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朋友圈「三天可見」,自我封閉的傾向很嚴重!網友炸了…

2021-02-20 廈門晚報

自從微信出了

「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功能」之後,

打開好多人的朋友圈都是這樣的

網際網路時代

我們越來越依靠朋友圈

去了解一個人,

朋友圈已然成為了我們主要的社交陣地。

最近

有專家稱

「三天可見」說明人們自我封閉傾向很嚴重


對此,網友炸了:

我,只是不想,別人肆意欣賞我的美。

裝完X,自己都後悔了!

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圍觀,三天可見就夠了。

重視你的人當時你設置了就會有反應,不重視你的人也不用惺惺作態。

其實我們只是在朋友圈裝死,在微博蹦迪。




我朋友圈三天可見,是因為我發了說說會被婆家人看到,看到了又會嘰嘰歪歪的說我,所以我發說說要不屏蔽他們,要不三天可見!後來覺得麻煩,直接弄個小號,加的就我家人,就不設權限了,哈哈哈。

真正封閉的人連朋友圈都不會發。


三天前的照片配不上現在的我

昨天的我配不上今天的氣質

不想讓人看就別發啊,我覺得三天可見就像夏天穿棉襖,捂得慌。

之前看過一個說法,如果你突然離世,那麼「三天可見」將不給任何朋友懷念你的機會 ,挺悲哀。

早期的朋友圈是朋友間的交流,陌生人根本不可能進入你的圈子。我們可以盡情地發自己想發的東西,沒有點讚評論也沒關係。

慢慢的越來越多人加進來,微信變得不再私密。

同事進來了,議論你的過去;親戚進來了,對你指手畫腳;小學同學進來了,說你變了個人。之後,連房產中介、賣保險、淘寶客服、裝寬帶和修空調的也都加進來了,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好友。

以前朋友圈是個要好的朋友才有機會進入的秘密花園,如今卻成了對外開放的人民廣場。

每次發朋友圈都要思前顧後:這條能不能發,發了會不會被吐槽,會不會不夠有趣,會不會被說裝X,會不會…每次都要考慮半天。

於是,我們只得採取一些措施:分組可見吧,麻煩;屏蔽朋友圈吧,怕別人覺得我只針對他,半年可見吧,那和徹底公開也沒太大區別,三天可見,也許就是相對完美的辦法。

 

三天可見,即滿足自己分享的欲望又能擁有安全感和保護自己的隱私。

微信現在更多時候是用來和陌生人社交,也許某個人換個頭像,你就不知道是誰了。發出去的動態,你也不知道最終會被哪些人看到。

有時我們會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加好友,但可能只會溝通那麼兩三次,之後便不會再有聯繫,不想讓他們過多的窺探自己的生活,這種時候設置三天可見,多少算是對自己隱私的一種保護。

講真,你敢看你半年之前的朋友圈嗎?

蠢事做太多,怕新認識的人覺得low;flag立太多,怕自己啪啪打臉。三天前的自己,我都不想認識,更不要說以前。

我們都有沮喪、衝動、意氣用事的時候。也都發過矯情的雞湯;轉發些集贊活動;曬些修過頭的自拍;俗氣的風景;模稜兩可的情話…但幾天後,等到情緒穩定,又偷偷地刪掉動態。

這種情況多起來之後,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以減少別人回看的機會,仿佛三天後,過往也能隨之消失殆盡。

同事說最怕別人看了一遍她朋友圈,就輕易下定義。

同事當初找工作投簡歷後,對方回復加微信聊,結果聊了沒幾句,對方就說不合適。說同事朋友圈發的東西不是泡酒吧,就是蹦迪,一看就不是會好好工作的人

同事聽到一肚子火,準備罵過去:你朋友圈都是發一堆low到爆的快餐海報的人有什麼資格說我!可她又回刪了,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和對方犯了一樣的錯誤:僅看朋友圈就給別人貼標籤、下定義。

後來,她就一直把朋友圈設為三天可見。

有些東西,真的不太適合被剛認識的人看到,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留下什麼刻板印象。

微信的國際版名字叫Wechat,而朋友圈則叫Moment,直譯就是即刻、當下。

開放最近三天,而不是徹底關閉,目的就是想告訴你,往事不要再提,我現在過得很好,我很樂意和你分享我當下的生活。

分組太累,關閉又怕你誤會,所以才用心良苦的設置三天可見。

不用簡單粗暴地關閉朋友圈,不用沒完沒了地刪動態,在偶爾想要分享抑或宣洩時,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去。

