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殖致富經:農民養雞卻不賣雞,照樣年賺三十多萬,這是怎麼做到的?

2021-02-22 農事寶典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事寶典」,再點擊「關注」,然後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當前這個傳統農業越來越沒有優勢的環境下,農民朋友都在尋求新的發展,養殖業成了不少轉型農民的首選。畢竟養殖業相對來說更接近農村,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雖然交通不算便利,離城裡也有幾十公裡的路程,但是卻有一位年賺三十多萬的養雞大戶,他就是趙利軍,專門養殖綠殼蛋雞,賣蛋不賣雞。

綠殼蛋雞因為生出來的雞蛋為綠色而得名,綠殼蛋雞相較普通雞蛋,營養更豐富,保健功能也更多。特別是對孕婦來說有改善嘔吐、食欲不振的功效,同時又能促進睡眠、增進營養的吸收,從而保障胎兒的發育。對生長發育的兒童來說,具有促進生長、提高智商等多重功效,近幾年深得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趙利軍從小就在山裡長大,深知山裡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工業汙染,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如何利用這一片淨土創造財富一直是他思考的問題,也就在他正想大幹一場的時候,市場上颳起了綠色健康食品的風,看準機會的他,認準了綠殼蛋雞的養殖。2012年的秋天,回到了村裡,開始了他深山養雞之旅。                                                                                    

趙利軍深知當前市場競爭極大,要想自己的雞蛋擁有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有別人沒有的特色。所以他採用的是山林裡散養,不給雞吃外面的飼料,更不使用能蛋殼更綠的激素。有了這些保障,趙利軍的綠殼雞蛋一走向市場,就供不應求,這幾年,雖然他的養殖場在離城裡幾十公裡的山區,但是越來越多的城裡客戶自己開車進村在山裡撿雞蛋,體驗農家生活。他給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一共有下蛋雞700多隻,每個雞蛋的價格是3塊錢,一年的純利潤三十多萬元。

