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娘在臺灣系列報導:張少紅的創業夢

2021-02-22 直通兩岸


  張少紅,1969年生於河南,1995年來臺灣定居,一直在中醫診所工作,朝九晚五,收入穩定,工作環境也不錯,原本計劃在中醫診所做到退休的。但後來經歷的一些人和事,讓她有了創業的念頭。

  2010年,張少紅經朋友介紹進入臺灣的教會,在教會中他常常參與探訪病人、關懷老人的公益服務。在探訪過程中,她發現臺灣有很多的來自外來配偶處於弱勢族群。讓她記憶尤深的是,有次參與一個慈善機構的探訪,那裡的姊妹大部分是被家暴的,有來自祖國大陸的,也有來自越南、印尼和泰國的。很多人嫁來臺灣後沒有工作和穩定收入,當發生家暴後,沒有經濟基礎,沒有居住的地方,生活馬上陷入困頓,臺灣的慈善機構僅可以提供半年的食宿。

  有些幸運的姐妹,在這期間找到了工作,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後續的離婚官司、小孩的監護權等,使她們的身心備受煎熬。有些姊妹問題沒有解決,但時間到了,還是要離開慈善機構。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家裡經濟狀況不佳,姊妹們負擔著家裡的經濟重擔,因著文化背景不同,求職無門。一些姊妹在早餐店、自助餐廳工作,有的做打掃清潔的工作。時間長、薪水低,又無法照顧子女。如何才能真正改變她們的生活狀況呢?張少紅覺得要改變,必須先提升自己的素質,要有專業技能,有了一技之長,就可以選擇工作、選擇老闆,你才會有自主權。「可我只是個上班族,能力有限,怎麼幫助別人呢?」張少紅告訴記者。

  當她一籌莫展時,認識了臺灣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女士,她是位非常熱心、真誠、有魄力和擔當的大姐。在她的鼓勵下,張少紅決定創業。2011年底,張少紅有緣接觸到臺灣最大的美容保養品公司之一,經過對這家公司的詳細了解,燃起了她心中的希望之火。尤其公司的六大信條之一「扶助值得幫助的親朋,你就會有福氣」,這句話深深觸動並感染著張少紅的心。

  2012年是張少紅最為辛苦、最為忙碌的一年,但也是她收穫最大的一年。那時,她白天在中醫診所工作,下班後周一至周四去上當地政府組織的專業證照考試課程,其餘的晚間時光要去老師店裡練習手技,有時候練到凌晨一兩點鐘,周末還要參加公司的各項培訓課程。雖然身體很累,但是她感到很充實。

  記得2012年,中央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石元娜邀請她參加臺灣「掌聲響起」的節目,在節目中主持人問她:「少紅,你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她說:「我希望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這樣就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提供一個姊妹們學習專業技術,練習手技的場地,還可以幫助她們就業、創業。」

  2013年,在何理事長不斷的關懷下,她離開了工作十八年的中醫診所,帶著大家滿滿的祝福,實現了她的願望——她的美容店隆重開幕了。目前,張少紅已經帶了十幾位學員,有來自大陸的,也有來自越南的。這些學員有兩位也已開了自己的店,有四位成立了工作室。張少紅對記者說:「她要感謝臺灣中華婦女聯合會的何理事長為她們所做的努力,在聯合會裡,何理事長就是我們的大家長,不但在工作上,在生活上各方面都給予我們幫助、關心,凝聚我們的姊妹親情。我希望,聯合會在何理事長的帶領下,更加茁壯強大。」



