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HACCP公社
為持續改進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以下簡稱HACCP認證)制度,保持和提升HACCP認證工作的國際化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實施規則》等有關規定,國家認監委制定了《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補充要求 1.0》,增加為HACCP認證依據。
企業應建立並實施針對所有食品加工過程及設施的致敏物質管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致敏物質交叉汙染。
企業應對原輔料、中間品、成品、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接觸材料及任何新產品開發引入的新成分進行致敏物質評估,以確定致敏物質存在的可能性,並形成文件化信息。
企業應識別致敏物質的汙染途徑,並對整個加工流程可能的致敏物質汙染進行風險評估,避免致敏物質交叉汙染的發生。
企業應制定減少或消除致敏物質交叉汙染的控制措施,並對控制措施進行確認和驗證。
對於產品設計所包含的致敏物質成分,或在生產中由於交叉接觸所引入產品的致敏物質成分,應按照工廠所在國和目的國的法律法規要求進行標識。
企業應建立並保持文件化的食品欺詐脆弱性評估程序,包括:
a)識別潛在的脆弱環節;
b)制定預防食品欺詐的措施;
c)根據脆弱性,對措施的優先順序進行排序。
企業應收集有關供應鏈食品欺詐的以往和現行威脅信息,對食品鏈所有的原輔料進行脆弱性評估,以評估食品欺詐的潛在風險。
企業應依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制定文件化的食品欺詐預防計劃,針對識別的食品欺詐脆弱環節制定並實施具體的措施,以減少或消除識別的脆弱環節。
企業的食品欺詐預防計劃應覆蓋相關的食品類別,並被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支持。
企業應對預防措施進行確認和驗證,並持續地對食品欺詐預防計劃進行評審,至少每年一次。
(以上內容摘自認監委網站)
本課件從公告內容、各國過敏原清單、致敏物質管理、致敏物質評估、控制措施、標識、控制程序以及食品欺詐預防和脆弱性評估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轉載請註明:文章來自「HACCP公社」公眾號。
=====HACCP=====
歡迎點擊文章左下角的"閱讀原文",了解"CHINA-HACCP公眾號"更多內容。HACCP公眾號新增人工客服,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就請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