣和挑戰,孩子們在評論區七嘴八舌地嘰嘰喳喳著,哥哥回復道:「我很喜歡樂高挑戰這項作業;想知道何時才能開始在線上課。」 面對如此盼望直播的學生,以己推人,我想老師們喜憂參半吧。

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妹妹折騰著自製酸奶冰棍,在每根裡面加了兩顆維生素小熊糖。我暗自感嘆,非常時期連自家的冰棍都積極投身抗疫。

又收到同事Judi的信,是一項題為Uplifting Exchange through Women Leaders的接力活動。信中列有一號、二號兩位女士的名字及郵箱,二號是Judi,一號是給Judi發信的上一位接力者、一位欽佩她的女士,從電郵地址看來自英國。規則要求我給一號女士發信分享一句啟發激勵了自己的名言、詩句或思考,不管我是否認識她。然後,把Judi改為一號女士,把自己列為二號,將郵件發給自己欽佩的二十位女性。似曾相識的規則,追憶再三,才記起類似於童年流行一時的連環信,多用於傳銷或恐嚇。危機當前,我們借用源自邪惡的套路來傳遞美好。相互支持的同時,是不是也無聲而有力地蔑視了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們?

瀏覽了The Joy of Movement一書,作者Kelly McGonigal結合生物學、神經學、進化心理學闡述了運動如何在促進身體健康之外帶給我們希望、意義感以及與自然和他人的連接。與此同時,哥哥學校M女士的來信中分享了Kobi Yamada的話,」有時你就是不得不縱身一躍,在墜落的過程中為自己打造一雙翅膀(Sometimes you just have to take the leap and build your wings on the way down)」。

