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先鋒】物業抗疫「逆行者」 毛立光:累病了打了針吃了藥繼續戰疫

2021-02-13 濱北E家

這個冬天,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華夏大地上上演,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也讓2020年的新年,成為了一個難忘的新年。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裡,物業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缺席,也許他們並不是戰鬥在第一線,但是對於家的守護沒有人比他們更有發言權。而在這場戰鬥裡,無數奮鬥在一線的物業人,無疑是發揮了最好的榜樣力量和帶頭作用,他們事事爭先,處處仔細,他們的所作所為無愧於新時代物業人這個光輝稱號。

今年51歲的毛立光是濱北街道辦事處醫院小區的物業經理,已年過半百的他,根據上級安排和部署從1月26日到現在一直奮戰在防疫一線。由於太過勞累導致生病,但他心繫小區居民的生命健康,吃過藥繼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據了解,包括毛立光在內醫院小區有五個物業人員。從正月初二開始,根據辦事處安排實施24小時值班值守時,有兩個人因病和家中有事而請假,真正在小區值班值守的只有三個人。為避免3個人同時24小時值班太過勞累,毛立光把三個人分成早晚兩個組輪流值班值守。因為人員比較少,毛立光自覺和其中的一個人值白班、和另一個人值夜班,一天24小時堅守在小區防控第一線,牢牢把好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門。直到正月初七,街道辦事處安排人員進駐各個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毛立光才算稍微輕鬆了一點。

毛立光和辦事處值守人員王英華、王衝積極做好小區門口出入人員的體溫監測、掃碼、出入登記的同時,積極響應辦事處的號召,嚴格落實街道辦下發的各項工作要求。在小區信息欄和各樓道張貼防疫情通知單,給小區居民派發防範疫情宣傳單。

除此以外,對於管轄樓棟的業主,他們入戶給予貼心的疫情防控提示,主動排查湖北籍業主信息,做好登記上報,及時跟蹤,定期上門為業主測量體溫,詢問健康情況,以實際行動響應黨的號召,以盡職盡責共築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這個春節小區裡都能看見毛立光忙碌的身影。

由於工作的繁忙,毛立光沒有空回家吃飯,一日三餐都是在值班室裡吃方便麵。

由於多天沒日沒夜的值勤值守,及忙於疫情防控的其他方面,很少喝水休息不上,且不能保證一日三餐的質量,毛立光的身體終於吃不消了。3月2日中午11點多,他突然感覺右腹部疼痛得厲害。不得不去附近的濱城區人民醫院檢查,經檢查確診為腎結石。醫生勸告他要加強休息,至少要休息一個月,並保證一日三餐的質量。同時開了口服藥和針劑。

休息一個月?那怎麼行!小區值勤值守點上還需要我呢!毛立光匆匆在急診室扎了一針拿著藥匆匆地趕回小區值班點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按照醫生的叮囑吃藥,直到感到右腹部非常疼痛的時候才又到濱城區人民醫院打了一針。腎結石需要手術排石才行,在醫院扎針時醫生告訴他。手術排石?那多耽誤我在小區防疫點執勤的時間啊,等疫情防控結束了再來排石吧!毛立光扎完針又匆匆地趕回了小區執勤點,加入了疫情防控的行列。