相關焦點

  • 大陸的臺灣空姐:大陸帶給了我一片全新的「藍天」
    沒想到,我成為了大陸的首批臺灣空姐,甚至是首批臺籍乘務長,是大陸帶給我一片全新的『藍天』。」20日,在2018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上,臺灣青年黃佳瑩說道。出生在臺北的黃佳瑩從小就有一個空姐夢,大學畢業後,黃佳瑩開始陸續應聘各家航空公司,「面試沒有十次也有九次,但全都失敗而歸」。失望之際,恰逢春秋航空公司赴臺灣招募空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黃佳瑩提交了自己的簡歷。
  • 創業 臺灣阿嬤大陸開農場:不辭長做仙遊人
    圖為張玲惠在與同行分享創業經驗  若不是相逢在仙遊縣鐘山鎮南興村的寂靜山嶺,眼前這位挽著一頭長髮、裹著絲巾的阿嬤,會讓人以為她正準備去跳廣場舞,但張玲惠剛剛查看完牛樟芝菌種,從實驗室出來。  牛樟芝是珍貴藥用真菌,以臺灣保育類瀕危樹種牛樟樹為唯一宿主,可研製生物科技產品,市場前景頗被看好。
  • 中時電子報 臺北新娘巡演 大陸觀眾飆淚點讚
    演出現場「一個郵筒,封封家書,牽起兩岸幾代家庭的無限思鄉之情」,話劇《臺北新娘》作為大陸國臺辦對臺宣傳工作重點專案,以及大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劇碼,即日起至16日在大陸巡迴演出,日前在上海市劇院的演出場次獲得好評,甚至有觀眾含淚直指,「讓我想起嫁到臺灣的朋友!」
  • 臺灣同胞身著漢服遊福州西湖:在大陸過年很不錯
    為了讓選擇在大陸過年的臺商臺胞感受春節氣氛、同享兩岸親情,福州市臺港澳辦、臺協會組織在榕臺胞家庭參加「遊西湖、享春光」親子活動,這是在榕臺胞歡度春節系列活動之一。「大陸年味更濃,女兒在這邊可以看到更多過年的傳統節目。」臺商二代翁達銘說。在遠處,他的妻子正在給女兒拍照。
  • 廖信忠專欄:「進口」新娘在臺灣
    在臺灣一提到「外籍配偶」,大家聯想到的絕不會是歐美第一世界國家的洋妞,也不會是溫柔體貼的日本妹妹,這四個字通常給人的印象,就是來自東南亞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新娘,尤其是越南新娘。在臺灣最大的網上論壇,有個版叫「跨文化戀愛版」(CrossCulturalRomance簡稱CCR版),裡面大部分是臺灣女生分享與外國男生談戀愛結婚的故事,偶爾也有臺灣男生娶了歐美或日本的女生,大家也給予祝福。可是有一天,有個男網友分享了他與越南女人結婚的事,結果被版主視為鬧版,帖子被刪除,由此引發軒然大波。眾網友認為這一做法是種族歧視,於是集體攻入該版,導致該版隱版至今。
  • 大陸航空愛招臺灣空姐,輕軟臺灣腔聽著太舒服啦
    呆丸君第一次搭乘臺灣華航班機的時候,可是被臺灣空姐的溫柔臺灣腔迷住啦~據臺媒報導,具服務業優勢的臺灣籍空姐近年大受大陸航空公司青睞,春秋、吉祥、海航等大陸航空,2014年起陸續跨海赴臺徵空服員,招募人數有增加趨勢。
  • 臺灣「磚家」逗樂網友:大陸人連榨菜也吃不起了
    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最新一期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發表了一番「高論」,逗樂一眾大陸網友。「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關鍵時刻》是東森新聞臺制播的節目。8日播出的節目中,主持人劉寶傑和財經專家黃世聰在節目尾聲處,以「大豆之戰」討論中美貿易摩擦。
  • 臺灣女孩:臺灣男生好娘啊,大陸男生體貼霸氣真叫一個爺們!
    by毒書郎文 | 郭雪筠選自《臺北女孩看大陸》01我們小時候常聽到大陸新娘嫁到臺灣的故事。那時中國大陸還沒有在我們的眼中,我們知道許多臺灣商人到大陸都會包養「大陸妹」,讓臺灣原配氣得牙痒痒的。因此,只要老公要去大陸,老婆多半會鬧著要跟去。不過,關於大陸男人的印象可就不一樣了。
  • 臺灣媳婦「回娘家」:鄉音無改仍念家
    臺灣媳婦「回娘家」:鄉音無改仍念家 2018-08-17 22:46: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臺灣「雙11」爆買大陸貨,有些人急眼了.......
