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事,印度惱羞成怒放狂言!印度製造要超越中國了?

2021-02-23 新財迷

印度總理莫迪因模仿廣東的「古吉拉特模式」上臺後,其家鄉古吉拉特邦就成了莫迪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環,他曾承諾在家鄉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雕像,以此紀念印度20世紀獨立領袖薩達爾·帕特爾,也有人揣測他是為選舉拉攏人心。如今,高達182米的紀念雕像即將於10月底落成揭幕。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印度的某些人卻不高興了。

 


據《印度快報》報導,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27日向莫迪及執政黨人民黨發難,稱帕特爾雕像是中國製造,這是對帕特爾的侮辱。吉拉特邦政府副首席部長立馬澄清說,帕特爾團結雕像95%的工程由印度本土承建商完成,原材料大部分來自印度,只有少部分青銅材料來自於中國,那是因為印度沒有!

 

其實看客都知道到,拉胡爾對「雕像血統」進行攻擊,主要是為了抓住莫迪政府的小辮子,這是政治鬥爭的常用伎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部分輿論對於「中國製造」並不友好。拉胡爾就在27日的演講中還稱,中國品牌手機已經佔領了印度市場,搶走了印度青年的工作機會,他希望「印度製造」在未來能夠代替「中國製造」,比如讓中國年輕人都拿著「印度製造」的手機自拍。

 

來源:圖蟲創意


「印度製造」真的能崛起嗎?

 

中國曾經依靠低廉的人力資本、政府的優惠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成為世界工廠,如今隨著中國工人工資水平以及企業成本日益高漲,一部分製造企業開始尋求新的理想工廠。在這樣的機遇之下,印度企圖用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吸引國際投資,「印度製造」一時聲名鵲起。

 

但是擁有廉價勞動力優勢的,又何止印度一個國家呢?孟加拉、越南和印尼等懂南亞國家都虎視眈眈,準備分一塊大蛋糕。而印度還有著基礎設施薄弱、文盲率高、社會治安不牢靠、腐敗猖獗效率低下等弱點,這都將或多或少阻礙印度製造業的發展。

 

而且隨著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人力資源優勢對於製造商的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小,當中國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最大購買國時,印度想要依靠人海戰術趕上來,恐怕有點難,況且地球資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繼去年經濟增速首次超過中國後,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領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印度的潛力依舊是巨大的,不可輕視。