很多人覺得三天可見會疏遠和朋友的關係,但真正好的關係並不需要依靠朋友圈。

有人說是因為跟風,看到大家都設置了,跟著玩玩。

取消是因為我媽打電話跟我說,怎麼看不到我朋友圈了,問我是不是屏蔽了她,瞬間扎心了

有人說是因為想體驗新功能啊,覺得挺有意思的

取消是因為這個功能真的很雞肋,我點進好朋友的朋友圈看到是三天可見,心都涼了。

還有人說設置三天可見,是想跟過去道別。

取消是因為發現了,把過去藏起來,不代表著過去就沒發生過,倒不如解開好了,三天可見,反而阻擋了朋友來看我朋友圈的興致。

不過,不管怎麼樣都好,微信出了這個功能,並且有許多的人都使用了,就證明它也有它的用處。

但仔細想想,當你想看一個好友的朋友圈時,點開一看,卻只能看到短短幾個字「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時,那種感受不會太好受的。

你的朋友圈又是怎樣的設置呢?

來源:西湖之聲、文匯報、人民網、新浪微博、煙臺公安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暱稱
微信號暱稱微信號廈門日報xiamenribao廈門招考xiamenzhaokao廈門晚報xmwb597城市捷報chengshijiebao海西晨報haixichenbao臺海雜誌taihaizazhi廈門網xmnn-cn遇見婚戀網yujianw520

