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黃州區居民網購涉疫進口冷鏈食品後續處置情況的通報》。
針對網友關心的「黃州區居民違規網上採購進口冷鏈食品排查處置情況的通報」,現就有關後續處置情況通報如下:
一、10月28日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第27號通告中對個人所作行政處罰,包括200元罰款,由原行政處罰機關予以撤銷。
二、我區將嚴格落實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確保進口冷鏈食品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堅決堵塞防控漏洞,確保消費者放心消費。
三、對接觸涉疫冷鏈食品相關人員實行免費核酸檢測,並落實好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對24名居民處理不當,我們深表歉意,誠懇接受社會監督。我們將吸取教訓、舉一反三,依法依規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12月12日
新聞多看點
12月11日,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24戶居民採購涉疫進口冷鏈食品被罰事件引發各方關注。新華網第一時間就這一熱點事件發表評論,並呼籲黃州區有關部門對這一處罰決定做出說明。
【這種罰款,該說清楚!】
設計:王晨曦
黃岡市黃州區24戶居民,
在某平臺上採購了
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的豬小裡脊肉,
每人被黃州公安分局罰款200元!
消費者購買到被病毒汙染的產品,
本是「受害者」,
卻成為了被懲處的對象,
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網友們也都在為被處罰者喊「冤」!
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上架商品時,
通常認為商品是合法依規的,
同時,一般老百姓
也缺乏對商品的溯源能力,
更難去追查商品是否符合防疫要求。
面對有危害的商品,
監管部門應該做的是下架商品,
且從源頭上斬斷其流入市場的通路,
並加大對違規平臺
及不法商販的查處力度,
保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及合法權益,
而不是藉口「防疫」,
把板子打在消費者的身上!
當然,若這24戶居民是通過非法手段,
故意購買明令禁止的物品,
那麼,黃州公安也應該在通報中
把他們的違法事實及所觸犯的條例
說得清楚具體一些,
如此才能真正起到警示的作用!
當前,冷凍冷鏈肉品疫情傳播風險巨大,
疫情防控無小事,的確不可大意。
但事情再急迫再重大,
執法也要按規矩辦事。
執法當以「規」為先,
才能讓「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公信力!
處罰更應該有理有據,
且把「理」和「據」都說明白,
才能讓被處罰者與「吃瓜群眾」們
心服口服!
(作者:蔡夢曉)
也為有關部門的
不迴避問題、知錯即改
點讚!
更多新聞
樹洞:2020,我想對你說!
1,2,3……
來源:新華網、黃州區政府網站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谷朋
校對:董靜雪 蔡夢曉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