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預付消費」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陷阱

2021-02-24 反傳防騙熱線

如今,在百貨零售、美容美髮、休閒健身、美食餐飲等領域,預付消費早已司空見慣。但是,預付消費一旦和返利回報扯上關係,就得小心了。

近期,一些以「預付消費」為名進行集資的詐騙陷阱相繼被曝光,不法分子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市民對此應提高警惕。

 案 例 

張某是河北省唐山市某連鎖超市的店長。2017年9月,張某藉助網絡、宣傳單、微信朋友圈等,公開宣傳該超市推出的充值返現活動,即消費者在該超市辦理預付卡並充值後,可享受一定比例的返款,充值越多返款越多,還可以免費領取禮品、免費旅遊,享受商品打折優惠等。

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張某向社會吸收資金共計550餘萬元,集資款除支付前期部分返款外,均用於個人揮霍。至案發時,尚有380餘萬元不能歸還。2019年6月,唐山市古冶區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8萬元。

 解 析 

法院審理認為,張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未經有關部門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且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近年,在百貨零售、美容美髮、休閒健身等服務領域,「預付消費」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消費模式。這種先掏錢後消費的模式,由於法律法規方面尚未規範,消費周期較長,還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存在一定風險。

此類非法集資活動主要有以下特徵:通過傳單、廣告等途徑公開宣傳,不以真實消費為目的,假借辦理預付卡或「預付消費」等名義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向消費者返還資金並支付利息。

辨別此類非法集資活動,一是看「預付消費」金額有沒有超過正常消費額,如果要求一次性充值額遠遠超過消費額,就要特別當心;二是看有沒有承諾支付利息等回報,以承諾高額回報來吸引消費者的,就要提高警惕。

