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衛生局獲悉1宗克雅二氏病病例

2021-03-01 公共衛生關注

澳門衛生局今日(12月8日)收到仁伯爵綜合醫院1例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s)極可能病例報告。患者為60歲女性,澳門居民,家庭主婦,今年10月份在美國逗留期間開始出現半身麻痺等症狀,隨後出現肌肉抽動、肢體無力和說話困難等並逐漸加劇,患者曾到美國、中山及香港等地就醫但沒有改善,昨日(12月7日)回澳,現時在仁伯爵綜合醫院留醫,情況嚴重。患者沒有類似病例的家族史,沒有接受輸血或手術的病史。根據患者接觸史、家族史和臨床表現、腦電圖等檢查,診斷病人為散發性克雅二氏病極可能病例。

 

克雅二氏病又稱傳染性海綿狀腦病,分為經典型和變異型兩大類。變異型和進食瘋牛症牛製品有關,經典型和進食瘋牛症牛製品無關,有散發性、遺傳性和醫源性三種。散發性病例原因不明。克雅二氏病以進行性痴呆、共濟失調、不規則抽搐和視力模糊等為表現,無任何可阻止病情發展的有效治療方法,大部分患者在症狀出現後一年內死亡。確診需以腦組織病理檢查為之,一般生前只能作極可能的診斷。

 

世界各地散發性克雅二氏病發病率為每年每一百萬人口約1至1.5人,本澳曾在2012年報告過一例散發性克雅二氏病病例。

 

一般的滅菌措施有可能不能完全滅活克雅二氏病的傳染性物質朊蛋白,但這些傳染性物質主要存在病人的腦和脊髓中,其他組織一般不具有傳染性或只有極低傳染性,一般接觸不會傳播有關疾病。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熱線28700800查詢。

 