來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請點 👇👇

相關焦點

  • 【圖書】​特種動物養殖致富經
    內容簡介特種養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經濟動物養殖。經濟動物養殖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 , 有不少農民朋友甚至一些城市下崗職工在飼養經濟動物。經濟動物養殖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三個:養殖技術、 市場信息和規模生產。養殖技術是基礎, 首先要把動物養活養好。市場信息是關鍵, 沒有市場, 對不上路子, 飼養的動物產品可能就銷不出, 影響下一步的再生產。
  • 六桶鎮寶寨村:蛋雞「生」出致富經
    「去年一共撿了10多萬個綠殼雞蛋,合作社賺了十多萬,我們自己分三萬多元。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了。」曹祖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道。  曹祖平夫妻是土生土長的六桶鎮寶寨村村民,一年到頭靠種莊稼勉強維持生計,他們農閒時也幹過泥水工,收入非常少而且不穩定,家裡有兩個孩子還在讀書,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 農民養殖致富經:70後大叔在家養的一種被稱為「禽中極品」,抓住機遇農民年入幾十萬元!
    這種家禽名叫貴妃雞,其性格溫和,走姿輕盈,頭上有雞冠,一般為花白羽毛,很有觀賞價值。這種雞原產於西方,近來才引進國內,其肉色較白較嫩,肥肉少,而且化合物和其它成分比其它種類的雞含量要高,被稱為「禽中極品」。
  • 農民養殖致富經:農民把泥鰍和它混養,不僅不要飼料,而且還長的更好,畝賺四萬元
    農民搞養殖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要控制成本的同時管控好質量,養殖或許對養殖戶來說,飼料是其中一項重要開支,但是廣東農民鄭陽在他的泥鰍養殖池裡放養田螺,不僅僅不需要再投其他什麼飼料,而且還可以獲得雙豐收。
  • 昭平蛇王致富經:養蛇比養雞還容易
    今天,我們來聽聽吳俊濤的養蛇致富經。  當記者來到吳俊濤的養殖基地時,他正在蛇房查看蛇蛋的孵化情況。昭平縣樟木林鎮君碩養殖蛇場  吳俊濤(記者:這個是什麼蛇呢現在孵化的?)這個是眼鏡(記者:它的孵化期是有多久?)
  • 黑果花楸 :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但是在朝陽市部分農村,許多農民已經開始栽種起了黑果花楸這一樹種。由於這一新品種果樹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黑果花楸逐漸被農民和種植大戶認可,成了許多農民致富的搖錢樹。在凌源市溝門子鎮二安溝村農民劉昆的承包地裡,栽種的黑果花楸樹,黑色的果實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 三農專家:要是農民沒有收入,影響民生
    但是大多數農民的話是擁有幾畝田,在家裡又有院子養幾隻雞鴨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可要是進行禁止的話,那對於農民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那為什麼部分地區現在開始禁止養雞鴨了1,養太多雞鴨浪費糧食中國水產養殖量佔全球總量的61.7%,全球49-51%的豬肉,另外還養著一百多億雞鴨等禽類,可見中國養殖業也是世界最大規模。
  • 養雞秘訣:桑葉來養雞,賺錢不發愁
    桑樹林下養雞理論算下來,一畝能養2500隻雞左右,但考慮生態養殖,放養形式居多,一般一畝養500~800隻為宜。桑葉養雞,綠色生態無汙染,雞群可以吃桑葉上的蟲子,同時雞群的糞便也是良好的農家肥,補充桑樹的營養,讓桑樹長的更好,這就形成了良好的綠色養殖生態圈。
  • 養完黑豬養飛雞,養殖大戶丁磊又玩出新高度
    網易正式對外宣布丁磊要開始養雞了!你沒有看錯繼養豬之後,丁磊又開始了全新的養殖計劃相信很多人都知道,09年的時候,身為網易創始人的丁磊,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養豬。作為網際網路圈領軍人物的丁磊,為什麼會突發奇想的去養豬呢?丁磊本人是這樣表示的:「這樣既能夠解決就業和農民收入的問題,又能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同時也引導各界去關注三農問題,為什麼不能養呢?」。
  • 淮安區「羊博士」:念好養羊經 拓寬致富路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馬國龍放著安逸的生活不過,來過這種起早摸黑的生活,是自找苦吃。但是馬國龍的妻子張愛霞很支持他,這給馬國龍在精神上是一個最大的支持。「當時回鄉養羊也是經過一番考慮的,我自己學的是畜牧相關專業,一直做的也是這行,有興趣也有經驗。另外這是我從小土生土長的地方,喜歡這裡的生活,也希望在這裡做些事。」馬國龍說。2015年剛開始養殖的時候,馬國龍缺少資金,只養了50隻羊。
  • 中國農民養了7萬隻雞,外國網友紛紛點讚
