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27日隨鐵路開通啟用。鮮為人知的是,「厚重」雄安站的文化載體——牌匾,竟然是用8斤鴨蛋殼鑲嵌而成的。
雄安站牌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供圖)
步入雄安站候車大廳,仰望高大開闊的清水混凝土大廳正梁,就可以看到這塊青灰色的牌匾。牌匾正中用琺瑯黃色書寫著「雄安站」,中文字下方有一排銅鍍金的英文字母。
「這8斤蛋殼可不一般。」牌匾設計團隊成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研究生唐婉瑩說,製作採用了我國傳統「大漆工藝」中的蛋殼裝飾技法。團隊提取了白洋澱鳥類的生態線條,先將圖形勾線,再鋪上鴨蛋殼。灰白色的蛋殼能夠襯託出黃色的字,色調也符合雄安站內部清水混凝土的整體裝飾。
蛋殼鑲嵌的牌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供圖)
「蛋殼的『輕』和文化的『重』在其中完美融合。」牌匾設計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劉強說,蛋殼在我國特有的大漆材料中非常穩定,經過十餘道工序,易碎的蛋殼可以歷經千年不壞。如果鐵路客站經過一二百年需要遷移,牌匾還可以保留下來,向後人傳遞當時的文化符號和價值理念。
將牌匾作為高鐵站的文化載體從京張高鐵伊始,「天地合德、百年京張」的文化理念貫穿京張高鐵各站。雄安站的文化理念則是「古澱鼎新、澄碧凝珠」。「古澱鼎新」,顧名思義,是以河北省安新縣的大溵古澱和保定市、滄州市的白洋澱為基礎,將雄安新區建成一座「未來之城」;而「澄碧凝珠」則意指綠色生態觀和清明之世,並呼應雄安站的「滴露」造型。
12月26日拍攝的雄安站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供圖)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朱頂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頭。」「最是一年春好處,決勝煙柳滿皇都。」……這些詩句,散落在22根風柱和電梯玻璃牆上,溫潤地裝飾了這座代表中國鐵路客站建設最新成就的高鐵站。
雄安站內的荷花圖案裝飾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供圖)
「從重建設到重文化,我國高鐵建設近年來出現了新變化。」劉強說,高鐵站房的公共空間應該引入更多優秀中華文化,涵養大眾文化素養,增強國家文化實力。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投稿郵箱:1702786888@qq.com 雄媒社歡迎下列稿件:新聞評論、事件剖析、風土人情、鄉村傳說故事等。文章採用即有稿費,讚賞直達作者微信帳戶,作品將在雄新社、雄媒社及各大網站全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