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最美藍天

2021-03-05 今朝長安

秋冬季是露天焚燒的高發時期。長安區為嚴控露天焚燒對空氣品質的影響,舉全區之力,打出「四抓」組合拳,嚴防嚴控露天焚燒行為。各級領導層層抓。建立區級領導、處級領導、街村幹部包抓工作機制,走村入戶進行巡查檢查,形成露天焚燒管控高壓態勢。煙火監控智能抓。依託秦嶺以北農田及河流區域設置的68個煙火監控點位,通過高清視頻,第一時間發現監控區域內的異常煙霧和火情苗頭,實現露天焚燒監控全覆蓋。宣傳教育跟緊抓。採取發放宣傳頁、播放廣播、入戶宣講等多種形式,強化群眾對露天焚燒危害、法律法規的認識,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露天焚燒行為,營造濃厚的禁燒氛圍。處罰問責持續抓。建立露天焚燒處罰問責、信息公開、通報曝光等工作機制,對點火人員及監管人員一律處罰到位、問責到位,有效降低了露天焚燒現象的發生。在全區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區居民露天禁燒意識顯著提升,露天焚燒現象大幅下降。

在長安區,還有120人的專業化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隊伍,他們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千裡眼、順風耳,每天早出晚歸,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堅持以企業、工地為巡查重點,以揚塵治理、散煤治理、嚴禁露天焚燒、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為重點內容,把環境保護的觸角延伸到全區的角角落落;堅持對全區2967家企業進行高頻次、高密度的巡查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置各類環境汙染,及早、及小地化解了汙染事件,杜絕了重大環境汙染事件發生。2020年,在鐵腕治霾保衛藍天行動中,全區專職網格員累計巡查152143次,發現各類環境問題17296件,打通了環保監管的盲區,讓環境汙染無所遁形。

通過嚴控、嚴管、嚴懲,長安區精準管控PM2.5、PM10等汙染物濃度,減少重汙染天數,2020年收穫優良天數223天,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49微克每立方米,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走進長安,藍天白雲,透徹醉人,「長安藍」頻頻刷爆朋友圈,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不斷增強。

