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口商:市場已完全瘋狂!

2021-02-25 今日海運

由於進出口情況不平衡,印度的貨櫃短缺問題正在使航運公司和進出口商的成本大幅上升。

 

「所有航線的貨運量都在20%至100%的範圍內跳升。」

IMC工商會主任MarkS.Fernandes對《商業標準報》表示:「由於客戶還沒有準備好消化漲價,出口商有時會面臨虧損。」

「我們的處境很無奈。客戶還沒有準備好提貨,而航運公司已經提高了運費。所以我們必須承擔費用,因為材料已經生產出來,需要交付。」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出口商說:「市場完全瘋狂,航運公司已經組成了一個企業聯盟,以彌補它在今年初全球封鎖期間所遭受的損失。「

 

雖然貨櫃部分的運費已經上漲,但如果提前預訂,貨櫃的可用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

現在,出口商正計劃提前1-2個月與航運公司合作,以確保貨物按時運出。如果計劃得更好的話,在獲得貨櫃方面不會有重大延誤。

Balmer Lawrie、Hyundai和Nathani等都是印度的一些貨櫃製造商,在中國開始以1000美元一個貨櫃的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生產這些設備,而印度製造的貨櫃價格為1800美元至2000美元。

 

航運公司可以訂購更多的貨櫃,但一旦貿易形勢恢復正常,那些新訂的貨櫃將成為存貨。


所以航運公司目前並不熱衷於投資新的貨櫃。


「航運公司的生存也不容易,經營成本上升,貿易整體受到打擊,因此航班減少,甚至不得不空船,燃料成本也大幅上升。

由於疫情,如果不採取某些防疫措施,機組人員就不能鬆口氣,措施的採取這需要時間,也需要額外的費用。整個產業鏈都有成本負擔,不僅僅是出口商。「

 

與此同時,JNPT和欽奈等港口正努力保持運營效率,以便從港口端控制航運和進出口商的成本。

 

「港口的貨物增長,我們正處於恢復模式。我們會確保港口不會出現擁堵,這樣任何利益相關者都不會產生額外的成本負擔,」JNPT的一位高級交通官員說。

(來源:本文由今日海運整編自新浪財經綜合網,萬航網等,轉載請註明來源。)