轉載出處:http://www.gcs.gov.mo/showNews.php?PageLang=C&DataUcn=120048

相關焦點

  • 洪瑞珍三明治澳門放倒數人!有人休克了!
    昨天從澳門衛生局獲悉,在8月3日、4日兩天,該局連續接報有人懷疑食用臺灣「洪瑞珍」三明治而出現食物中毒的案例。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調查後發現,澳門沒有正式代理商代理「洪瑞珍」三明治,進入澳門的主要是個人自帶或網上購買。該中心呼籲,不要進食該種三明治。
  • 流行病害:愛德華氏菌病的防治
    為中華鱉多種病害的致病菌,本文主要介紹愛德華氏菌病的防治情況。遲鈍愛德華氏菌中含有兩種外毒素,它們可引起兔皮膚紅斑和兔浮腫和潰瘍性紅斑。水溫在24℃~32℃時,易發愛德華氏菌病,病發死亡率20~100%,易形成爆發性死亡。1、症狀:病甲魚表皮脫落,腹面中部可見暗紅色的淤血,稍浮腫。肝腫脹質脆,有米黃色小點,小點融合成一片,形成典型的肉芽腫,局部壞死。
  • 病例挑戰:雙側尾狀核頭對稱性病變
    發病後8小時頭部MRI檢查提示雙側尾狀核頭及左側扣帶回DWI高信號,右側大腦半球大片軟化灶(圖1),相應區域ADC值減低。入院後幾天意識逐漸有所改善。圖1. 頭部MRI:DWI序列可見雙側尾狀核頭及左側扣帶回斑片狀高信號,右側大腦半球大片軟化灶。請選擇您認為最可能的診斷A.
  • 【疫情】時隔209天,澳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9例(廣東4例,上海3例,安徽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94例(黑龍江47例,吉林19例,河北18例,上海6例,北京3例,山西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 帕金森氏病:打破「顫抖的命運」
    來自帕金森患者Kevin Weeks的獨白                                       從這段帕金森患者的獨白中,可以看出帕金森氏病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為無法控制的震顫,他們甚至連正常人最簡單的動作都做不到。
  • 大馬今新增病例2027宗,美國發第4級旅遊警告 勸公民避免大馬行程
    截至今午12時,大馬新冠確診病例新增2027宗,雪蘭莪509宗,累計確診病例達122845宗;今日又有1221人康復出院,總體康復人數達到99499人;今日8人死亡。大馬政府僅為18歲以上國人注射冠病疫苗(吉隆坡5日訊)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利證實,「取得冠病疫苗供應特別委員會」已議決,政府僅為18歲或以上的國人注射冠病疫苗。
  • 雅加達八座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傳統菜市場
    Perumda Pasar Jaya國營企業收到的5座菜市場名單如下:1. Perumnas Klender菜市場20人確診2. Cijantung菜市場1人確診3. Kemayoran區Serdang菜市場14人確診4. Cempaka Putih區Rawa Kerbau菜市場14人確診5.
  • 【病例】診斷難題:中樞神經系統Whipple病
    我們的微信ID:naokejulebu近期,BMJ雜誌發表了一例由美國學者Sen教授等報導的罕見中樞神經系統Whipple病,該病症狀複雜,診斷困難,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4歲,主因進行性神經系統症狀加重2年就診,症狀包括記憶力下降、不自主的牙齒咬緊、維持平衡困難、日間嗜睡以及認知功能障礙。就診前9個月,患者行頭顱CT檢查示輕度單純性腦積水(圖1)。圖1.
  • 「死亡之帽」毒蘑菇 3歲男童成首宗死亡案!
    今日獲悉加拿大卑詩省首個因為吃「死亡之帽」毒蘑菇身亡的三歲男孩的案例出現,日前被證實。衛生部門提醒市民說一朵「死亡之帽」 足以殺死一個人!卑詩省溫哥華島衛生局(Island Health)周三證實,來自維多利亞市的一個3歲男童,進食被稱為死帽蕈(death cap)的毒鵝膏(Amanita phalloides)野生蘑菇後中毒身亡。
  • 今新增101宗確診!楊千嬅跨年演唱會取消!除夕煙花倒數取消!
    香港最新疫情通報,衛生防護中心公布今日(5日)新增101宗確診,包括9宗輸入個案、29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63宗與之前確診相關病例。疫情持續惡化,過去7天內已經出現4日確診數字過百的情況,至今香港累計6,803宗確診。
  • 洛杉磯發現40多例A型肝炎,衛生局宣告疫情爆發!
    費萊爾指出,目前十個病例中,有五名遊民感染者確定是因曾經去過聖塔克魯茲或聖地牙哥而染病,另外三位感染者是洛縣地區醫療機構或救助機構人員,在19日上午發現的兩個病例,兩位遊民從來沒有去過疫情嚴重的聖塔克魯茲和聖地牙哥,因此公共衛生局認定二人是在縣內患病,目前兩人已經入院接受治療。
  • 2017中山幸氏宗親聚會邀請函
    @邀請函    幸氏出雁門,天下幸氏一家親,在幸勝標將軍的號召下,全國的幸氏紛紛團結起來,以市為單位建立聯誼會,羅定的幸氏是郎豐公的後代,羅定第一個幸氏祠堂在連州木坪,羅定第二個幸氏宗祠建於2016農曆十二月初九回夥落成慶典
  • 溫哥華華裔吃生蠔後感染諾沃克病毒,目前全省累計超過70宗
    加拿大卑詩省爆發200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進食生蠔感染諾沃克病毒(Norovirus)事件,目前全省累計超過70宗。
  • 新增確診病例1例 為境外輸入病例
    6月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
  • 緬甸仰光一衛生局局長確診後不幸去世
    衛生局局長死亡後,達梅衛生管理局第一時間發文進行了悼念,仰光省政府在會議上也舉辦了默哀活動。據悉,仰光省政府已對外宣布,將為因公殉職的衛生局局長的家人發放補助金,承擔起衛生局局長家人的贍養責任。此前,衛生部一名官員在接受採訪時對外表示,二次疫情爆發後,緬甸境內的確診病例持續增加至數萬人,其中確診感染的醫護人員不低於200人。
  • 萬寧警方去年繳獲各類毒品8365.1克
    截止2015年12月20日,全市共偵破販毒案件288宗(其中特大 10宗,重大24宗),抓獲販毒犯罪嫌疑人297名,繳獲各類毒品8365.1克,毒資29.8937多萬元,查處收戒吸毒人員1600名。特別是2015年8月19日和10月31日破獲的兩起特大販毒案件,分別抓獲販毒嫌疑人2名和1人,繳獲毒品3418克,繳獲冰毒105.33克,毒資7萬元人民幣,有力地震懾了各類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為造人人參與禁毒的氛圍,萬寧市委市政府撥出500萬元,作為專項整治行動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的獎勵資金,鼓勵群眾舉報涉毒線索。
  • 1月16日新增確診病例109例,其中本土病例96例
    1月1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3例(上海4例,福建2例,廣東2例,四川2例,天津1例,山東1例,湖南1例),本土病例96例(河北72例,黑龍江12例,吉林10例,北京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 【慄氏尋親】第八期
    【慄氏尋親】第八期受大同慄國澤家人委託,發布第八期慄氏尋親,望慄氏族人能提供有效線索,謝謝!本人曾根據傳說,慄永義之子慄復成〈爺爺輩〉其兩子慄大倉,慄二倉遷於大同市原南郊區口泉村,經多次查訪無果。今藉助慄氏家族網,在全網繼續詢訪。望知情者及慄永義一慄復成一慄大倉一慄二倉之子女看到後與本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