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對抗中國,妄圖「收復失地」,對中國卻是件大好事!

2021-02-20 新財迷

「看似自信,實則自卑」,這用來形容印度當前對中國的複雜態度,再恰當不過了。但不知是自卑過了頭,還是美國的「中國威脅論」把印度忽悠瘸了,印度竟然又想幹一件針對中國的大行動 。

據路透社1月21日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聲稱,印度將在未來幾周向南亞國家提供千萬劑新冠疫苗,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已開始免費運往馬爾地夫、不丹、孟加拉國和尼泊爾,下一批免費獲贈的國家還有緬甸和塞席爾。

該如何看待此事呢?路透社將此舉解讀為,印度是在「搞『疫苗外交』對抗中國」,但在我看來這對中國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很明顯,印度是將疫苗援助看做是外交的一種手段,而援助的對象幾乎全是夾在中印之間的國家,包括經濟與中國高度綁定的孟加拉,和與印度有直接領土衝突的尼泊爾,如果說印度沒有擠佔中國在南亞影響力的心思,恐怕印度人自己都不信。

孟加拉國人口有1.6億,緬甸人口有5千多萬,儘管一兩千萬劑疫苗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並不能明顯改善疫情,但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國家在疫苗問題上對小國施以援手,無論其目的是什麼,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和尊重。印度如果想以這種方式來抵消中國的影響力,我沒有任何意見,並且還想讓印度繼續加大力度。

東協是2020年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如果不出意外,在這些國家逐漸控制住疫情後,這個數字還會有所突破,現在全世界都在搶訂中國的疫苗,還要總統親自代言,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印度願意為這些小國免費提供進口疫苗,我們應該鼓勵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

對中國來說,周邊國家,諸如尼泊爾,越南等。一方面是中國的爭取對象,疫苗外交無可厚非。另一方面,要防控自己國內的疫情,減少鄰國的疫情也是一個必須的途徑,這點我們還要感謝印度的「無私奉獻」。

最值得懷疑的是,為何印度會突然從擴張主義變成「友好鄰邦」呢?

切·格瓦拉同志的名言「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試想一下,如果中國在南亞地區毫無影響力,印度會這麼做嗎?恐怕不會,正是因為中國對南亞諸國長期以來的幫助,援助基礎建設,分發低端產業鏈,讓他們的年輕人有資格進入血汗工廠打拼,這些國家都在吃著中國的發展紅利,中國的影響力是實打實幹出來的。

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

印度明白,就算他們不做,中國隨後也會幫助鄰國走出疫情陰霾,所以印度才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下血本來「反擊中國,收復失地」,但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在幫中國打廣告,印度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這些國家知道,他們成為中國的鄰邦,與中國搞好關係,是何其幸運的事情。

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等國雖然國力弱小,即使沒有聽過格瓦拉同志的名言,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他們不會忘記印度曾經的軍事幹涉斯裡蘭卡、霸道欺凌尼泊爾甚至悍然吞併錫金,也不會不知道印度人現在為什麼帶上了「偽善」的面具。

就實際情況來說,印度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感染大國,自己的國民還要用未完成第三期臨床的本土疫苗,且數量遠遠不夠,莫迪還要裝大尾巴狼,把國外的疫苗拱手送給這些小國,不知道他該如何應對國內早期被他煽動對抗中國的民粹主義者。

印度人在莫迪推特下留言「難道我們(印度人)的生命不重要嗎??」

最後我希望印度真的能夠做到這件事,不要光說不練假把式,並加緊控制好自己國內的疫情。君子論跡不論心,全世界其他有能力的國家一起聯合起來才是正道,中國作為領頭者也希望更多國家加入進來。

