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認知!肝臟大小竟然隨晝夜變化!

2021-02-22 醫師周刊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醫師周刊」,選擇關注公眾號

中青年醫師大小事,盡在掌握

醫師周刊 | ID:PhysicianWeekly

近日,國際著名學術雜誌《Cell》雜誌在線發表了瑞士日內瓦大學Ueli Schibler研究組和瑞士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Frédéric Gachon研究組合作的一篇研究論文,論文揭示了肝臟的大小也會隨著晝夜節律發生變化。

肝臟是一個非常多功能的器官,它負責給血液解毒,還幫助調節新陳代謝,即使移除近三分之二的肝臟,它仍可以再生。但本研究表明肝臟比我們所預想的更加獨特。當小鼠醒著時,它們的肝臟尺寸增長了近50%,然後在睡眠時又縮回到原來的大小。這樣的循環一天天周而復始,這是研究人員所知的唯一出現這種周期的器官。

先前的肝臟超聲研究表明,人類的肝臟也存在上述尺寸變化。但這次科學家首次鑑別出了驅動這一過程的細胞機制,並將其與晝夜節律聯繫起來。

科學家用小鼠進行了實驗,小鼠與人類一樣具有為期24小時的晝夜節律,只不過它們是夜行性的——它們在黑夜裡覓食和跑動,而在白天睡覺。

該團隊的研究顯示,在夜間小鼠活動和進食時,肝臟達到最大效率,並在增大將近一半;而當小鼠在白天睡覺時,肝臟又縮回到初始大小。

「我們觀察到,小鼠的肝臟大小在活動期間逐漸增加,在夜晚快結束時達到高峰,增加40%以上。」日內瓦大學的研究員Flore Sinturel說道。

這不僅是由於肝細胞自身的增大,肝細胞中蛋白質含量也在小鼠活動期間增加。每個細胞中核糖體(負責產生蛋白質的細胞器)的數量也隨著小鼠的晝夜節律波動。

但是肝臟尺寸並不僅由光周期控制,研究團隊發現,當小鼠的正常生物節律逆轉,被迫在白天而不是在晚上保持清醒時,這種肝臟增長和縮小的模式不再保持,即使它們的進食量一如從前。

來自瑞典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的另一團隊成員 Frédéric Gachon 說:「同樣的食物,換成在白天餵食時,小鼠的肝臟和肝細胞的大小及其中核糖體和蛋白質含量幾乎保持穩定。」

這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肝臟是如何響應晝夜節律及進食-禁食周期,產生波動。下一步的工作便是測試同樣的情形是否也發生在人類身上並受同一生物機制控制。

隨著現代生活而來的高糖、高脂肪和高酒精的飲食本就給肝臟增添了負擔,如果上述的肝臟變化也存在於人類的話,說明我們不受晝夜節律約束的生活方式(不按時吃飯、作息日夜顛倒等)或許也在進一步影響著肝臟的性能。


來源:生物幫、轉化醫學網

醫師周刊綜合整理

更多推薦

「殺醫者」答記者問,振聾發聵

醫生眼中最累的六大科室

取消醫生事業編制,這是最近最讓我痛苦的消息

醫院不是酒店,醫生不是廚子,護士也不是服務員,除非你把自己看成一盤菜!


