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部隊》 | 既然堅持正義,那就應該貫徹到底

2021-02-20 星空us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星空

不要害怕

- Kinfai -



起初看到片名帶「殺戮」二字,而且還是戰爭電影,我以為內容會很殘忍刺激。實際上相關槍戰的畫面很少,並沒有很強烈的殺戮的感覺。

相反,帶給我的是沉重。

這種電影起名方式讓我不禁想用高中語文知識進行分析。

美國人願意將美軍在阿富汗犯下的實際戰爭暴行拍攝出來,放映到大屏幕上,本身立意很好,只是表達薄弱。

隨著故事情節的緩慢推進,期待值在不斷上升。即使大概知曉結局,但依然是懸著一顆心,等到某一片段公布答案。

可是情節顯得避重就輕,結尾也是草草結束,像是一道不完整的缺口,更放大了我的反差感、心理落差感。

可能這就是電影想要達到的目的——引發對個人、集體和戰爭三者關係的思考。


電影根據阿富汗戰爭紀錄片《殺戮部隊》改編,講述美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借反恐之名獵殺平民的真實事件。

主角安迪·布裡格曼是一名美國士兵,他即將動身前往阿富汗。

他或許會將其他事情女朋友出軌置之不理,但是他記住了父親說的話。

「投身於這樣的事業,是很了不起的。」

影片聚焦於布裡格曼的心路歷程。

新指揮官迪克斯上士,人狠話不多。卻也因為他的魅力、說話溫和但惡毒,熱心的年輕士兵布裡格曼被他迷住了。

士兵看待自己的指揮官,就像孩子看待自己的父親,會視其為榜樣,會想要多去接觸他、學習他。布裡格曼也不例外。

可惜他對自己定位錯誤。

他遵從指揮官,他想努力融入團隊,結果是在掙扎過後仍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涉事後不能置身事外了。


在一次又一次任務中,他發現隊友和指揮官的行為越來越出格。毆打不配合搜查工作的村民,毒打一名可能知道炸彈下落的村民,甚至槍殺了一名村民。

每一次,他都有被要求出手。但每一次,他都不願意出手。隊友和指揮官並不滿意他。

不是他沒有力量,而是他面對這些可憐的平民——這些已經被戰爭折磨得不成樣子、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平民,他始終無法驅動他的拳頭。

他雖然害怕,但仍堅守正義,一次又一次地在堅持。

平民被殺之後,指揮官迪克斯和他聊殺害村民的事,堅稱這是正義的殺戮;隊友瑞本簡單地給他提了「良心彈」的例子,以此邁過殺人的坎。

關於良心彈,從前,處死間諜是由行刑隊齊射。有時,隊員會僵住,沒法扣下扳機。所以人們給其中一支槍填裝空彈,但沒人知道哪支槍裡有空彈。一旦加入了這支槍,突然間,大家就不會感覺到「是我殺了這個人」,而是「我們殺了這個人」。是集體,不是個人。

作惡者也是這樣,打著與良心彈相同道理的旗號招搖。原本他在集體中就顯得格格不入、是人們口中的「異類」,只是因為害怕受傷害而去順從集體。

個性在集體中泯滅,導致集體作惡的群體壯大、藉助於推卸責任於集體而理直氣壯地作惡。

正義被壓倒,他的堅持開始動搖。面臨道德困境,真的很痛苦。

他反對濫殺無辜,最後卻參與了殺害無辜。

他的思想在參與殺人的那一刻始終沒有改變,他始終認為殺害無辜是錯的。他的本性還在,戰爭和集體並沒有扭曲他。

對於他來說,對死亡的恐懼和影片中的「良心彈」,就是他最終選擇扣動扳機的理由。

他曾經幫助掩蓋了這個小隊犯下的戰爭罪行。被舉報之後,面對父母和警員,他不再害怕。

跌跌撞撞,他終於遵從本心、發揮本性,做出了正義的選擇。

他怯懦。害怕告密被傷害,殺戮也不敢,對正義也沒有堅守到底。

但他並非無能。正是這樣一個懷著正義會戰勝邪惡憧憬的人,怯懦讓他選擇了隱忍。他因告密被暴揍的戰友,選擇了直面罪惡。

世上本無正義與邪惡的區分,只是人與人之間的觀念不同,才會有正義與邪惡的區分。

但正義與邪惡,從來都不是被簡單定義的。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從未停止,惡意的殺戮一直存在。

以該片為例,迪克斯上士久經沙場、人格魅力滿滿,作為小隊的指揮官,他口中的正義受到部下眾人追崇。可那真的是正義嗎?

站在頂點的人可以重新書寫善惡。人們都說正義會勝?那是當然的吧,因為只有勝者,才是正義。

正義不會缺席,能堅守正義而不被邪惡同化的人不會缺席。

還記得開篇他父親說的話嗎?