    除了這份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臺媒還報導稱,中國臺灣在今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出口排行榜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香港和美國;11月1日-10日,京東在臺灣的銷售金額同比增長5倍、訂單量同比增長4倍……▲天貓在臺灣推出的環島「雙十一」巡迴車。而臺灣知名社群網站「批踢踢」(PTT)上,「網購」「省錢」等版塊的熱度也於近日直線上升。
  • 大陸遊客懟臺灣播客,狠狠打了某些人的臉!
    你去大陸看一下。」臺灣播客「不服氣地」追問,「(既然臺灣)那麼差,我看你在這邊玩得很開心啊。」「我去差的地方玩不代表我不開心啊,我去柬埔寨我也很開心啊。」大陸遊客的回答,令網友直呼:哈哈太直白了!視頻據微信公眾號:聽港一銅鑼灣(tinggang--tongluowan)這位來自山東的楊姓遊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採訪者當時的說法依然感到氣憤。
  • 大陸一首歌「攻陷臺灣」!
    環環(ID:huanqiu-com)今天報導了臺灣專家對大陸打來的新年第一炮:猝不及防
  • 泰國變性美女的中國新娘夢
    泰國電視臺的特別節目:變性美女的中國新娘夢詳細報導了這一事件,一時間評論不斷,眾說紛紜。
  • 日媒:臺灣企業離不開大陸只能在夾縫中求生
    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導 日媒稱,為牽制有「臺獨」傾向的民進黨蔡英文,大陸正在強化監管進駐大陸的臺灣企業。
  • 一名大陸遊客在臺灣失蹤.
    據臺灣《聯合報》10月3日報導,臺潛水教練楊政佳昨天(2日)帶兩名潛水客在屏東墾丁貓鼻頭海域潛水時三人一同失聯,其中包括一名大陸遊客
  • 一個手機買買買,大陸行動支付強勢登陸臺灣!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16年12月27日,大陸來臺遊客總人數同比減少18.5%。觀景臺(人數)大概少了兩成,購物中心的退稅金額大概少了一成左右。面對客觀減少的客流,臺灣的商戶希望藉助大陸發達的行動支付,增加大陸遊客到店的人流和消費頻次。
  • 新春伊始 臺灣銀行業抓緊在大陸「布點」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 陳鍵興)新春伊始,臺灣銀行業抓緊在大陸布點,擬設分行、支行、子行遍布東西南北,包括上海、天津、廣州、福州、南京、武漢、成都等地。據悉,臺灣國泰世華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去年底分別獲得大陸監管部門核准後,今年將籌建各自在大陸的第二家分行。
  • 臺灣:拒絕出口給大陸口罩,每周給美國100000隻
    可是在這次中國爆發疫情的萬分危機中,我們不僅沒有看到一脈同源的臺灣的任何真情,反而看到是臺灣當局的自私,瘋狂和冷血。武漢疫情爆發之後,俄羅斯,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等許多國家都向中國伸出援手,提供物資和各種力所能及的幫助,就連我們北方自己都很貧窮落後的蒙古還送來了三萬隻羊,作為多中國抗疫的一點心意。但是,我們血脈同根的臺灣做了什麼呢?
  • 騎士精神:創業永遠在路上!
    來自臺灣的伍總在1976年創辦了勵拓集團,專門從事重機鞋的銷售。1991年她來到深圳,開辦了自己的生產基地,產品全部出口到歐美國家。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在臺灣做生意,從買小房子到中房子,再到大房子,來到大陸又從小房子開始,到今天的大農場。伍總的經歷就像一本書一樣,士農工商,全涉及過。
  • 吃貨不服:大陸人吃的火鍋料咋是臺灣總裁帶過來的??
    不過今天雞湯姐看到一條新聞稱:臺灣一女主播報導說大陸吃火鍋不放料,是海霸王帶來火鍋料概念。稍安毋躁,我們先來看看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12月2日,在《57新聞王》欄目中一位叫陳明樂的東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播在做節目時稱,中國大陸人不放火鍋底料,是莊總裁(莊榮德)把火鍋料的概念帶到大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