相關焦點

  • 朋友圈「三天可見」你怎麼看?專家說自我封閉傾向很嚴重,網友評論卻炸了|來聽新聞
    在滑動框內向下↓滾動查看全文對此,網友議論紛紛:我,只是不想,別人肆意欣賞我的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圍觀,三天可見就夠了。重視你的人當時你設置了就會有反應,不重視你的人也不用惺惺作態。其實我們只是在朋友圈裝死,在微博蹦迪。我朋友圈三天可見,是因為我發了說說會被婆家人看到,看到了又會嘰嘰歪歪的說我,所以我發說說要不屏蔽他們,要不三天可見!後來覺得麻煩,直接弄個小號,加的就我家人,就不設權限了,哈哈哈。真正封閉的人連朋友圈都不會發。三天前的照片配不上現在的我,昨天的我配不上今天的氣質。
  • 專家:大多數人只有強迫傾向
    最近一組圖在微博、微信圈迅速地火起來,只見在普通頭像的右上角添加了一個角標,就像有未讀消息一般,看著真心不舒服,簡直是要分分鐘逼死強迫症的節奏!很多網友說這都是強迫症的表現。對此,專家說,強迫症和強迫傾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強迫症屬於醫學範疇,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主要是過於追求完美。事實上,大多數人只是有強迫傾向,不一定是強迫症。專家表示,適度的強迫傾向,對人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好處的。那麼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又是什麼呢?
  • 朋友圈三天可見,關上了我對你的想念.
    ,結果你那個朋友圈還設置成什麼三天可見,我什麼都看不了。"我媽和我說完之後,我突然想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就把我的朋友圈設置成三天可見。不好的心情很快就過去了,但卻忘了把朋友圈設置更改回來,以至於當別人想看我朋友圈的時候,被一條橫線拒之千裡。你身邊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讓人多嗎?我身邊還挺多的。有一次我和朋友約了周末吃飯,在路邊糾結去哪兒吃的時候,想起來前幾天剛看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幾家店。
  • 微信潛規則:朋友圈三天可見背後的秘密
    有的人幾天都不再瀏覽朋友圈信息;有的人選擇幾個月都不發任何動態;還有的人甚至關閉了朋友圈入口……當然這些告別朋友圈的方式很普遍,也很容易理解,不過,還有一種告別的方式卻讓人驚訝,那就是「朋友圈三天可見」。
  • 韓網測試:你的憂鬱傾向有多少?
    考試落榜、工作不順、戀愛失敗...隨著各種壓力撲面而來,也許大家在不經意間會有感到失落的情況,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有憂鬱傾向。
  • 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
    The Guardian viewon languages and the British: Brexit and an Anglosphere prison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加泰隆尼亞重新煥發的自我意識,本省就根植於它語言的獨特性和歷史上對它的歧視。其他地方,這個問題更加錯綜複雜。北愛爾蘭的新芬黨要求區分不同的愛爾蘭語,主張重建自己的政府。他們不能反映出愛爾蘭語者多到能夠決定自己不是英國人。(只有百分之6的北愛爾蘭人說愛爾蘭語)。
  • 麻將桌「炸了」!4名牌友當場被「詐胡」……網友評論太亮……
    (視頻時長1分30秒)據現場目擊者稱,當時傳出一陣「轟鳴」般的爆炸聲,一臺麻將桌炸的發黑,滿地都是炸飛的麻將,現場一片狼藉。爆炸發生後一共有五個人受傷,正在牌桌上打牌的四人都燒傷較嚴重。開個小玩笑不過這幾個哥們兒也是好心態都炸成這樣了還要發朋友圈
  • 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 丨雙語閱讀
    The Guardian view on languages and the British: Brexit and an Anglosphere prison衛報觀點:英國脫歐與英語圈國家的自我封閉加泰隆尼亞重新煥發的自我意識,本就根植於它語言的獨特性和歷史上對它的歧視。其他地方,這個問題更加錯綜複雜。北愛爾蘭的新芬黨要求區分不同的愛爾蘭語,主張重建自己的政府。他們不能反映出愛爾蘭語者多到能夠決定自己不是英國人。(只有百分之6的北愛爾蘭人說愛爾蘭語)。
  • 學長說 | 「 我媽的朋友圈………僅顯示三天可見 」
    那天我和我爸頂嘴之後……立馬看到他朋友圈轉發一條《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之後比狼更可怕》……08@豬師弟:我爸爸的朋友圈全都是開心消消樂的連結10@杜衡:我媽的朋友圈,全是我的醜照。親媽,我的靈魂拍手朋友圈沒人點讚是一種什麼體驗?
  • 設備劣化預防及傾向管理
    測定劣化:點檢檢查-良否點檢、傾向檢查。        劣化傾向管理:為了把握對象設備的劣化傾向程度和減損量的變化趨勢,必須對其故障參數進行觀察,實行定期的劣化量測定,對設備劣化的定量數據進行管理,並對劣化的原因、部位進行分析,以控制對象設備的劣化傾向,從而預知其使用壽命,最經濟地進行維修。
  • 張培萌妻子說出被家暴原因,網友炸了
    微博發出後迅速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其中,張漠寒講道,當追問張培萌為什麼這樣對自己(家暴)時,張培萌給出的解釋是「運動員,雄性激素高」。這一「理由」,也成為了許多人討論的話題。雄性激素高會導致暴力傾向嗎?當運動員就會雄性激素高嗎?南京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張鵬解釋,雄性激素主要指睪酮、游離睪酮等激素。不管對於男性還是女性而言,雄性激素都是身體中必不可少的。無論是肌肉的合成還是男性第二性特徵的維持,都離不開雄性激素。但是,長期雄性激素過高,會對人體的生理健康和心理造成一定危害。而脾氣暴躁易怒,就是其中之一。
  • 冒昧問一句,你有SM傾向嗎?
    她又問我:「你有SM傾向嗎?」 冒昧問一下,你有SM傾向嗎?以下物品,是否讓你產生期待:鐵鏈、皮鞭、繩索、夾子、絲帶、眼罩、手銬.再試想一下,在愛愛進行時,你是否喜歡這些情節:虐打、跪舔、蒙眼、變溫、辱罵、捆綁、控制.如果你覺得太嚴重,那把情節都加上「輕微」兩個字,再想像一下。
  •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後,電梯人的「朋友圈」也炸了!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後,電梯人的「朋友圈」也炸了!
  • 山東一家7口的生日宴,在朋友圈沸騰了,網友:看餓了,求蹭飯
    山東一家7口的生日宴,在朋友圈炸了,網友:看餓了,求蹭飯!
  • 三星洗衣機也炸了!這是要上天的節奏!
    不難想像社交網絡上是什麼光景:網友:這是三星高像素版宣傳視頻網友:這是我新買的三星洗衣機...雖然目前不清楚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是否安全,但是網友嘛,肯定擔心:@嗷飯:三星變成了軍工企業?@猛吉吉好萌:Note 7炸,Note 7炸,Note 7炸完閨蜜炸。閨蜜炸,閨蜜炸,閨蜜炸完洗衣機炸。洗衣機炸,洗衣機炸,洗衣機炸藥韓國炸。Boom@權傾:可以,三星產品還真是手足情深@路上有霧-:我害怕被人欺負,後來買了三星,人人都害怕我了!
  • 哈大高速發生交通事故,大慶站封閉(附繞行線路)
    6月19日-21日寶麗國際旅行社北極光節「尋北之旅」帶上你愛的人  一起去極北之地追趕絕世風光大慶電視臺《絕對現場》融媒體旗下央視新聞+ 今日頭條 騰訊新聞 天天快報 愛奇藝  同步直播今天一早,貨車撞斷哈大高速一處跨線橋橋墩的視頻,引爆朋友圈
  • 停止自我PUA,新年「自信心」修煉秘籍
    先不說別人PUA自己,復盤自己過去的狀態,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我自己正在PUA自己,堅持自我攻擊,不斷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另一個原因是拒絕聽他人的想法:心理學上有個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把自己的觀點、感情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