相關焦點

  • 紐約疫情日記 | 圓圓(10歲):總之,聯合起來
    Haizhi Yang楊孩之(圓圓),10歲現居紐約長島中文名楊孩之,英文名 Claire Yang,小名圓圓,現隨父母和弟弟方方一家四口居住於紐約長島,在長島一所公立學校讀小學四年級。平時喜愛大量閱讀,手不釋卷,但因離開中國時尚未識字,所以無法進行中文閱讀和寫作。其日記由旺旺哥哥和多多姐姐翻譯,現首發於老墨家族微信公眾號。
  • 王若衝•紐約疫情日記 | 吃百家飯的紐約留守兒童 | 3.19
    「每個城市都需要有它的日記
  • 紐約疫情:二次高潮何時了?
    繼《聖誕節:紐約疫情300天》之後,我就沒有寫過關於疫情的文章。
  • 美劇:紐約醫生日記第一季
    紐約醫生日記第一季
  • 紐約疫情來自哪裡?美國專家重要發現!
    《紐約時報》8日報導稱,美專家最新研究表明,紐約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是從歐洲輸入,而不是亞洲。報導稱,最新的基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月中旬就開始在紐約地區傳播,也就是第一個確診病例出現之前的幾周,而攜帶病毒到紐約的主要是歐洲旅客,而不是亞洲旅客。
  • 疫情新產物:紐約街頭現口罩自動販賣機,售價$4美金一個
    儘管現在國內的很多地方已經可以摘下口罩,但作為全世界疫情震中的紐約,距離摘下口罩的日子還早。早在上個月中旬,紐約州長Cuomo已經籤署行政命令,規定在公共場合,如果無法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離,則需佩戴口罩面罩。儘管部分紐約客並不自覺,但媒體和政府還是在不斷呼籲和強調。
  • 波士頓疫情日記2020年5月30日(80):George Floyd之死
    美國今天新冠確診176萬,死亡10.4萬,但再嚴重的疫情都沒有辦法讓種族主義(racism)和警察暴力(police brutality)停止一秒。
  • 【突發】紐約突然"封鎖疫情區域", 國民警衛隊進駐
    目前紐約市區關閉的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Fordham University, St.
  • 美學者研究發現:紐約疫情主要來自歐洲而非亞洲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8日報導,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遺傳學家哈姆·范·巴克爾說:「大部分顯然來自歐洲。」他與其他研究人員共同撰寫了一份報告,目前這份報告正在等待同行的審批。報導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獨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不同的病例,也得出了驚人的相似結論。
  • 紐約疫情+暴雪,郊狼、禿鷲和座頭鯨都回來了
    而本月,郊狼頻繁遊蕩在Central Park,或與疫情間人類長期居家生活,街道垃圾和食物殘渣減少,雪天中央公園人類活動減少,都有關係。(圖片來自nbc new york, 版權屬於原作者)禿鷲、座頭鯨都回來了但郊狼,這並不是疫情下
  • 疫情期間—紐約更換中國護照攻略!
    1⃣️首先,寫郵件給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寫郵件。(因為現在有些城市是有不見面辦理業務的)(12月9日)紐約總領館郵件地址:cnnyconsulate@gmail.comtips:第一次寫郵件的時候,直接說明自己的護照什麼時候過期,可以詢問一下目前在美國的更換流程。
  • 紐約疫情催生檢測代排員!時薪高達80元!
    新冠疫情不斷回升,民眾對病毒檢測需求大,紐約市從去年11月的感恩節假期前,各檢測點就總大排長龍,民眾常需在寒風中等待數小時;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日前採訪一名專門幫人排隊以謀生的紐約「黃牛」,講述他從過去替人排隊購買百老匯戲票
  • 疫情反彈?紐約即將二度封城?!川普或將今日出院?
    10月4日,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由於紐約市部分區域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大幅反彈,他已向紐約州政府建議,將從10月7日(周三)起,計劃重新關閉該市9個新冠疫情重災區內的「非必須行業」、公立和私立學校等,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這或將是紐約市自重啟以來的首個關閉措施。
  • 疫情之下,美國最繁華的紐約時代廣場現狀如何?
    疫情以前,時代廣場旅遊巴士的司機每天面對著數以萬計的遊客,日常辨別哪些遊客是紐約人
  • 海外疫情二次爆發,紐約恐面臨「再次封城」...
    近日,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海外多個國家迎來疫情再次爆發。寒冷的天氣迫使更多的人呆在室內,而病毒更容易在室內傳播。截至國內時間11月28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達到13197307例,累計死亡268949例。
  • 疫情還惡搞?抖音「網紅」把牛奶麥片倒得滿地都是!紐約人怒了!
    溫馨提示: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紐約華人在線」,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紐約疫情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注.即使是一場全球性的流行病,也無法阻止紐約人破壞通勤地鐵。日前,短視頻應用社交程序抖音(TikTok)上一名惡作劇者決定趁此疫情間將一大盆牛奶麥片倒入正在運行的地鐵地板上。
  • 戰地日記 | 楊文文:抗擊疫情守初心,堅守崗位擔使命
    許許多多多黨員同志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義無反顧地堅守在工作一線,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北京局八三三處業務科楊文文同志就是這些普通黨員中的一名,從辦公室到貨場,從維修區再到庫房,藍色的安全帽,藍色的工作服,灰色的口罩,總能在一線看見他的身影,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抗擊疫情在一線。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紐奧良」恐成下個紐約!二月時的嘉年華,讓疫情大爆炸
    【美南新聞記者蕭永群報導】隨著紐奧良的冠狀病毒災情持續攀升,許多專家擔憂未來紐奧良(New Orlean)恐超越紐約,成為新的疫情重災區。
  • 前女友曝光克雷·湯普森私密日記:自稱癮君子 私生活糜爛!
    近日,一位自稱克雷前女友的匿名女子爆料,她手中有一本勇士神射手的私密日記,文字記錄了克雷對自己混亂私生活的掙扎,並且發誓要告別這種生活狀態,重塑自己的形象。這是一本2018年年初的日記,其中一篇下方還有克雷的籤名。一段被曝光的日記寫道:「無論如何,無論在哪兒,我的場外生活,尤其是性生活:這是我生活中最厲害的方面。糜爛,女人,以自我為中心的癮君子?
  • 紐約華盛頓高地爆發軍團病疫情 27人患病1人死亡 病菌源頭已經找到
    21US紐約同城網七七編譯報導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紐約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今年夏天爆發軍團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