相關焦點

  • 趣味識肝:神奇的肝臟再生
    👇我們先出一道題考考你:肝臟體積的大小最終取決於以下哪個因素?,每天都會有一些肝細胞發生程序性死亡,即凋亡,因此除了參與損傷肝臟的修復之外,肝臟再生還是維持肝臟存活所必需的。如果凋亡細胞不被取代,肝臟將逐漸萎縮。所以,肝臟體積的大小最終取決於肝細胞增殖與死亡之間的比率。答案是D.你選對了嗎?
  • 2017諾貝爾醫學獎:控制晝夜節律(生物鐘)的分子機制
    三位美國科學家因揭示了控制晝夜節律(生物鐘)的分子機制而獲獎。官方介紹如下(節譯):地球上的生命適應了地球的自轉。多年來,我們知道,包括人類在內的活生物體有一個內部生物鐘,幫助它們預測並適應一天中的規律性節律。但是這個生物鐘是怎麼工作的呢?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 認知功能障礙:五大研究新進展
    近期,Neurol Clin Pract雜誌發表了由美國學者Linda等撰寫的一篇綜述,概述了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五大新進展,一起來看下吧
  • 「隨父姓」「田園女權」用英文怎麼說?
    前幾天,#papi醬孩子隨父姓引爭議#這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榜,有網友嘲笑她「獨立女性人設崩塌
  • 怎樣飲食對肝臟有好處 防止肝臟疾病?
    怎樣飲食對肝臟有好處 防止肝臟疾病?2017.11.27 10:16: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11月27日報導 文/sharon肝臟是人體中負責代謝的主要器官,有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功能,所以肝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護肝臟也是不容忽視的。
  • 肝臟秘密揭露:當下流行的肝臟清洗,真的能讓你排出「肝結石」嗎?
    有許多因素在細胞更新中起作用:營養、壓力、病原體、營養缺乏、遺傳的和新遇到的有毒物質如重金屬、生活環境的挑戰,甚至情緒上的挑戰,以及這個人可獲得的資源。它們都能影響細胞恢復的速度,這意味著細胞更新需要多久的確切時間無法通過醫學科學研究來確定,因為沒有固定的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然而,肝臟卻不同。首先,不是所有的肝臟細胞都能再生。肝臟中一些嚴重受損和疤痕組織通常無法更新。
  • Prognostic value of interim FDG-PET in diffuse large cell ...
    Dose-adjusted EPOCH chemotherapy for untreated large B-cell lymphomas: a pharmacodynamic approach with high efficacy. Blood. 2002;99(8):2685-2693.
  • 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活」在玲玲身體的這一份480克肝臟來自一歲的女孩樂樂(化名),1月23日,來自浦江的樂樂由於意外事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被宣布腦死亡,悲慟不已的樂樂父母希望女兒能以另外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希望其他家庭不要再有他們這種絕望的切膚之痛。
  • 南非:清能股份,Bambili,Element One與Powercell協作部署氫燃料電池,支持應對新冠病毒
    南非科學與創新部(DSI)將與國防部(DOD)和公共工程與基礎設施部(DPWI)合作,在普利托利亞的一家軍事醫院部署7個氫燃料電池單元,以協助政府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自內閣於2007年批准南非氫能(HySA)戰略以來,HySA在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該計劃旨在專注鉑族金屬(PGM)開發以及提高能源安全。
  • JAD: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新方法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大腦多巴胺分泌細胞的損傷以及新記憶形成的能力等變化能夠用於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
  • 英文練習:學會比較大小
    當我們成人覺得2比3小是天經地義的時候,孩子腦海裡或許更直觀的認知是兩個蘋果比三個蘋果少。所以今天介紹一份英文的數學材料,更形象的給孩子認識大小的概念。材料的具體內容包含以下內容:Crawfish Boil: Which Has More?
  • 國際動態|2018年PISA閱讀測試的新變化
    常規工作的自動化使得社會需要更多能夠快速適應環境的變化,並能從不同的信息來源學習的人才。1997年開始討論第一個PISA的閱讀能力框架的時候,世界上只有1.7%的人使用網際網路。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增加到40.4%,也就是有30億人口。2007年到2013年之間,手機的訂閱量翻倍增長,而且大部分都是活躍的訂閱者(100個人 中有95.5人),手機寬帶的用戶量增加到20億。
  • 人的眼睛大小一輩子都不變嗎?
    是不是像有些人以為的:人的眼睛大小一輩子都不變,生下來多大就是多大了!?從小到大,我們的五官變化又暗藏什麼「奧秘」呢? ■網友疑問眼睛大小是不是不變的?論據:「小時候俺眼睛好大好大,現在貌似不太大了」人的眼睛大小是不是一直沒變?這個說法還並不是空穴來風,「貌似只有眼球是不變的,眼縫那些皮膚組織肯定會變啦」「聽說眼眶是不變的」,類似這樣的說法有很多。
  • Playful giant pandas get stuck between cell bars in Chengdu
    by: Hongxia Ranupdate: Jan 30, 2015 15:56 GMT+8Playful giant pandas get stuck between cellA giant panda was caught in camera breaking iron bars and moving into the other cell to have a taste of milk in the next cell on Jan. 1, 2014.
  • [EASL訪談]活體肝臟移植器官捐獻倫理下的東方與西方
    中國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移植中心 Vinod Pillai
  • 這些被隨意放置的小小樟腦丸, 竟然有劇毒!
    樟腦丸幾乎是家中常備的防黴利器,可就是這些被隨意放置的小小樟腦丸, 竟然有劇毒
  • 免費下載:細胞免疫療法CAR-T 細胞CELL生產方法
    Among several types of adoptive cell transfers (ACTs) where the patient’s immune cells are collected,genetically modified, and re-infused to attack and eliminate cancer cells, CAR-T immunotherapy shows
  • CQ_Glycolysis fuels PI3K signaling to bolster T cell immunity
    Infected with LM-OVA followed by rechallenge, H-2Kb-OVA+ Teff cell specific LDHA KO mice (KO) had barely detectable antigen-specific Teff cells and pathogen was efficiently cleared in WT but not KO mice
  • 新時代公益未來雲校捐贈計劃,打破鄉村孩子的認知邊界
    如今,在黨的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戰已取得完全勝利,鄉村學校的教育硬體設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但是仍有一些孩子選擇「混」完初中畢業就務農或外出打工。可能有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升學難?其實不然,初中以後畢業進修並不難,即使在一些教育弱省,高職中專的名額也是足夠的,甚至可以免試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