在此提醒廣大群眾,近年來,非法集資花樣不斷翻新,欺騙性越來越強,其常見手段主要包括承諾高額回報、編造虛假項目、以虛假宣傳造勢等。對手段多樣的非法集資行為要增強防範意識,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所謂的「高額回報」「快速致富」項目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此文來源:河源發布,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防範非法集資丨預付卡陷阱多,小心被忽悠!
    辦理預付卡時,應積極查詢經營者的經營狀況、預付業務備案信息等,對於優惠力度極大的充值返現方式要多問多想。消費者與經營者應當籤訂書面合同,應載明價格、服務標準、優惠條件、使用商品品牌、有效期限、有效次數、使用權限、使用地點、續費升級、遺失補辦等事項,並應明確預付款消費卡的功能、使用範圍、有效期限、退卡(款)條件、違約責任等事項。
  •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養老領域非法集資
    部分企業不具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費旅遊、贈送實物、養生講座等欺騙、誘導方式,採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相關機構及參與人員的上述行為存在非法集資等風險。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非法集資應承擔相應責任,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請廣大老年人和家屬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自覺遠離非法集資和傳銷,防止利益受損。
  • 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很多沙洋人都在用!
    > 風險提示函 近年來,非法集資手段不斷翻新,不法分子借用共享經濟、智能製造、大數據、區塊鏈等名義,編造「財富永動機」類的造富故事,擴散不良信息、發展業務人員,再通過兜售虛擬貨幣、虛擬股權等方式騙取錢財。
  • 興科普 防範金融詐騙,遠離非法集資
    興業銀行提醒您:防範金融詐騙,遠離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的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利益等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給予回報的行為。
  • 香港中路街道常態化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營造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的良好氣氛。〓香港中路街道聯合區處非辦、區文明辦、香港中路派出所在轄區重點區域常態化開展「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活動過程中,非法集資宣傳員向轄區居民派發了《防範非法集資一封信》、《非法集資典型案件及分析》折頁等普法教育宣傳材料。
  • 沈丘縣兆豐酒業假賣酒真借錢 營銷或涉嫌非法集資
    活動:買一萬酒返一萬現金 低價位酒不參與活動  在位於沈丘縣的兆豐酒業營銷中心處,銷售人員介紹了關於兆豐酒業推出的消費返現活動:「本次活動共推出『兆豐貢』『兆豐恆』兩大系列下十餘種酒品。每萬元為一組,每人最多可購買三組。可以單買同一種酒,也可以混著購買,只要價格控制在11000元每組就可以。」
  • 中國人壽深入開展2020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銀保監會、集團公司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升社會公眾防範非法集資能力,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有效遏制非法集資行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於6月1日正式啟動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
  • 小雲提醒:遠離非法集資 歡歡樂樂過年
    新年將近,為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非法集資的防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秩序,雲山鎮不斷加強打擊非法集資的宣傳力度,開展了「遠離非法集資,歡歡樂樂過年
  • 臨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式儲值消費警示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的同時日益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預付卡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洗浴、住宿、健身等服務行業廣泛使用
  • 非法集資?誰來監管數千萬應援偶像集資款?
    不少粉絲對集資也產生了警惕心理。「有人質疑後援會會從中抽成,或拿之前集資的錢來『插旗』,或者『填坑』(填補後援會其他的資金空缺)。」君君告訴記者,儘管後援會會在集資結束後公開收支明細,但由於帶有滯後性,集資款項去向不明的情況並不少見,數額不高時很少會有人深究。「有時候粉絲管理層內部有矛盾,對錢的使用有爭議,公開明細時就會互相推脫,嚴重的時候就不了了之甚至攜款消失了。」
  • 吉林市「賽諾斯」非法集資案件公告
    公   告吉林市公安局偵辦的「賽諾斯」非法集資案件
  • 非法集資套路深,法院提醒群眾防範八種典型「套路」
    原標題:法院提醒群眾防範非法集資八種「套路」非法集資犯罪具有涉案金額大、受害人數多、作案周期長等特點
  • 非法集資的平臺正式通知退錢了!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就在剛剛,又一個集資詐騙案被警方告破!同時返還受害人們本金!
  • 空殼公司、高息誘餌……銀川檢察機關揭露非法集資「真面目」
    ► 從辦理的案件來看,犯罪嫌疑人往往在實施不法行為前註冊成立投資公司,緊接著便著手實施非法集資,其成立的公司多為空殼公司。同時,非法集資犯罪多數是共同犯罪,嫌疑人之間分工明確,且成立多家公司,開立多家銀行帳戶,資金去向也十分複雜,為案件偵查帶來較大困難。
  • 揭秘 | 「靖江聯寶」非法集資被查後,「江蘇聯寶」總部電話竟是保安接聽的...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目前投資者已經多次聚集在江蘇聯寶談判無果,針對相關問題曾諮詢相關金融界專家,專家表示這種是典型的非法集資,國家明文規定禁止這種民間非法集資行為。當地的工商和職能部門表示已經介入調查。後續將會繼續跟進其處理結果。
  • 非法集資典型案例|涉及銀行保險類非法集資——女賭徒的不歸路
    為償還賭債,從2003年9月起,何某某組織行內人員,以高息為誘餌非法吸收近200名儲戶存款13億元,何某某及陳某某將其中的1.59億元佔為己有,用於償還賭債和投資,並造成100多名儲戶5.4億餘元的損失。在此期間,何某某還因存款兌付等問題與知情人、儲戶產生矛盾,並多次僱兇傷人,致一人重傷、二人輕傷、部分財物被損。
  • 普法視頻 | 辦卡後商家跑路,預付卡消費陷阱多,怎樣維權?
    健身卡才用一半,健身館關門了洗車卡只洗三次,洗車店關門了飯店充值卡僅吃了一次,餐館關門了交的培訓費還沒上完一學期培訓機構的老闆找不到了……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辦了不少預付卡這些預付卡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 【普法視頻】 辦卡後商家跑路,預付卡消費陷阱多,怎樣維權?
    健身卡才用一半,健身館關門了洗車卡只洗三次,洗車店關門了飯店充值卡僅吃了一次,餐館關門了交的培訓費還沒上完一學期培訓機構的老闆找不到了……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辦了不少預付卡這些預付卡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辦卡中存在哪些問題?
  • 【唐山News】唐山依法有序處置永利、海容非法集資案 內附必懂的集資常識
    作案手段1.利用鄉情, 向本村村民集資。張某某擔任麗水市蓮都區燈塔村黨總支書記是他身份轉變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起點。3.輸送利益, 向銀行員工集資。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間, 張某某以江西省永新縣麗新龍江水電開發工程建設需要資金為由, 以自己擔任董事長的江西省永新縣麗新龍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按20‰的月息, 向浙江麗水市某農村合作銀行的47 名員工及其家屬等吸收存款614.5萬元。4.公開設點, 向社會公眾集資。
  • 「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香港中路街道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月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街道非法集資宣傳教育的精準度和普及率,增強社會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助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香港中路街道聯合市南區地方金融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