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魯Q的車牌號,記者又做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銷路都指向了臨沂市的潘家湖村。
潘家湖村的主路上,灑滿了斑駁的血跡,整個村子裡,也瀰漫著肉質變質的味道。爆料人說,這個村子裡,靠分割狐狸肉為生的村民不下20家,但全都非常謹慎。順著血跡,我們嘗試敲門進入這處車間,開門的村民背後,幾名工人都在分割肉類。
「沒有冷庫嗎?」
「沒有沒有。」
「只分割狐狸肉嗎?」
「沒有沒有沒有。」
村中的水溝裡,散發著臭味,大量動物皮毛,被扔棄在路邊。大多數廠房,雖然不斷傳出剁肉的聲音,但大門始終緊鎖。好不容易,我們進到了其中一家。
幾百平方的院子裡,堆放著大量剝去皮毛的動物屍體,氣味難聞。這位工人說,這都是狐狸肉,昨天晚上剛從濰坊運過來的。
「昨天從濰坊送過來的那一批,濰坊貨,你知道嗎?濰坊貨,這都是5毛5一斤。」
「有點變質了啊?」
「沒事。」
這位工人說,冬天一到,狐狸肉的加工生意,又開始忙了起來。現在,貨源太多,加工不過來,價格也不斷下降。但他表示,加工好的狐狸肉,不是餐桌上的食品。
「這個肉稍微有點變質了,分割出來還能吃嗎?」
「不是人吃的,這是餵養寵物的嘛。」
就在村西頭的一根電線桿上,貼著一張告示,嚴禁村民非法加工狐狸肉及銷售狐狸肉製品,更不能銷往餐桌。不過,有知情的村民說,村裡一些小作坊,把狐狸肉分割之後,進行蒸煮,再用真空袋包裝,品相高端,不像是寵物飼料。
「都是煮好了,用鹽煮,包裝好了再發貨到其他地方,有6兩的,有8兩的,還有一斤的。」
狐狸在被養殖期間,會被餵食大量激素,體內也可能帶有大量病毒、細菌和寄生蟲,所以國家規定嚴禁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爆料人說,這種肉製品,搖身一變,會被當成羊肉、牛肉和狗肉來出售。
「分割之後,把這個精肉放在冷庫裡,就把貨物發出去給人吃了。」
其實,我們每日新聞記者和潘家湖村的狐狸肉非法加工企業打交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五年前,我們幾乎每年都會接到舉報進行調查,但是,狐狸肉非法加工的事,卻始終難以根除。
「公安記者,一曝光了,他們就跑出去了,就躲起來了,然後你們一走,他就又開始做了。」爆料人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