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內遊客數量在過去幾年內增加了一倍,但旅遊部門未能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全印度到2016年才有超過11萬間星級酒店客房,而北京一地就有14.5萬間。
酒店客房供應不足已經推高了需求,使得在印度旅遊的成本遠高於中國。在德裡或孟買400美元一晚的客房,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不足100美元一晚。
身著韓國傳統服飾的遊客
環環注意到,《經濟時報》在分析中印旅遊優劣勢時,配了一張穿韓國民族服飾的遊客出遊的照片。不知他們是否誤將韓國人當成了中國人?
市場規模
中國國土面積大,也是其旅遊市場蓬勃發展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中國旅遊景點的數量遠遠超過印度。
很多來印度的外國遊客更喜歡文化和自然景點,他們傾向於遠離城市。但在中國,城市同樣具有吸引力,因為中國城市可以為遊客提供純粹的傳統體驗,但印度城市更像不同文化的熔爐。
費用
自助遊購物時產生的稅收差異,是印度旅遊生態系統的一大缺陷。印度種類繁多的稅收也提升了旅遊花費,而中國允許(遊客)在全境自由行且稅收極低。
交通
中國公共運輸基礎設施的質量遠遠高於印度。對遊客們來說,環遊中國要比去印度旅遊容易得多。
中國的航空、鐵路和公路網都實現了有效連接,比印度交通更快、更安全,也更現代化。
安全與治安
與中國帶給外國遊客的安全感不同,印度是滋生扒手、入室盜竊、性侵和襲擊外國遊客的溫床,這影響了印度的聲譽。
印度工商協會(Associated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India)的數據顯示,2016年女性遊客赴印度旅遊的人數比兩年前同期下降近40%。
內容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財經新視角(微信號:CJnewview)
獨特視角看財經,全天候、最快、最全、最敏銳的財經第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