- END -

相關焦點

  • 這個國家妄圖拉攏他國對付中國,結果……
    海外網報導指出,在當前中澳關係處於低潮,1月下旬東協領導人集體訪問印度之後,澳大利亞此舉有拉攏東協「撬動」中國與東協關係之嫌。 英國《衛報》18日稱,東協被澳大利亞視為對抗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軍事、戰略影響力的重要力量,澳大利亞近年來一直在尋求與東協發展更緊密的聯繫,而此次東協-澳大利亞特別峰會,是澳通過貿易和反恐合作加強與東南亞各國聯繫的重要一步。
  • 印度媒體這回很緊張,中印這一個月鬧大了,中國增兵
    內地官媒也披露,解放軍西藏軍區日前,派出坦克部隊首次開赴5100米高海拔地域,展開實兵對抗和實彈射擊訓練。    據印度媒體報導,中印在洞朗地區的對峙已經超過2013年,雙方在邊界線東段僵持21天的「帳篷對峙」事件,成為1962年年邊界戰爭後最嚴重的一次事件。印度軍隊在洞朗地區增加更多部隊,中國軍方在該區也增加了部隊。
  • 外媒: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據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報導,當地時間2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通電話。另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稱,這是自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美印領導人首次通話。兩人談論了地區安全問題又提到了所謂「四國聯盟」。  就在莫迪和拜登通話的同一天,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了一篇名為「印太四國能演變成對抗中國的軍事聯盟嗎?」
  • 印度網民:印媒:中國局勢迫使印度成為全球5大國防採購國之一
    臺灣屬於中國China tensions push India into world's top five defence spenders中國局勢迫使印度成為全球5大國防採購國之一團結進步聯盟在70年中沒法保衛印度安全。莫迪才用了3年就給了中國一點教訓。
  • 力挺中國!無視美國施壓,伊菲印三國代表來華訪問,對華態度已相繼表明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10月8日消息,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邀請,10月9日至10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特使、對華合作牽頭人、統籌部長盧胡特,伊朗外長扎裡夫,菲律賓外長洛欽正式來華訪問。多事之秋,美國加緊壓制中國自今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全球,對國際局勢造成巨大影響,全球不穩定性因素持續增加。
  • 印度一句話,讓中國5年努力化為泡影,西方:印度要「颳風」了
    01中印企業合作回望幾十年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後,而經過這幾十年不斷的摸索、付出,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印度和中國,誰會是下一個超級大國
    作為一名印度人,我對中國以及現代世界的標準非常關心。我一直在閱讀印度和中國經濟對比的故事。許多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國家都將成為死對頭,力爭超過彼此。有人說,中國已經比印度領先了,因為它開放的時間較早,而印度較晚。許多人說,中國經濟領先了許多年,印度要趕上中國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但這取決於印度是否真的想趕上中國。
  • 印度傻眼了,想趁機坑中國一把,卻被迫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除湖北以外其它省份已經陸續開工了,但是介於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不超過2000萬個,如果按照1人1天戴1個口罩計算,國內的缺口還是比較大的。既然國內需求量這麼大,且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並沒有新冠病毒患者,那麼當下解決口罩危機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從國外買,畢竟這種商品並不需要多高的科技,稍微有點工業基礎就可以生產的。
  • 印度終於要被美國制裁了?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外國人問為何印度比中國更發達?國外網民:收入相差了四倍
