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因電影《重慶森林》而享負盛名,根據運輸署統計,中環至半山的扶手電梯系統每日約有7.8萬人使用,是香港最繁忙的電梯之一。民建聯今年5月委託化驗所檢測半山至中環扶手電梯扶手上的細菌量,以每100平方釐米的範圍收集細菌。
結果顯示,位於商業區內,皇后大道中至威靈頓街的一段電梯扶手,含菌量達600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單位),而蘇豪區士丹頓街至伊利近街的一段扶手,含菌量達700 CFU。
19段扶手含菌量介乎10至1900 CF之間,當接觸過所有扶手後,手掌總菌量隨即上升130倍至1300 CFU。而總細菌含量最嚴重的是堅道至摩囉廟街的一段扶手,其總菌量高達1,900 CFU,比起家用廁所板(1,200 CFU)及1年沒抹過的手機屏幕(1,200 CFU)更骯髒。
政府以原始及傳統人手方法清潔扶手電梯,惟細菌短時間內便會滋生,促請政府與時並進及善用科技,使用外國研究的殺菌器「紫外線殺菌照射」(UVGI)協助清潔,殺滅扶手上的細菌,該裝置可以將扶手移動時的動能轉化為電力,無需另外接駁外來電力。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於1993年啟用,是由有蓋行人道、16 條可轉換方向的單向自動扶梯和3 條可轉換方向的單向自動行人道組成。該電梯系統以皇后大道中為起點,貫穿中環多條狹窄的街道至幹德道止。
而沙田港鐵站電梯、新城市廣場電梯,以及觀塘apm商場電梯,在接觸電梯後手掌上總細菌含量分別為700、400及600 CFU,反映半山多段電梯扶手上的總菌量,堪比一般私人商場電梯。
資料來源:文匯報、星島日報、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