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紀錄片《徒手攀巖》後,很多觀眾都被這項極限運動所震撼。以前體驗過的攀巖,都是在有繩索的保護下,徒手攀巖?普通人也可以嘗試嗎?
一姐告訴我說:去抱石吧。
紀錄片的開始就是整個畫面的懸崖峭壁,Alex Honnold正在徒手攀登。
在高達914米的酋長巖前,紅色的身影在畫面中尤為顯眼且渺小。
作為職業攀巖者,從2009年起,Alex 嘗試過1000多次,想要攻克下這塊號稱「全球最難攀爬的路線」。
觀影的全程伴隨著緊張,難以想像,在極其陡峭、兇險的環境下,要徒手在一塊龐大光滑的巖石上攀登是何其困難與驚心動魄。
很慶幸,最終Alex超越了自我,徒手完成了這一項幾乎前無古人的驚險挑戰,歷時僅用了3個多小時。
Bouldering,直譯為抱石,從攀登獨立的巨大巖石而得名,是攀巖的一種形式。
和Alex徒手攀巖一樣,抱石也是一項在不藉助任何繩索狀態下,只靠攀登者自身力量完成攀登的運動。
抱石中常見騰挪、竄躍等大幅度動作,亦或是使用極滑的、極小的支點,總讓人發力、怒吼、晃蕩,在視覺上具有一定的誇張美感,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抱石能鍛鍊身體各部分協調性,靈活與柔韌性,也能達到重塑體型的效果。
與Alex攀巖所需的專業程度相比,抱石對我們普通人更為友好。
通常,抱石的路線比較短,攀登高度一般不超過五米,結束後可直接跳躍回到緩衝墊上。
所以,攀登者在不需要繩索等安全裝置的操作下,只要擁有一雙攀巖鞋,鎂粉袋和抱石墊就可以開啟運動。
當然,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們,最好選擇在室內場地和有教練的情況下進行。
推開木質門,整個空間以水泥地和木材為主,館內不大,沒有過多的裝飾,融合了工業風和極簡風。
攀爬區牆面的設計全部使用原木貼皮,巖點均採購自Kilter、Flat hold等十多個國際一線品牌。
每一面巖壁上都設置著錯綜複雜的巖點。它們看似雜亂無章,實則都是有規律的路線,按照顏色劃分著。
主理人會定期設計新的路線,難度也都在V1-V3之間,非常適合新人選手。
對於熱衷於抱石的運動玩家,這裡還有非常適合他們的「福音牆」。
國內首個Kilter Board,一個可以調整牆面角度,而且能夠和 APP 連結,通過發光巖點顯示不同線路的訓練牆。
愛好者可以通過手機調節牆面角度、選擇線路、定線和記錄自己的攀爬歷史。
力求在每一次訓練過程中得到新的突破,解鎖新的攀爬技能。
凡是到這裡的新手,做好巖前準備後,都會被帶到演示區進行新手培訓。
腳先落地,呈馬步狀,再是背部的滾動,這樣可以得到一個緩衝,防止受傷。
力量的持續,是把重量放在腳上,會比手臂拉起身體好的多。
經過主理人半個多小時的新手訓練後,我已經掌握了要領和技巧,順利進入了攀爬區。
在Nerd Cave裡一次又一次的攀爬,記得第一次因為追求高度,而重重得摔下來。
但主理人告訴我,享受抱石運動的樂趣,並不在於制高點的勝利。
學會處理技巧細節,調整身體狀態,在失敗中尋找新的方式,這才是抱石的核心樂趣。
想要體驗徒手攀巖嗎?
ShenzhenStyle x Nerd Cave聯合推出粉絲專屬福利票,兩店通用,無需預約。
兩種方式,即購即用,供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