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因模仿廣東的「古吉拉特模式」上臺後,其家鄉古吉拉特邦就成了莫迪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環,他曾承諾在家鄉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雕像,以此紀念印度20世紀獨立領袖薩達爾·帕特爾,也有人揣測他是為選舉拉攏人心。如今,高達182米的紀念雕像即將於10月底落成揭幕。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印度的某些人卻不高興了。
據《印度快報》報導,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27日向莫迪及執政黨人民黨發難,稱帕特爾雕像是中國製造,這是對帕特爾的侮辱。吉拉特邦政府副首席部長立馬澄清說,帕特爾團結雕像95%的工程由印度本土承建商完成,原材料大部分來自印度,只有少部分青銅材料來自於中國,那是因為印度沒有!
其實看客都知道到,拉胡爾對「雕像血統」進行攻擊,主要是為了抓住莫迪政府的小辮子,這是政治鬥爭的常用伎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部分輿論對於「中國製造」並不友好。拉胡爾就在27日的演講中還稱,中國品牌手機已經佔領了印度市場,搶走了印度青年的工作機會,他希望「印度製造」在未來能夠代替「中國製造」,比如讓中國年輕人都拿著「印度製造」的手機自拍。
來源:圖蟲創意
「印度製造」真的能崛起嗎?
中國曾經依靠低廉的人力資本、政府的優惠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成為世界工廠,如今隨著中國工人工資水平以及企業成本日益高漲,一部分製造企業開始尋求新的理想工廠。在這樣的機遇之下,印度企圖用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吸引國際投資,「印度製造」一時聲名鵲起。
但是擁有廉價勞動力優勢的,又何止印度一個國家呢?孟加拉、越南和印尼等懂南亞國家都虎視眈眈,準備分一塊大蛋糕。而印度還有著基礎設施薄弱、文盲率高、社會治安不牢靠、腐敗猖獗效率低下等弱點,這都將或多或少阻礙印度製造業的發展。
而且隨著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人力資源優勢對於製造商的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小,當中國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最大購買國時,印度想要依靠人海戰術趕上來,恐怕有點難,況且地球資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繼去年經濟增速首次超過中國後,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領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印度的潛力依舊是巨大的,不可輕視。
編輯:大蝦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標註來源:新財迷(newcaimi)及作者
熱文點擊
總統被算計,極端主義盛行
剛向大國示弱,現在又來放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