編輯:大蝦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標註來源:新財迷(newcaimi)及作者


熱文點擊

總統被算計,極端主義盛行

剛向大國示弱,現在又來放狠話

相關焦點

  • 西方既要印度的錢(金融危機),也要印度的人(通過史無前例大兼併絕對控制印度),以作西方金融霸權攻擊」中國製造「的」實體製造基地
    嘮叨】看看(77731048)  上午 10:12:37老師,我還有一事不明,就是說加入金融防火牆和,製造經濟危機有什麼必然聯繫沒有
  • 印度阿三來中國旅遊:這樣評價中國製造,比印度領先太多了
    中國製造在這幾年迅速崛起,以最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扎了根,就連一些很偏遠的小國都知道中國製造美,之所以這麼火,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便宜好用,比起其他國家的東西我們簡直物美價廉
  • 印度開售「抵制中國」帽,買回發現卻是「中國製造」…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支持此舉的印度網民也在呼籲更多人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甚至叫囂要以此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光民間呼聲高漲,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也加入了抵制中國製成品的號召,該組織聲稱代表印度7億貿易商和4萬個協會。
  •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 印度人:我們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外媒:印度製造像海市蜃樓
    自去年2月印度國產最快列車「致敬印度」首次運行後,就事故頻發。比如,列車從瓦拉納西返回新德裡途中,曾出現駕駛室擋風玻璃和多節車廂的窗玻璃遭碎石擊打受損。值得注意的是,「致敬印度」號並不能夠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因為它的最高試驗時速是180公裡,而實際最高運營時速160公裡,因此被稱為「半高鐵」。與此同時,印度的普通火車目前依然無法保證安全性。
  • 【關注】拿什麼超越中國?2016年各國GDP排名中國第二,為印度5倍!
    曾經在各種場合發表要「超越中國」言論的印度排名第七位,總量僅約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兩年前,時任印度財政部高官傑揚特·辛哈稱,印度已經準備好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那個時間點上,印度各種「超越中國」的言論大行其道。他在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
  • 印度一句話,讓中國5年努力化為泡影,西方:印度要「颳風」了
    印度每年和我國合作頗多,製造業所需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從我國進口,中國產品在印度銷量極好,已潛移默化影響印度人的生活。而印度人對此現狀並不滿足,認為過多依賴中國市場,對他們經濟發展是一種負擔,於是開始禁用中國產品。
  • 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英智庫預言太離譜,連印度網友都看不下去
    日前,英國著名智庫公司發布了一份十分奇葩的報告——這份報告竟稱"印度經濟增速將在今年超越中國"。更好笑的是,這份英國專家撰寫的報告,反而被印度的網友給打了臉,甚至還怒斥其"全是假的"。該報告甚至還認為,在未來,印度比中國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為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都在蓬勃發展,這有利於印度吸引外資、推進工業化進程。
  • 蘋果正嘗試在印度生產iPad:避免對中國製造過度依賴!
    來自外媒9to5Mac的報導稱,蘋果公司正在謀求在印度開始組裝iPad,以減少對中國這個製造中心的依賴。
  • 莫迪:印度要拯救世界
    本月9日,印度總理莫迪放出豪言,聲稱印度將憑藉本土生產的兩種疫苗「拯救全世界」,但遭到網絡輿論的反嗆。許多網友紛紛認為這番高論「口氣」未免太大,有人譏諷稱:「印度要拯救世界,這事世界知道嗎?」過去,印度需要從國外進口醫療產品,但如今已經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今天,我們已經做好保護人類的準備——就憑藉兩支『印度製造』的新冠疫苗產品。」莫迪還說:「作為世界的製藥廠,印度過去一直在對所有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重要的藥品,未來也會繼續如此。」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新冠肺炎病例確診總數高達1050萬,死亡人數15.1萬,兩項指標分別位列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
  • 印度外長:這事人類歷史絕無僅有!
    「中印在當代的平行崛起,儘管速度和強度不同,但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絕無僅有的事。」綜合印度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ANI)等多家印媒報導,當地時間28日召開的全印中國研究大會上,印度外長蘇傑生談到中印關係時這樣說道。報導稱,他認為中印兩國正處在「十字路口」,兩國作出的(任何)選擇都將對地區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 終端 | 蘋果計劃在印度組裝iPad 避免對中國製造過度依賴
    蘋果公司正在積極參與一項旨在促進印度計算機產品出口的新計劃,這是政府和行業消息人士稱計劃將iPad平板電腦製造業帶到南亞國家的計劃的一部分。
  • 又要爭第一?印度13.9億人口緊跟中國,印度人高興專家卻表示擔憂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學者預測印度的人口未來將要超過中國,畢竟印度的人口增長趨勢從未緩解過,反觀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也在不斷的調控人口。
  • 谷歌商店下架印度「反華APP" ,印度網民激動了
    這一功能讓不少因為疫情和邊境爭端遷怒中國的印度網民大為追捧。圖源:推特據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調查,這款APP由印度一家科技公司開發,借著最近中印關係的緊張形勢,該APP從5月17日上架後,截至2日晚被下架時,下載量已超過500萬人次。躍升為印度區域APP下載排行第二。
  • 印度要對抗中國,妄圖「收復失地」,對中國卻是件大好事!
    路透社將此舉解讀為,印度是在「搞『疫苗外交』對抗中國」,但在我看來這對中國來說卻是一件好事。對中國來說,周邊國家,諸如尼泊爾,越南等。一方面是中國的爭取對象,疫苗外交無可厚非。另一方面,要防控自己國內的疫情,減少鄰國的疫情也是一個必須的途徑,這點我們還要感謝印度的「無私奉獻」。最值得懷疑的是,為何印度會突然從擴張主義變成「友好鄰邦」呢?切·格瓦拉同志的名言「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
  • 印度小夥:中國高鐵再發展20年,也未必夠印度高鐵好
    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與進步,許多國家的科技與經濟也不斷的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最明顯的就是中國
  • 鴻海攜手富可視,印度製造手機9月出貨
    印度媒體報導,鴻海富士康攜手富可視(InFocus)在印度生產製造手機的工廠,將在9月營運,同月也將開始出貨。印度媒體The Hans India引述手機品牌商InFocus印度市場負責人薩巴爾(Sachin Thapar)報導,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安德拉省(Andhra Pradesh)設立的工廠,將在9月啟動營運,並在同月份開始量產出貨。
  • 莫迪:只需兩劑「印度製造」的疫苗,就能拯救全世界!
    但這並不妨礙印度想要為世界做貢獻的決心!據外媒近日報導,莫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印度將要拯救全世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印度本土研製的兩款疫苗即將上市,在加上印度有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所以才會說出這樣豪氣沖天的話!但事實上除了莫迪,或者說除了印度自己人,其他國家的民眾都不相信莫迪的話!
  • 【進一步】印度首都3000家酒店拒絕中國人入住,大量中國貨櫃滯留印度港口,哪一出?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話題,一個多月來說過不少次,最近的一篇:【反華情緒濃重】印度公布中印衝突亡者照片,抵制砸毀中國製造商品
  • 印度將超越中國,我國人口數讓人擔憂
    其中,更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聯合國預測未來印度的人口將會進一步超越中國,並且我國的人口數量會一度讓人產生擔憂。全球人口數量再度上升聯合國曾進行了一次大膽的預測,那就是等到2050年的時候,全球人口數量將會繼續上漲,從現有的76億人上升到98億人。而等到時代進步到2100年的時候,全球人口數量將會達到112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