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殖致富經:農民把泥鰍和它混養,不僅不要飼料,而且還長的更好,畝賺四萬元

2021-02-14 亞洲新歌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農民搞養殖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要控制成本的同時管控好質量,養殖或許對養殖戶來說,飼料是其中一項重要開支,但是廣東農民鄭陽在他的泥鰍養殖池裡放養田螺,不僅僅不需要再投其他什麼飼料,而且還可以獲得雙豐收。                                                                                                   

鄭大哥告訴我們,在泥鰍養殖池塘裡放養田螺,不用餵養其他飼料,是因為田螺能夠豐富水中的各種浮遊生物、水生植物等,比如輪蟲、枝角類、絲蚯蚓等,還能夠產生幼螺。而這些都是泥鰍的天然飼料,而泥鰍的糞便又是田螺的好飼料,真正的達到了泥鰍和田螺互利共生。

泥鰍和田螺特色養殖,經過十來個月的餵養,每畝池塘可以收穫泥鰍3000斤左右,田螺5000斤左右,而這樣餵養的泥鰍更生態,肉質更鮮美,如果就按照批發價每斤15元,一畝可以就泥鰍就可以產生45000元的產值。而田螺的批發價在2-3塊每斤,每畝又可以產生上萬元的收入。                                                                                                   

泥鰍和田螺混養,沒有投放其他商品飼料,不僅僅節約了大量的飼料成本,而且泥鰍田螺更受市場歡迎,鄭陽現在有十多畝的混養池塘,每年創收幾十萬。泥鰍、田螺共生,真正的達到了一畝養殖塘,雙份收益的效果。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民養殖致富經:農民養雞卻不賣雞,照樣年賺三十多萬,這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事寶典」,再點擊「關注」,然後點擊右上角,再點擊設為星標,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當前這個傳統農業越來越沒有優勢的環境下,農民朋友都在尋求新的發展
  • 【圖書】​特種動物養殖致富經
    內容簡介特種養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經濟動物養殖。經濟動物養殖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 , 有不少農民朋友甚至一些城市下崗職工在飼養經濟動物。經濟動物養殖成功的關鍵因素有三個:養殖技術、 市場信息和規模生產。養殖技術是基礎, 首先要把動物養活養好。市場信息是關鍵, 沒有市場, 對不上路子, 飼養的動物產品可能就銷不出, 影響下一步的再生產。
  • 【水產致富】80後大學生嘗試泥鰍+生態稻,畝利過萬元
    卞國民興高採烈地對記者說:「今年,『泥鰍+生態稻』田畝產泥鰍750公斤。」    2004年,從長沙理工大學畢業後,22歲的卞國民與4名志同道合的同學相約回到卞家坪村,東湊西借籌集20萬元,流轉20畝水田,嘗試「泥鰍+生態稻」混合種養。然而,人工授精的泥鰍成活率不足10%,水稻產量和品質都達不到預期,20萬幾乎全打了水漂。
  • 黑果花楸 :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但是在朝陽市部分農村,許多農民已經開始栽種起了黑果花楸這一樹種。由於這一新品種果樹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黑果花楸逐漸被農民和種植大戶認可,成了許多農民致富的搖錢樹。凌源市溝門子鎮二安溝村黑果花楸種植戶 劉昆:我裁了5畝黑果花楸,去年賣了7萬7千多元。今年賣了將近9萬多。種了這麼年地,沒見過這麼多錢。凌源市溝門子鎮二安溝村黑果花楸種植戶 胡榮慶:我2016年種的黑果花楸,當時我裁了12畝地,後來又擴裁了8畝地。
  • 楊志華:村幹部「變身」致富帶頭人
    在瀘水市稱杆鄉王瑪基村,提起一個人,村民們都要豎個大拇指,他吃苦耐勞,做過水電工、木工、跑過運輸,還自學考取成人大專,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現如今,為了增加家鄉群眾收入,他還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成立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吸納群眾務工等方式,帶領群眾增收脫貧,他就是瀘水智豪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志華。
  • 農民養殖致富經:70後大叔在家養的一種被稱為「禽中極品」,抓住機遇農民年入幾十萬元!
