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本篇文章畫面可能引起不適,但是如果你是吃貨,請繼續瀏覽下去!
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
大事不好了!
葉門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
目前的蝗災已經對葉門農業造成嚴重危害!
6月24日,在葉門薩那,蝗蟲在空中成群飛過。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
本文轉載自新華社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19年6月26日,原標題為《葉門爆發蝗災!怎麼辦?當地群眾:曬乾,油炸!》。
為了應對蝗災
葉門發起一項消滅蝗蟲行動,
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入侵者」,
葉門人民找到了自己的應對方法
——
把蝗蟲請進家中,
端上餐桌
6月24日,在葉門薩那,當地人晾曬蝗蟲以備食用。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
6月24日,在葉門薩那,當地人準備食用蝗蟲。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
對於身處災害中的當地群眾來說,
這些「美味」,
也許就是一家人渡過難關的保障
6月24日,在葉門薩那,當地人晾曬蝗蟲以備食用。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
葉門人民應對蝗災的方法
並不是個例,
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
蝗蟲同樣也是「會飛的美味」
2007年11月24日,幾名婦女在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的一個市場販賣經過處理的螞蚱。每年雨季來臨時,烏幹達就多了一道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野味—炸螞蚱。人們通常將螞蚱經過簡單處理後用油炸熟,再撒上鹽即可食用。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這是一名男子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自由市場上出售盧薩卡傳統小吃油炸蝗蟲(拍攝於1997年3月)。 新華社發
2014年8月5日,一名婦女在泰國東北部省份呵叻府的一處加油站出售油炸蝗蟲等油炸昆蟲。新華社/美聯
2013年10月23日,在法國巴黎一家餐廳,主廚埃利在準備一道以蝗蟲為原料的菜餚。新華社/法新
說到吃蝗蟲,
怎麼能少了我們智慧的中國人民!
蝗蟲能上餐桌,
變成一道道特色菜餚,
蝗蟲還是「致富之寶」
這是2011年8月3日在蝗蟲養殖戶陳潤媚家拍攝的炸蝗蟲特色菜餚。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大協屯村民陳潤媚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地農業科技部門的幫助支持下,承包畲地建起了30多座網棚飼養蝗蟲,供應餐桌,闖出了一條新的致富路。據悉,蝗蟲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高蛋白食物。它的胺基酸含量比肉類、大豆都高,而且還有健脾消食的藥用價值。每年養殖蝗蟲500萬隻可帶來50餘萬元的收入。 新華社發(鄧克軼 攝)
這是餐桌上烹製的「蝗蟲菜」(2010年11月17日攝)。河南省平頂山市退休職工魯學文在當地農業科技部門的幫助支持下,承包山荒地開展蝗蟲網棚養殖,供應餐桌。據介紹,每年養殖100多萬隻蝗蟲,可帶來10餘萬元的收入,成為致富的一條新路。 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重慶一家名為「花卉大餐」餐館製作的「花蟲一家」:這道菜是用蝗蟲、菊花玫瑰,蔥絲等製作的。新華社記者劉前剛攝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博集天卷為庫叔提供15本《我是落花生的女兒》贈予熱心讀者。民國著名學者許地山的女兒許燕吉的人生自傳,以近百年的人生體驗,告訴你一個真實的20世紀中國史。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的前2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