免責聲明:今日海運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信息;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國產蘋果價格飛漲,出口市場SAY NO
  • App Annie:2018年東南亞&印度Top 10發行商
    繼App Annie公布全球52強APP發行商名單之後,近日App Annie再次公布了2018年的東南亞和印度TOP發行商。
  • 與多國鬧邊境衝突的印度,近期又和緬甸槓上了!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大米商協會消息,近期以來,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印度大米重新流入國際大米市場。因為印度大米價格較低,對緬甸大米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衝擊。目前,印度產五分大米一噸的出口價格為410美元,緬甸產五分大米的出口價格為450美元。
  • 每日車訊:印度或成出口中心?奔馳將從印度出口GLC至美國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24日,瑞典卡車製造商沃爾沃集團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已停止在伊朗的卡車組裝業務,因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使其無法獲得報酬
  • 印度禁止口罩出口後,鄰國送來「定心丸」:對華口罩出口暴漲!
    印度在關鍵時刻,不顧世界衛生組織的勸阻,接回在華印公民,緊接著就突然宣布禁止口罩出口。雖然印度的一系列決定有些出人意料,但卻符合新德裡一項的做事風格,將落井下石演繹的淋漓盡致!眾所周知,雖然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國,正常情況下,平均每天可以生產2000萬個口罩。但由於疫情來勢兇猛,再加上春節期間停工,口罩仍然是供不應求。雖然得到了很多國家的幫助,但還是捉襟見肘。
  • 澳洲大麥遭中方反制,印度甘心接盤引發眾怒,印農民高呼莫迪下臺
    "為題,對印度的啤酒市場進行了介紹,稱印度的市場有著巨大潛力,並且從往年的數據來看,印度也有意增加大麥的進口。另一邊,印度也在摩拳擦掌,印度的很多啤酒商非常渴望進口澳大利亞大麥,主要是因為價格非常便宜,可以用買飼料的價格買到優質大麥,這種好事上哪去找?此外,有消息稱,印度當局也非常有意跟澳大利亞建立長久合作,大麥現在不是澳大利亞向印度出口的主要產品,雙方正好能夠通過大麥開啟新的合作模式。
  • 印度網民評論:特警告印度若不向美國出口羥基氯喹,將進行「報復」
    華盛頓:美國總統唐納·川普警告印度,如果印度不按照要求出口抗瘧疾藥羥氯喹,美國可能會進行報復。如果印度拒絕,他會感到驚訝,因為新德裡與華盛頓保持著不錯的關係。上周,川普表示,他已經向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尋求幫助,要求印度放行美國訂購的羥氯喹,以治療該國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而就在幾小時前,印度禁止了這種抗瘧疾藥物的出口。
  • 中國成為越南茶魚第三大出口市場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 越南茶魚協會日前公布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中國進口越南茶魚的數量大幅增加,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歐盟的越南茶魚第三大出口市場。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茶魚一向是越南出口水產品中的主力產品之一,越南茶魚出口量佔國際市場交易量的90%。
  • 中國泡麵走紅印度, 一次出口400萬箱! 泡麵那麼燙還用手抓?
    近幾年來,印度憑藉這迅猛的發展速度以及眾多的人口
  • 智利櫻桃本季出口有望達3200萬箱 相比上季增長近70%
    當地種植者透露,因為本季沒有霜凍和暴雨的影響,加之冬季給果樹帶來了足夠的休眠時間,今年不僅實現了豐收,水果品質和硬度都很優異,可以保證最佳狀態抵達出口市場。目前,根據地區的不同,採收將出現一周至十天左右的延遲。大幅增產為包裝廠的運營帶來挑戰。絕大多數包裝廠在產季高峰期都將滿負荷運轉,即便如此依然有無法及時處理所有水果的擔憂。
  • 紐西蘭牛油果正式獲批進入中國市場 2018/19產季啟動出口
    紐西蘭牛油果產季為每年8月末至次年3月末經過了四年的發展,紐西蘭牛油果產業終於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通行證。繼去年十一月份中國基礎工業部和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籤署一項議定書協議後,就在本周,紐西蘭牛油果成功通過了出口監管體系的技術審計,意味著牛油果將在2018/19年度正式出口中國。
  • 印度突然狂買7194億美元資產,意欲何為?
    今年以來,印度瘋狂增持美元資產,成為各國中買美元的「佼佼者」。
  • 禁售口罩後擔憂中國停供,7成原料來自中國,印度:庫存只夠10天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疫情暴發後,我國需要大量口罩,但是在一開始印度卻對我國禁售口罩,雖然現在印度已經向我國恢復出口口罩,並且賣到中國150萬口罩,但是印度出口給我們的只是一層口罩物資,二層,三層口罩以及其他醫療物資依然沒有解禁,可以說印度並不算我們的朋友,但現在印度也馬上要嘗到被停供的滋味
  • 印度將和美帝結成軍事聯盟,允許美軍進駐印度
    美國的印太戰略又邁進了一大步,美國和印度將籤訂了軍事協議,正式結成軍事聯盟。據美國媒體8月28日報導:印度已批准與美國籤訂「共享地理空間防禦情報協議」,在今年9月份的美印防長會上面,兩國就將正式籤署這一協議。同時,除了這個協議之外,美國和印度還將會籤署《後勤交換協議備忘錄協議》等協議,這將大幅推進美印兩國的軍事協作。
  • 【視點】辜成允看好印度市場 向外探詢新商機
    臺灣水泥市場成長不易,大陸產能過剩,島內水泥二大龍頭臺泥(1101)及亞泥(1102)為尋求營運突破,近期已積極向外探詢新商機
  • 北京主要商超已全部下架三文魚,果菜肉類貨源穩定
    北京連續兩天出現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新發地市場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
  • 觀點|比利時和以色列關閉鑽石交易中心,鑽石市場面臨「颶風」!
    隨著中國市場的停滯,印度的鑽石行業受到了尤為重大的打擊。原本在農曆新年前後會有大量的鑽石從印度經香港到達中國,當時中美貿易摩擦也已經解決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但是新冠病毒爆發後,一切都變了。根據印度寶石及珠寶出口貿促會(GJEPC)的公開數據,往中國出口的成品鑽中有大部分都是通過香港入境的,但新冠病毒的爆發降低了客戶的需求。「那些在香港和大陸開設辦事處的印度鑽石公司都讓員工回家了。」
  • 小米印度銷量創紀錄 雷軍:五年內成為印度頂尖品牌
    ,此外小米10月銷售已超100萬部手機。根據IDC數據,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小米份額為7.5%,躍升到第四位,僅次於印度本土手機品牌Micromax。小米也將印度的重視程度排到第二,僅次於中國。小米全球執行長雷軍表示,五年內小米將成為印度頂尖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小米手機今年每一季度銷量在100萬到150萬部之間,但由於第三季度的優秀表現,分析師預計小米本財年將評為年度最佳。
  • UC Web印度大幅裁員暫停業務,是否預示中國企業放棄印度市場?
    據外媒報導,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UC Web已暫停在印度的業務並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所有員工都被給予了至少30天的提前通知。
  • 【雙語】外交部回應印度禁用59款中國應用,原來這些應用的中文名是這樣的
    隨著印中爭端愈演愈烈,兩國經濟活動受到影響,印度政府決定在印度屏蔽所有中國應用程式。than half of India's smartphone market, and Chinese tech giants Alibaba and Tencent are major investors in some of the country's most valuable startups.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行業數據顯示,小米、Oppo、OnePlus等中國企業佔據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