    這種雞原產於西方,近來才引進國內,其肉色較白較嫩,肥肉少,而且化合物和其它成分比其它種類的雞含量要高,被稱為「禽中極品」。貴妃雞體型比較小,成年公雞可以長到3斤左右,母雞大的也只有2斤多,養殖5個多月即可產蛋,雞蛋較小,一斤要15個左右。這種雞成活率很高,不怎麼喜歡運動,所以飼養密度比較高,適合家養,圈養都可以,特別是農家小院都可以養殖。雞舍可老房子,宅院空地,但要注意通風和乾燥,好採用竹製籠舍和水泥地面,方便清洗和消毒,並在空的地方弄些粗砂和架子,方便雞活動。
  • 通知大夥:一個適合窮人致富的項目,20頭年收入8萬元,比打工強
    也許大家厭倦了城市的打工生活,現在好多人有回鄉創業的願望,現在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如果能夠在農村創業,又能夠照顧家人和孩子,是不是更好呢?農村創業不光需要激情,還要有好的創業點子。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適合農村的養殖項目,它不需要投資太多,很適合資金少的農村人,只要踏實肯幹,能夠吃苦就能有所成就,一起來看看吧。
  • 健康養殖 走精品龜鱉之路——記當陽市穎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
    健康養殖 走精品龜鱉之路——記當陽市穎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文河2015-10-20 14: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枝江市水產站        瀏覽量: 4184 次 我要評論   文河當陽市壩陵辦事處童臺村二組人,生於1960年4月。1988年,文河在信用社貸款800元,開始在自家屋前0.4畝塘堰裡養甲魚,主要通過市場收購寄養賺差價。
  • 農村不要養雞鴨?三農專家:要是農民沒有收入,影響民生
    但是大多數農民的話是擁有幾畝田,在家裡又有院子養幾隻雞鴨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講,這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可要是進行禁止的話,那對於農民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了。那為什麼部分地區現在開始禁止養雞鴨了1,養太多雞鴨浪費糧食中國水產養殖量佔全球總量的61.7%,全球49-51%的豬肉,另外還養著一百多億雞鴨等禽類,可見中國養殖業也是世界最大規模。
  • 六桶鎮寶寨村:蛋雞「生」出致富經
    「去年一共撿了10多萬個綠殼雞蛋,合作社賺了十多萬,我們自己分三萬多元。家裡的經濟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了。」曹祖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道。  曹祖平夫妻是土生土長的六桶鎮寶寨村村民,一年到頭靠種莊稼勉強維持生計,他們農閒時也幹過泥水工,收入非常少而且不穩定,家裡有兩個孩子還在讀書,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
  • 吳俊偉:「新型職業農民」的情懷
    在東大灘鄉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山鄉農民,他帶頭種植中藥材,並引領和帶動更多群眾走上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他就是東大灘鄉酸茨溝村的「新型職業農民
  • 【圖】水口農民種油甘子,每戶增收萬元以上!!
    該市水口鎮農民就在山地上種植油甘子增收致富,每戶可增收萬元以上,令人刮目相看。  11月28日中午,記者慕名來到水口鎮飛馬村委會,在村幹部的帶領下,登上竹牙村邊一座山嶺的半腰,但見順著山勢開劈的一行行梯帶之上,生長著一株株油甘子樹,樹幹一般有碗口般粗,三四米高,樹冠約10平方米。
  • 養殖好項目:養殖水虻 大有前景
    水虻幼蟲本身又是一種高蛋白飼料,在養殖如養雞、養魚等等方面都是上等餌料。請看湖北荊州電視臺壟上行湖北武漢陳輝養殖水虻致富視頻。觀看視頻請點左下側閱讀原文 其所含的各種有機物質在夏天極易腐蝕產生汙染,特別是由餐飲垃圾餵養的豬和提煉的泔水油一旦流向市場,會嚴重危害到大家的健康。目前,大量的餐飲垃圾已經成為城市汙染的主要源頭之一,它的科學暨無害化處理,成為困擾城市管理和建設的難題。
  • 泥鰍養殖的心酸歷程:雖然賣價高,死亡率更高!
