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藥物都對黏膜有刺激性,如果藥物附著在食道上而沒有進入胃腸道,會腐蝕黏膜,引起食道潰瘍。
引起此問題最常見的藥物是非甾體消炎藥、抗生素、維生素類藥物和鐵劑,各種中西藥膠囊服用時也應當注意。
為了預防藥物性食管潰瘍,建議服藥後兩小時內不要睡覺;
如果必須在夜間或睡覺前服藥,應該站著服藥、多喝水,服藥後最好做一些輕微的活動,然後再臥床休息。
服止痛藥、降壓藥以及降糖藥調整劑量初期時,很容易造成跌倒。
止痛藥有肌肉鬆弛的副作用,會使人體肌肉反應和動作緩慢,感覺昏昏沉沉;
利尿劑類降壓藥會導致體內鉀和鈉水平的下降,可能引起乏力,且患者服藥後容易因尿急下床,引起跌倒;
降糖藥調整劑量初期可能引起低血糖;
抗心律失常藥,如倍他樂克等長期使用會導致心動過緩和腦動脈供血不足,也可能引起跌倒,服藥期間應加以注意。
建議服這些藥的患者醒後不要立即起床,並在床上坐一會兒,站起來也不要急於行走。
利尿劑服用後血容量降低,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出現頭暈等症狀。吃完擴血管藥,同樣也容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
服用這類藥物時,患者應注意不要突然變換姿勢,房屋布置要注意夜間走廊有充足光線,地板不要過於光滑。
來源:生命時報
睡前服藥的患者不僅自己要注意預防上述三大風險,家人也應當了解並注意,如果在夜間發生意外,應及時就診。●胃黏膜保護藥:硫糖鋁和鋁碳酸鎂最好睡前服,因為此時胃部已排空,服藥形成的保護膜不易被破壞;
請您長按二維碼,關注藥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