    中國東北一名40歲的農民養7萬隻雞,成為了網紅以下是youtube網友的評論: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這是健康的雞,沒有關在籠子裡。That's fantastic哇塞,那些雞還在奔跑呢,太棒了 Ali MadThis is what we call "Healthy chicken"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健康雞」 PAULAND FI thought raising
  • @《農民日報》:神智不清?
    《農民日報》2月17日1版:該患者左側肢體偏癱,同時患有新冠肺炎、腦梗和低蛋白血症,收治時已神智不清、無法進食。
  • 河南賣紅薯農民露宿街頭,零下四度凍落淚
    在洛陽市紗廠路一銀行的屋簷下,48歲的洛寧縣東宋鄉的農民何師傅蓋著兩個被子,蒙頭蜷縮在被子裡取暖。晚上有風,何師傅說被凍醒了好多次,尤其是4點左右的時候,凍的渾身發抖。5點鐘,何師傅就凍的睡不著了。何師傅講到了家人,痛苦流淚。
  • 養殖好項目:養殖水虻 大有前景
    主要功效是處理餐廚垃圾,水虻幼蟲的糞便又是天然的有機肥料,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真正做到無公害,綠色環保。水虻幼蟲本身又是一種高蛋白飼料,在養殖如養雞、養魚等等方面都是上等餌料。請看湖北荊州電視臺壟上行湖北武漢陳輝養殖水虻致富視頻。觀看視頻請點左下側閱讀原文
  • 農村摩託車舊換新,商家瞄準農村大市場,農民商家誰虧誰賺?
    農村人口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這一塊兒的市場可以說非常巨大了。做摩託車電動車生意的商家都紛紛把眼光瞄準了這一塊兒市場。因為摩託車電動車本身價格也不貴,都在農民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同時它們又輕巧方便,對於農民們出行來說是非常便利的。需求量巨大,價格還合適,所以摩託車電動車的生意在農村是相當的紅火了。商家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 楊志華:村幹部「變身」致富帶頭人
    在瀘水市稱杆鄉王瑪基村,提起一個人,村民們都要豎個大拇指,他吃苦耐勞,做過水電工、木工、跑過運輸,還自學考取成人大專,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現如今,為了增加家鄉群眾收入,他還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成立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吸納群眾務工等方式,帶領群眾增收脫貧,他就是瀘水智豪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志華。
  • 健康養殖 走精品龜鱉之路——記當陽市穎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
    健康養殖 走精品龜鱉之路——記當陽市穎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文河2015-10-20 14: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枝江市水產站        瀏覽量: 4184 次 我要評論   文河當陽市壩陵辦事處童臺村二組人,生於1960年4月。1988年,文河在信用社貸款800元,開始在自家屋前0.4畝塘堰裡養甲魚,主要通過市場收購寄養賺差價。
  • 國產一噸500元難賣,仍每年進口數百萬噸,農民:沒法種
    甘蔗是冬季的主要水果之一,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銷售,當然也有專門製作蔗糖的甘蔗,一噸500元左右還難賣,卻仍然每年要從國外進口數百萬噸,很多農民說這甘蔗沒法種了。國內甘蔗的主產地是廣西,可以說廣西甘蔗佔了全國甘蔗供應總量的絕大部分。廣西甘蔗中最有名的當屬白玉蔗了,顏色潔白,脆嫩味甜,是甘蔗中的珍品,不過只局限於貴港,除此以外的其它廣西地區多種植黑皮甘蔗。
  • 農民種植致富經:大叔種黃金果,一次收益百年,每畝收入高達25000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下圖中這種水果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這種水果是南方獨有的,人們稱之為黃皮果,因為它成熟了之後全果呈現黃金色,而且價格也比較貴,所以農民又稱之為「黃金果」。豐產期的時候每畝產量高達5000斤,每年的5-9月份是成熟時期,不同品種成熟時間不一樣,這樣避開了集中上市的風險,從而能賣出好價格。目前無核黃皮的收購價格在5-12元之間,最低不會低於5元每斤,市場上的零售價格更是高達10-30元每斤。按照5元每斤的價格來算,每畝無核黃皮能收益25000元,利潤高達每畝一萬多元。
  • 你見過種植苔蘚致富的嗎?福安農民做到了
    10月28日,筆者在福安曉陽鎮見到當地農民正在收割、晾曬一種很不起眼的苔蘚植物——水苔。據種植戶陳發春介紹,他種植的水苔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市場零售價每噸能達2萬多元。由於適銷對路,近年來,他不斷擴大種植面積達上百畝,每畝產值在8000餘元,在為自己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相關連結:水苔屬苔蘚科植物,又名泥炭蘚。可分為粗葉泥炭蘚和細葉泥炭蘚。水苔具有非常好的保水、保肥、透氣等特殊功效。所以水苔能為高等室內花卉植物創造良好的栽培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