    四、加強投餌管理嚴格按照「四定」原則投餌,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魚體自身體質和抗病力,對泥鰍的健康生長至關重要。1.定質:投餵的飼料要確保新鮮清潔、營養全面,動、植物性餌料配比合理,適口性好。動物性餌料不宜單獨投喂,以防泥鰍因貪食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脹氣」而亡,且在投飼前要對動物性餌料進行消毒處理:洗淨後在沸水中燙置3~5min, 或在5%的食鹽溶液中浸泡10 min左右,用清水漂洗後再投飼。腐爛變質的飼料絕不能投喂,否則易使泥鰍患腸炎等疾病。
  • 農民種植致富經:大叔種黃金果,一次收益百年,每畝收入高達25000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下圖中這種水果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這種水果是南方獨有的,人們稱之為黃皮果,因為它成熟了之後全果呈現黃金色,而且價格也比較貴,所以農民又稱之為「黃金果」。在雲浮鬱南這裡是黃皮之鄉,而且種植的都是上品無核黃皮,黃皮在這裡已經成為了一種經濟水果,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有名。
  • 河南賣紅薯農民露宿街頭,零下四度凍落淚
    在洛陽市紗廠路一銀行的屋簷下,48歲的洛寧縣東宋鄉的農民何師傅蓋著兩個被子,蒙頭蜷縮在被子裡取暖。晚上有風,何師傅說被凍醒了好多次,尤其是4點左右的時候,凍的渾身發抖。何師傅說這樣的天氣,也擔心被凍壞老命不保,自己也想過住到旅館,但一想到兩天才賣了幾百塊錢的紅薯,又捨不得,睡在車旁不僅能看車,還能省下來幾十塊錢,痛苦掙扎過後,他在這個銀行門口蜷縮了一夜。
  • 技術:刺蝟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刺蝟前景廣闊。刺蝟喜於傍晚爬出來尋找食物,次晨回藏暗處,刺蝟適應性很強,不會因為住處的變換而影響情緒和採食。刺蝟是雜食動物,飼料來源特別廣泛,幾乎沒有它不吃的食物,通常用的動物性飼料有昆蟲、鼠類、水產類、蚯蚓等多種小動物,還有各種畜禽類肉、內臟等;植物性飼料有、瓜幹、高粱、大麥、小麥、燕麥、麩皮、糠穀類,還有各種瓜果類、蔬菜、野菜、野果等。以上各種飼料,可單餵或幾種搭配喂,而以搭配飼餵為好。
  • 淮安區「羊博士」:念好養羊經 拓寬致富路
    馬國龍在村裡被稱為「羊博士」,並不僅僅是他羊養的好,還因為他是揚州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的研究生,是地地道道的「羊博士」。剛走出校門的時候,馬國龍在山東省菏澤市一家企業搞科研,後來又在濰坊市一家大型畜牧養殖場做技術。雖然當時年薪很高,但是馬國龍返鄉創業的想法一直都在內心萌動。2015年,馬國龍放棄了年薪10萬,外加3%股份的高薪工作,毅然回鄉養羊。
  • 農民大爺研發「電鑽」除草器,一天可除草2畝地,造價20元
    打開趣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在國外就有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他的家中也是也著一塊小菜園子,為了能吃上純天然的綠色蔬菜,他便自行發明了一款電鑽除草器,通過視頻中我們能夠看到,這款除草工具在外表上並沒有太大亮點,但可千萬別因為這就小瞧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