布裡格曼最終的行為,是很了不起的。

- 特別鳴謝 -

圖片 - 《殺戮部隊》

音樂 - 《項圈》 - 太一

審核:陳靖、何志聰、林少珊、梁冰

相關焦點

  • 基督徒應該「為正義而戰」嗎?
    作者:Joel Li, 新加坡翻譯
  • 以「五個堅持」統領發展全局——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這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這「五個堅持」,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對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指明了方向。
  • 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VS遲到的正義並非正義
    儘管我們常常說非黑即白的二分法過於極端,在「正義會遲到但並不會缺席」與「遲到的正義並非正義」之間,應該存在一種「遲到的正義是不是正義不重要,總比沒有等到的正義要好那麼一點點」的說法。但是我認為,在一個人的生命和自由面前,我們應該允許一些思想上的極端。如果正義遲到太久,對於任何一名被冤枉的人來說,「遲到的正義」僅僅能帶給他人寬慰,而無法重寫自己的人生。
  • 161220推薦電影:《機器人9號》《殺戮指令》《百變星君》《伊娃》
    殺戮指令 推薦指數三星【影視資料】《殺戮指令》(Kill Command)是由Steven Gomez執導,凡妮莎·柯比 / 託爾·林德哈特 / 大衛·阿賈拉 / Tom McKay / 黛博拉·羅桑等主演的電影,影片於
  • 【駕考新聞】16歲考駕照到底是誰的錯?
    既然在這之前已經換證4次,都沒有發現異議,那就不是駕照持有者的責任。因此,西安的郭先生被換證在法理上有些說不通。  據華商報10月11日報導,1989年,16歲的西安市民小郭考取了駕照,此後20多年順利4次換證。然而今年10月9日,當他再次申請換證時,卻被告知需要復驗,這意味著他要重新參加駕考,西安市車管所註明的復驗原因是:因未滿18歲辦證,更正初次領證日期。
  •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最黑暗的,恐怕是那道自以為耀眼的光.
    以「暴」制「暴」正義無法伸張時,以暴制暴是不是合理的方式?想到今年發生的一些事件,我們是否也需要那一縷「城市之光」?12月1日,在被車撞傷的786天,受害者趙勇的父親去世。肇事者黃淑芬2015年10月撞倒趙勇父親,在法院判賠90多萬的情況下一賴到底,拿著別人的救命錢,買了新房新車,還去了泰國旅遊。而趙勇辭掉工作,賣掉家裡唯一的房子為父親治病,為了省錢甚至住過醫院的廁所,每天奔波在醫院和法院之間。可他沒有等到道歉和賠償,父親也因為無錢醫治去世。
  • 《殺戮尖塔》:一個喜歡玩球的智障機器人!
    《死亡細胞》一款讓你玩了就停不下來的遊戲《史萊姆牧場》這可能是wegame上女玩家最多的遊戲《無限法則》騰訊自研網絡射擊遊戲,品質還不錯~《殺戮尖塔》這是一款品質極佳的卡牌遊戲!買爆!《殺戮尖塔》:數學老師,對不起!
  • 《正義聯盟》:群雄集結,正義永不獨行
    「只要懷抱希望,一切就有可能」的主題巧妙扣合了「正義不獨行」的概念,凸顯了另一個層面的積極意義。因為,除了「團結力量大」之外,「正義不獨行」其實是個相互合作的精神起到了正面循環的作用。而綜觀人類歷史,恐懼與希望本來就相互伴隨,就如同交替的黑夜與白晝;然而,無論黑夜怎樣漫長,白晝總會到來 。既然有希望,所以努力奮起;因為努力奮起,所以行動就是改變的開始。
  • 布萊爾稱伊朗扣人是非正義和錯誤的行為
    布萊爾稱伊朗扣人是非正義和錯誤的行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5日 23:10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倫敦3月25日電 記者王如君報導:英國首相布萊爾今天第一次就伊朗扣押英國15名海軍人員事件公開表態,認為這是「非正義和錯誤的行為
  • 當「私法」與「正義」對峙,該怎麼維護人民的正義?
    實現了他自己所謂的「正義」。斷了胳膊的沈廣軍,已經陷入絕望的黃四海,被誣陷毆打罪犯卻還要忍受精神折磨的鄭銳,承受喪妻之痛卻還要與黃雨虹鬥得不可開交的馮森。對他來講,這是極致的享受,極美的風景。與之相反,馮森堅持以法律為準繩。他講證據、擺事實、依法律,同樣用十年的時間,找出了殺害妻子的真兇,並將內外的黑惡勢力繩之以法,實現的是「人民的正義」。