相關焦點

  •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2021-01-1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警色||交警萬彧的「戰疫日記」
    接報後,我立即帶領我們黨員先鋒突擊隊迅速按要求封閉進站通道,疏散人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該名乘客放下心理負擔,主動配合疾控中心人員上車接受篩查,沉重的心終於放下來了。2月1日上午8時許,我接到一大貨車駕駛員求助,「車上搭載的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急需送往沃爾瑪超市,可進去的路被小車給擋住了,大貨車進不去,希望我們交警能幫幫忙。」
  • 【戰「疫」前線的九所人】視訊人勇上「疫線」做義工
    她所在的小區有於物業人員有感染情況,人手極為緊張,她主動到社區參與社區服務,承擔了單元樓內的消毒、團購登記及愛心菜發放等工作,每天一忙就是好幾個小時,除了通過黨組織進行捐款外,她還向社區捐款200元用於社區防疫物資的購買,用行動樹立了黨員先鋒的榜樣。剛生了寶寶的趙爽,因為需要照料孩子,不能去抗疫前線,為此,她特向韓紅愛心基金會捐款600元。
  • 抗疫先鋒|陳友:退伍不褪色 抗疫顯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市各條戰線工作人員,牢牢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身先士卒、堅守崗位,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輕「妝」上陣、戰疫情書……她把抗疫新聞畫成手繪漫畫
    這次她畫的幾幅抗疫手繪漫畫,跟她之前的風格有些不同,用色柔和溫暖,不是充滿灰色。雖然面對疫情,但描繪人間大愛,仍傳遞暖意與親情,帶來力量。記者看到,其中有在抗「疫」前線的人們英勇請戰,奮不顧身,衝鋒陷陣,堅守著生死防線。比如2月4日,國家(江蘇)緊急醫學救援隊37名成員,奔赴湖北抗擊疫情。臨行前,為方便工作,隊員們集體理髮,輕「妝」上陣。
  • 戴「孝」抗「疫」的逆行者
    戴「孝」抗「疫」的逆行者——青年黨員一線抗擊疫情側記
  • 永豐抗「疫」:「全家總動員」
    父子齊上陣,奮戰在「疫」線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永豐鄉裡坳村陳建華、陳石泉父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抗擊疫情的大愛,為裡坳村村民構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這對父子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並肩投入最前線,成為戰「疫」一線最親密的「戰友」。
  • 致敬最美抗疫戰士,天森人!
    元旦過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石家莊人幸福、安寧的生活,石家莊,按下了暫停鍵,拉開了石家莊戰疫的帷幕……
  • 在「疫」線 | 抗「疫」一線,連續作戰
    他主動請纓,衝鋒在前,連續作戰,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主動為團隊服務,在疫情防控一線充分發揮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疫情發生之前,由於執行工作的特殊性,任建河已經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甚至在春節長假期間還在為完成執行臨控任務外出奔波。留古寺是疫情最早爆發的鄉鎮,情況不明,這次任務的艱巨性顯而易見,但他習慣性的第一反應就是,帶頭衝上去,衝在前面。
  • 楊勝恩:山村「疫」線的「遊擊兵」
    電話是相鄰的村——全民村駐村幹部打來的,時值抗疫的關鍵時期,楊勝恩沒有像往常一樣,叮囑病人吃點退燒藥,再觀察。他立馬提著急救箱,喊著在診所裡當護士的愛人一起,騎上兩輪摩託車,頂著陣陣寒風,向著全民村方向趕去。一到病人家裡,楊勝恩一邊詢問病人病情、近期出行、接觸的人等情況,一邊用水銀溫度計為其量體溫。
  • 守護這座城|石家莊市老年大學師生「藝」起抗疫(六)
    面對抗擊疫情這場人民戰爭,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攜手共進,迎難而上,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石家莊市老年大學的師生揮毫潑墨,與全市人民一道,共克「石」艱!作者:崔世偉老師《致敬白衣天使》作者:花鳥提高班   何麗則《抗疫後的春天》
  • 韓城抗疫 | 「疫」線上的女戰鬥員——郝紅平
    作為共產黨員、作為市婦聯城鄉組織科科長,郝紅平同志深深認識到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在這次抗擊疫情中的優勢和特殊作用,她衝在前,走在先,把防疫工作當做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主動作為,守土盡責,靠前指揮,組織動員全市各級婦聯和城鄉婦女織密織牢防疫抗疫工作網,用清晰的思路、堅韌的勁頭和有力的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很好地發揮了一名婦聯幹部的號召力、組織力和戰鬥力!
  • 看冀職人「四線」戰「疫」迎曙光
    戰「疫」勝利曙光在望,這是舉國戰「疫」,全國人民英勇奮戰的成果,在這份成果裡,也有我們冀職人的一份力量。自今春全區抗疫防控以來,冀州職教中心按照區委政府區教育局統一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分「四線」戰「疫」,英勇奮戰。入戶排查戰線,不畏風險。
  • 馬鼻抗疫英雄林建,平安凱旋歸來!
    4月18日上午,馬鼻鎮拱頭村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援鄂戰「疫」英雄林建回鄉。馬鼻鎮副鎮長歐翔宇和拱頭村兩委幹部代表鎮、村參加了歡迎儀式。他長期從事病原微生物檢驗檢測工作,具有十分豐富的工作經驗,懷著一顆赤誠守護人民健康的初心,奔赴湖北襄陽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新田抗「疫」在農村|東山村:戰「疫」一線最美「父子兵」
    為全面打贏肺炎防控狙擊戰,自1月26日以來,鄭坤每天堅守在防疫一線,除了做好每日防疫執勤工作外,其他時間則開著自己的私家車用車載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從早上到夜幕來回的穿梭在村頭巷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我們黨員同志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鄭坤向筆者說道:「現在全村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我村其他的黨員、群眾都是戰鬥員啊。」話未落音又開著宣傳車揚長而去。
  • 徵集令|共同戰「疫」 「職院」有你
    在這個寒冬裡出現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無數人用生命在戰鬥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和全國人民一起為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影吶喊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加油 具體內容如下1.主題:共同戰「疫」,「職院」有你2.作品內容及要求:【文字類作品】真實記錄和展現抗疫一線湧現的感人故事和先進事跡,謳歌「最美逆行」一線工作者,反映全院師生齊心協力共同戰
  • 【「疫」線人物】——王大川
    為抗擊疫情,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體黨員幹部,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堅守崗位,不分晝夜,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方位開展疫情處置,堅決遏制疫情蔓延。王大川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防控、2008年汶川地震的千裡馳援。嶽母病重,在吉林已住進ICU。戰「疫」當前,歸心似箭的一家人痛下決心:為了大局,全家留守。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好劇推薦:《在一起》——2020良心抗疫劇
    《在一起》這部國產抗疫劇,講述在抗擊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平凡人物的真實故事。二十集十個故事,一部真實的抗疫英雄圖鑑,其中有《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十個故事演繹大愛中國的抗疫之旅,致敬每一位白衣天使和各行各業逆行者。接下來就讓我們分層次來了解一下這部劇。
  • 老兵戰「疫」——牛心鎮牛鮮村退伍軍人林春吉
    疫情發生以來,66歲的退役軍人林春吉始終衝鋒在前,積極投入戰「疫」,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織密防控網絡,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莊嚴承諾。退伍不褪色,爭當抗疫逆行者。在疫情防控通知後,林春吉就帶領全村黨員志願者投入戰疫,堅守卡口、入戶登記、宣傳防控知識,解決群眾需求,每一天都在抗疫一線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