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共撿了10多萬個綠殼雞蛋,合作社賺了十多萬,我們自己分三萬多元。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了。」曹祖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道。
曹祖平夫妻是土生土長的六桶鎮寶寨村村民,一年到頭靠種莊稼勉強維持生計,他們農閒時也幹過泥水工,收入非常少而且不穩定,家裡有兩個孩子還在讀書,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2017年,貴陽市政協智力支邊辦投資60萬元,用於寶寨村綠殼蛋雞養殖項目,覆蓋寶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111人,該項目由寶寨村集體成立的修文縣萬家富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管理,起初修建圈舍10間,雞苗計劃6000羽。
養雞項目建好沒多久便遇到了挫折,由於管理不善、雞瘟加上村裡黃鼠狼、狗等動物的肆虐入侵,這些雞苗遭受巨大損失。而後合作社經常邀請縣農業局獸醫專家、養殖技術專幹對飼養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有效解決了許多飼養中遇到的難題。
2019年該項目新增雞圈15間,共計25間,成型母雞3600多羽。每天,曹祖平夫妻負責按時在雞圈給雞餵食餵水,然後就放到林子裡讓它們出去吃草覓食,增加他們的活動量,讓它們享受充足日曬,晚上再趕迴圈中餵玉米,這樣林下放養的雞所下的綠殼蛋更具營養價值。
「2019年,我們的收入就有10多萬元,貧困戶一戶一年就是4000元,這4000元是拿來補助貧困戶,減輕他們家庭的生活負擔,防止他們再次返貧。」寶寨村村委會主任鄧書奎坦言道。
鄧書奎作為寶寨村村委會主任,他為村民增收致富想辦法,找路子,引項目,做了不少事。其中他們村的綠殼雞蛋養殖項目就是由他們村向市政協申請獲批建設的。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實實在在的帳,按照當前這個發展情況,每年淡季每天產綠殼蛋五六百個,按照最低價格每個雞蛋1元錢計算,每天最低可收入500元;旺季每天可以產1000多個蛋,多時近2000個,按照每個雞蛋1.3元計算,每天能收入1300元以上,每年下來保守估計也有十幾萬元。由於他們雞是圈養加放養,所產綠殼蛋蛋清厚稠,蛋內蛋白、胺基酸、卵磷脂蛋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鋅、鐵、鈣、碘、硒等均高於普通雞蛋,內膽固醇遠遠低於普通雞蛋,煮熟食用,蛋味醇香、無腥味,且極易被消化吸收。他們的綠殼蛋每隔幾天就有人專門來收購,不存在積壓變質的情況。
「現在的扶貧政策好,我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再擴建幾個圈舍,養雞爭取達到10000隻,多增加村民收入。」說起養雞,鄧書奎侃侃而談,對未來信心滿滿。他還計劃為更多的農戶開闢致富新「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