    ,有外國網民在美版知乎Quora上問:「為什麼印度比中國發達?」,因此出口波動小,而中國是製造業經濟,受到的出口波動大。」「我覺得,在中國,『愛』已變成稀缺品。我是中國人,我羨慕印度的發展和成就,雖然沒有中國發展的那麼快,但已經足夠穩定和充滿希望,我得說,印度在精神建設方面更發達。在印度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宗教的信仰,對自然的熱愛,精神富裕是最重要的,但中國沒有把它當作發展核心,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這場競爭中落後的原因。」
  • 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呼籲:離美國再遠點!
    》網站報導,前段時間,印度和美國的國防部長及外交部長進行了會談,內容是針對兩國合作關係,以及針對中國的相關的問題。美國在進行訪問前,曾主動承認過其真實目的是拉攏印度,蓬佩奧甚至特意提出組建聯盟,但此次印度對中國態度大轉彎。印媒稱在加強與美國的合作關係的同時,印度不應該幹預其與中國的矛盾,同時呼籲離美國再遠點!難道美國這次又白忙活了?  據悉,印媒分析後指出,印度不應該被美國對華制裁所牽連。
  • 印度旅遊業為什麼拼不過中國?
    全印度到2016年才有超過11萬間星級酒店客房,而北京一地就有14.5萬間。  酒店客房供應不足已經推高了需求,使得在印度旅遊的成本遠高於中國。在德裡或孟買400美元一晚的客房,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不足100美元一晚。  身著韓國傳統服飾的遊客  環環注意到,《經濟時報》在分析中印旅遊優劣勢時,配了一張穿韓國民族服飾的遊客出遊的照片。
  •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印度首先發明太陽能火車,大呼:「超越」中國!
  • 就因為這事,印度惱羞成怒放狂言!印度製造要超越中國了?
    吉拉特邦政府副首席部長立馬澄清說,帕特爾團結雕像95%的工程由印度本土承建商完成,原材料大部分來自印度,只有少部分青銅材料來自於中國,那是因為印度沒有! 其實看客都知道到,拉胡爾對「雕像血統」進行攻擊,主要是為了抓住莫迪政府的小辮子,這是政治鬥爭的常用伎倆。
  • 翻譯丨中華航空罷工,導致2萬人滯留 印網友:中國應利用臺灣危機,趁機收復這個島
    國外網友看中國微信號:ichina21(←長按複製)換一個角度,看到一個新的中國China Airlines strike leaves 20,000 people stranded in Taipei中華航空罷工,導致臺北2萬人滯留TAIPEI: A strike
  • 印度開售「抵制中國」帽,買回發現卻是「中國製造」…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支持此舉的印度網民也在呼籲更多人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甚至叫囂要以此削弱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光民間呼聲高漲,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也加入了抵制中國製成品的號召,該組織聲稱代表印度7億貿易商和4萬個協會。
  • 印度富豪來中國旅遊,「炫富」不成反鬧笑話,張口要買北京四合院!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在印度某個地區的一個富豪,這個富豪就是要來中國炫富,他還說大話說他來了就要買北京的四合院,但是在我們國內很多人聽到都表示同情,同情這個富豪說話不過大腦,大家都應該知道,印度其實貧富差差距也非常的大,尤其是他們當地的一個叫孟買的地區
  • 印度航空,開始與中國不一樣
    印度航空賣身的故事又有更新了!昨天,印度政府決定,如果投資者要購買印度航空的話,最多只能持有49%的股份。
  • 外媒:印度是想追著中國PK?
    「疫苗外交:印度通過廣泛的出貨量尋求與中國競爭」,路透社當地時間7日以此為題報導稱,印度官員當天表示,印度已經批准向柬埔寨運送新冠疫苗,此外還計劃向蒙古國以及幾個太平洋島國運送疫苗。路透社稱,這是印度擴大「疫苗外交」的一部分。
  • 西方既要印度的錢(金融危機),也要印度的人(通過史無前例大兼併絕對控制印度),以作西方金融霸權攻擊」中國製造「的」實體製造基地
    比如說印度,如果說印度加入了西方的防火牆,那麼,西方就不會在印度製造經濟危機了嗎?還是說必須經歷危機東方# 西方對印度,既要印度的錢(金融危機),也要印度的人(通過史無前例的大兼併,絕對控制印度這個龐大的南方經濟體),以將其作為西方金融霸權(虛擬經濟)的」低端實體經濟匹配「,打造成一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低成本,甚至虧本,也要攻擊,擠壓」中國製造「的」實體製造基地「東方# 這些內容,東方時事解讀早在次貸危機後的第一,二年,就明確且多次強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