  • 《殺戮一代》:銀幕與真實的交叉影像(Part 1)
    Alexander Skarsgård在《殺戮一代》裡重現了這一幕如果拿同是HBO旗下戰爭劇的《兄弟連》與《血戰太平洋》來比較,《殺戮一代》無論從投資到場面都差的太多。但《殺戮一代》卻有著不只是《兄弟連》和《血戰太平洋》,甚至絕大部分戰爭片都難以企及與替代的優秀之處,那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僅僅是戰鬥場景,更是戰地前沿士兵的心理活動,對話交流,處世態度以及生活細節。
  • 網約車司機為了伸張正義,踏上復仇之路
    現在卻丟棄了榮譽與正義,變成了私人的殺手,並殺了他的好友。麥考爾決定為蘇珊報仇,殺死了戰友,最後又重新回歸平靜,看著麥考爾不禁讓我想起 蝙蝠俠,他們都是除惡揚善不留姓名。在他們所謂伸張的正義。實際上是為了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贖罪,亦或是為了除去自己心中的罪惡,所努力做出的改變。整片電影都在講述所謂的正義與墮落。救贖與殺戮。麥考爾因為早年的錯誤。
  • 摩託車手自發組織「打假」維護「正義」為了啥?
    對於闖禁行的也會進行舉報),充當城市清道夫工作,這一切無可厚非,既然選擇摩託作為愛好,那就必須遵紀守法持證駕車。但根據每一次「戰士」所記錄的視頻來看,每一次都嚴重的危險駕駛,有些動作可能完全超出正常「人類」該擁有的肢體行為舉動。
  • Luke Su:在正義論的命題上努力懷疑自己
    要理解這樣的表達,必須立足於一個前提:對人性,包括自己的人性,別人的人性,都要保持絕對懷疑,不留一絲優美的空間,因為長久來看,人類無論從整體還是到每個個體,並不能理解最高的公平正義真正的公平正義到底是什麼。
  • 跑跑卡丁車手遊:200元的貓咪車比800元的正義還牛逼?策劃來挨打
    (正義必須改)200多元貓咪是真的香。但看著車庫裡陪伴我上車王的正義,我又覺得於心不忍,我想證明些什麼,可現實擺在那。10月18號,出貓貓車的第一天,我開著正義還是能靠著實力拼在前幾位,當身上出現的被鎖定符號,我望向我的道具槽永遠只有兩根香蕉。我隱約感覺到,道具的生物鏈是在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了,這是一件所有玩家都會經歷的陣痛。但是轉念一想,不對!
  • 正義之光耀港城——連雲港市見義勇為工作回眸!
    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對見義勇為人員評殘、救治、撫恤、救助等方面規定,對209名受到市政府以上獎勵的見義勇為人員,逐人建立了個人檔案,發放了聯繫溝通卡,辦理了市內免費旅遊年卡、乘車卡,做到定期走訪、隨時聯絡。協調醫療機構,對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26名人員開通了緊急救治「綠色通道」。
  • 在這個國家殺人是合法噠,因為有國家法定殺戮日!
    以上的街頭殺戮都是真實發生的人們也不需要為此坐牢因為有相關法律保護這一行為
  • 驚悚 |《人類清除計劃4》美國史上第一次全民殺戮日
    今年7月4日,有一部精彩的恐怖電影續集上映,那就是《人類清除計劃》的第四部,相信很多影迷(包括小慕在內)都以為第三部就已經完結的。從詹姆斯·德莫納克編劇/執導的第一部開始,這個系列始終圍繞「殺戮夜」,通過不同人物衍生出不同的故事。
  • 不止電影 | 《慕尼黑》與背後的殺戮復仇
    事件影響「黑九月」的殺戮行為沒有讓以色列沉默,而是點燃了以色列人仇恨的怒火,以色列特工持續9年追殺兇手!成就了間諜史上一段經典傳奇。此為其一。其二,若干年前以色列公交車遭遇恐怖襲擊,死難者中有兩名中國偷渡者。以色列不依不饒,偷渡者也是人,於是一查到底,找到其在福建的遺屬,每人獲賠70多萬美金!
  • 《沉默的真相》迎來大結局,還有多少正義等待探尋?
    起初,江陽調查真相,是出於女友的鼓動,隨後阻礙越來越大,他卻堅持尋求真相,是基於現實的黑暗和良心的譴責。為了調查案件真相,他失去大好前程,也得罪了許多人,並被視為「異類」。江陽與當年的屍檢法醫陳章明、正義警察朱偉展開追查,最終發現了企業、警察、高官、黑社會相互勾結,進行錢色交易的黑幕,但揭露事實的過程中卻障礙重重。每次收集到一絲線索,便被對方毀滅,證人被一一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