相關焦點

  • 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省會藍天 ——全民行動倡議書
    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省會藍天——全民行動倡議書全市人民群眾
  • 治理大氣汙染 捍衛潔淨藍天----新春全民行動倡議書
    然而集中燃放煙花爆竹不僅易引發火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還會帶來空氣汙染、噪聲汙染等環境問題,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不相適應。歷年空氣品質監測數據表明,春節期間大量集中燃放煙花爆竹,會導致空氣中顆粒物和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急劇升高,造成空氣品質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特別是在大氣擴散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會加重環境空氣汙染程度。
  • 助力大氣防治 捍衛綠色家園 打贏藍天保衛戰——高碑店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學生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為加快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最近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重點防治區域。天藍水碧、空氣清新的宜居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嚮往,助力大氣汙染防治,捍衛綠色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現在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藍天保衛戰行動中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建設環保、綠色、宜居、和諧的大美高碑店。
  • 捍衛藍天,綠色文明過吉祥節​——大氣汙染防治全民行動倡議書
    為貫徹落實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有關要求,確保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燒、禁止散煤復燃等要求落到實處,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乾淨、清新、良好的空氣品質環境,營造安全、綠色、文明的節日氛圍,我們發出以下倡議:一、遵紀守法,做大氣汙染防治的守法者。
  • 【倡議書】捍衛藍天,綠色文明過吉祥節​——大氣汙染防治全民行動倡議書
    為貫徹落實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有關要求,確保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燒、禁止散煤復燃等要求落到實處,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乾淨、清新、良好的空氣品質環境,營造安全、綠色、文明的節日氛圍,我們發出以下倡議:一、遵紀守法,做大氣汙染防治的守法者。
  • 大氣汙染指標「奪魁」 不要也罷
    首先,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少指標都處在「全世界第一」,可那些多是榮銜,而這次在世界範圍內「奪魁」的卻是大氣汙染物,這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  其次,儘管眼下重霾頻襲的現實道出了我國空氣汙染的嚴重,可幾乎所有大氣汙染物指標(注意是「幾乎所有」),都排世界首位,仍舊出乎人們的意料。從2013年「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官方多次釋放「空氣品質好轉」的訊息。
  • 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事關民生 | 光明網評論員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汙染現象已成為一個關乎民生的重大問題。上述研究人員所在單位——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存在,說明在國家層面已將這一問題列入了需要解決的重大攻關項目。這也說明,自2014年「兩會」期間,大氣重汙染天氣現象之一——霧霾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之後,研究這一現象,著手治理大氣重汙染已經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 厲害了,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
    名院士和總體專家組25名專家還有全國各地大氣領域各研究方向的專家代表分析研究了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因為11月、12月PM2.5濃度不升反降,優良天數也減少了所以冬天又要取暖又要藍天,難度有點大吶永遠不變的問題之二:怎麼就大氣汙染了呢?答:1.汙染物一次排放2.二次轉化3.氣象條件
  • 大氣汙染分幾種,成因是什麼?
    大氣汙染可分為一次汙染、二次汙染以及複合汙染。
  • 【環保科普】大氣汙染成因分類
    一次汙染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源和人為源。天然汙染源汙染物是指由自然界產生的汙染物,如火山噴發、植物釋放等排放的汙染物。人為源汙染物是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所排放的汙染物,包括燃料燃燒、工業排放、交通排放以及農業活動等。
  • 如何監管工廠汙染治理?
    隨著《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土壤汙染防治法》相繼頒行,《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先後發布,各省市也相繼頒布有關汙染治理設施用電監管平臺等相關政策。
  • 我區大氣汙染防治有了國家級項目支撐
    一個集監測、溯源、預警、減排、防控於一體的精細化工園區大氣汙染全過程控制與集成示範項目正在我區生態環境部門的配合下緊密展開。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下,由浙江工業大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13家高校、科研機構與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合作開展的科研項目。
  • 2020年第八期《一問到底》再次聚焦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至關重要的一年,9月20日我市啟動大氣汙染防治本百日攻堅戰,本期融媒問政節目《一問到底》,再次劍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中的短板,圍繞揚塵治理機制落實、環境約談整改成效
  • 封丘出臺史上最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方案
    昨天晚上,封丘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緊急會議,縣長王獻臣在會上強調:全縣上下要以「不達目標誓不罷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勁頭,按照陳潤兒省長「四個最嚴的管控要求」和許甘霖書記「史上最嚴十條管控措施」要求,
  • 大氣汙染成因解析之「工業企業排放汙染」
    近日,《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在市民群眾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針對大氣汙染的情況介紹,更是深入淺出。今天記者就信中提到的大氣汙染成因大家進行深度解析。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加快,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越發地開始將目光放在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區域,以前霧霾天氣、大氣汙染、藍天工程等新鮮詞語現在也聽得越來越多。大氣汙染即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 大氣汙染成因分為這幾種,你知道嗎?
    大氣汙染可分為一次汙染、二次汙染以及複合汙染。
  • 大氣汙染的成因是什麼?來源有哪些?
    大氣環境本身具有自淨能力,可以使大氣汙染物稀釋和清除。當逆溫現象發生時,空氣的垂直交換受到阻礙,汙染物只能在逆溫層以下的大氣環境中稀釋混合,逆溫層越低汙染物稀釋混合空間越小,空氣汙染越嚴重。當不利氣象條件發生時,如果人為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一如既往地排放汙染物到大氣環境中,汙染便會持續累積加重並蔓延,汙染連綿成片,汙染氣團隨風流動,形成大範圍的區域性空氣重汙染。
  • 經典視頻丨《美麗中國》第二集——藍天白雲
    然而,世界上很多國家曾經或正在面臨著大氣汙染的困擾。在中國,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氣汙染防治的大考正在進行。無工不富。無論是國家還是城市,工業都是財富獲取的最佳之選。魅力十足的工業,直接帶來了生活的美好。當深藏於地下的巨大能量被開採出來,推動著鋼鐵機器運轉飛馳,同時也排放出滾滾煙塵,侵蝕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感受。
  • 第二十五屆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
    點擊上面藍字大氣汙染模擬訂閱     歡迎參加 分會場「大氣汙染源排放特徵和排放清單」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研討會,自199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我國大氣汙染控制領域最具學術影響力的盛會
  • 你敢問,我敢答——關於山西空氣汙染治理成功的x個小問題
    一、調查背景:據了解,山西近幾年在空氣汙染治理方面有顯著成效,結合山西省近期出臺的大氣汙染治理政策,我們決定對山西省進行線上問卷調研,有利於確定實地調研的採訪聚焦點。最終獲取對印度有效切實的空氣汙染治理措施。A:這個當然會有,避免不了,參與我們問卷的大部分是一些很關注山西空氣問題的年輕人,當然也有一些其他年齡段的山西人,極大得豐富了我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