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遊小鎮年 | 留昆人,就地過年指南!

2021-02-07 周莊景區

春節假期倒計時進入緊急預警!

今年,就不回家了。

那些2020年錯過的,

在2021年假期必須通通補回來!

週遊小鎮年

《留昆人,就地過年指南》

今年春節,人手一份,

一起吃吃逛逛,嗨到明年~

| | | 

#週遊小鎮年,嘗一嘗小鎮味道。

——

小時候喜歡去奶奶家過年,躲在廚房灶後的肚膛口,幫著燒灶,火舌竄出竄進,把臉燒得通紅通紅,暖洋洋的。

這家叫「老灶頭」的店,便覺著格外親切。順著青糰子冒出的熱氣便回到了記憶裡的年。

看到那熟悉的煎餅鍋,也總會停下來帶上幾個海棠糕,心裡念的是那老手藝經久不變的味兒。

除了走街串巷的覓小吃,全功橋邊的全功樓時尚餐廳」裡也可尋一份地道的港式美食,感受臨河茶餐廳內的水鄉味道。

| | | 

#週遊小鎮年,坐一坐小鎮遊船。

——


搖櫓船」裡坐一坐,聽一聽那「吱呀吱呀」的搖櫓聲。

在船娘的軟語中,沏一壺時光的茶,看一眼兩岸的景,坐著不說話,就十二分美好.

| | | 

#週遊小鎮年,聽一聽小鎮聲音。

——

吳語濃濃,聚賓樓」裡評彈又起,最是牽掛的不過小鎮上那一方喝茶處。


一座古戲臺」,多少人間事。

戲曲,是傳統生活方式藝術化的結合。駐足停步,也仿佛入了那道不盡的清風明月中。


| | | 

#週遊小鎮年,走一走小鎮街巷。

——


木門框,長街巷。小鎮上的巷子多,臨街也開著各種鋪子,店家招呼著你嘗嘗,也不推銷,喜歡的話再來。

貞豐文化街上」,踏一踏那歲月洗禮的石板街。

十二坊裡探手藝,看繡鞋坊」裡繡娘們飛針走線,順道上,再去沽點萬三酒,沾一杯牛年紅火。

富安橋旁,南市街上,七進五門樓。摸一摸聚寶盆,讀一讀萬三傳奇故事,江南「第一廳」」風範依舊。

| | | 

#週遊小鎮年,住一住小鎮民宿。

——

月亮船、小木馬、風車長廊、紙雕的藝術館、M&M's糖果玩具店紙箱王·拿鐵玩石藝術客棧」裡感受最地道的文創客棧生活。

江南水鄉,枕水人家。蓴鱸之思度假酒店」雖在古鎮裡卻又避開喧囂,靜守一汪湖面,日落長河,推窗可見,悠閒又自在。

鹹魚臘肉年夜飯,香村年代秀民宿」裡過最傳統的中國年,放鞭炮、看煙花、做糕點,闔家老少樂團圓。

嘗不盡的小鎮味道,

坐不停的小鎮遊船,

聽不膩的小鎮聲音,

走不完的小鎮街巷,

住不夠的小鎮民宿,

今年春節,

留下來,慢下來,

我們,一起在周莊過年!

過年不回家,週遊大放「價」!

相關焦點

  • 「薪+心」留人!河北清河縣近千名外地員工就地過年
    河北日報通訊員宋紅雷攝姜明軍是湖北鄂州人,多年從事汽車零部件行業,7年前離開老家來到被稱為「中國汽車(摩託車)零部件製造基地」的清河縣,逐步走上了新歐公司高管的位置。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說實話,思鄉心切啊,一年到頭就奔個團聚。但為了更好地守護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國家倡導就地過年,我覺得這是應該的,沒理由不支持。」姜明軍說。在他的帶動下,20多名外地員工紛紛響應。
  • 元豐輪胎留廠員工就地過年溫暖瞬間
    疫情防控形勢仍不樂觀,各級政府提倡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公司外地員工,雖然也懷著回家的憧憬,但他們響應政府和公司號召,決定留在公司過春節。董事長李巖給在公司過年的員工和值班員工拜年,向他們致以親切慰問和新春祝福。雖未能和家人在一起,元豐輪胎留廠員工一樣地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一樣地浸潤著家的溫馨。就地過年的員工紛紛表示,與世界500強企業攜手建設供應鏈合作基地,給元豐輪胎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他們的信心和幹勁也更足了。
  • 陳文華:就地過年 安心更暖心
    就地過年就是為了更好的團圓,為積極響應「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倡議,在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工作的陳文華選擇就地過年,把家安在公司,把心留在崗位上。  正在忙著檢修的人叫陳文華,是湖南懷化漵浦縣人,今年53歲的他已經在外工作20多個年頭了,2019年,他服從公司安排,從深圳總部調入泰來大滿包裝有限公司做技術員。
  • 就地過年 暖在身邊 | 心中有愛,在哪都是年!
    2月11日上午,在合肥柏堰科技園內,燈籠、彩燈已經掛上枝頭,不少企業已經貼好對聯,年味十足。  蔡昕的企業安徽漢威電子有限公司便坐落於此。雖然已是除夕,早上九點半,蔡昕依然跟往常一樣,先到一樓生產車間例行檢查一下設備,查看電源是否關好,再來三樓辦公區貼好春聯,最後再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處理工作事項。
  • 留粵過年年味濃!
    臨近春節,國家倡導就地過年,減少非必要流動,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響應國家號召,留在南海過年。農行南海分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組織志願服務隊到留粵務工人員較多的城鄉結合部、村居社區開展「青春情暖」服務活動,除了宣傳防詐騙、反假幣等金融知識,還宣傳防疫小貼士,向留粵務工人員宣傳南海農行的「就地過年便民禮包」,如通過農行掌上銀行APP開展多項線上優惠活動,為留粵人民群眾提供購買年貨和佛山傳統美食的優惠大禮包,還有其他消費金融信貸產品,儘可能滿足留粵務工人員的金融需求,讓他們在廣東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牛年春節
  • 感謝你們,留在玉環過年!
    「今年,你就地過年嗎?」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比起往年來說特殊了不少,「就地過年」開啟了春節的新模式。經過鐵路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等部門的統計,今年全國估計有超過1億人「原地過年」。「原年人」也成為了今年過年的熱門詞語,指那些響應號召、在原地過年的人。第一次留在玉環原地過年,是種什麼體驗呢?
  • 就地過年 | 豪邁集團為外地員工提供暖心政策
    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市提倡「就地過年」,呼籲人們留在工作地過年,減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不少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企業都想了不少補貼措施,把人留住,就地過年。豪邁集團就是其中之一。劉妍茹,山西臨汾人,95後的她畢業後就應聘來到豪邁集團上班。今年春節,她決定響應政府和單位「就地過年」的號召,留在高密。
  • 以薪留人 以情暖人 員工不返鄉 就地過大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往年臨近春節,很多人都已經買好了回家的車票,期待著新春的團圓,這是每個中國人最深的情節,但是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各地陸續發出了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職工就地過年,這是斬斷疫情大範圍傳播的一個重要方法
  • 「就地過年」要宣傳好,更要保障好!
    當前,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已有29個省區市倡議「就地過年」。過年要不要回家,引發無數「打工人」熱議。春節對中國人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在外工作的「打工人」想回家,留守的老人孩子想團圓,突然倡議「就地過年」,一時難以接受可以理解。但形勢嚴峻,減少人員流動就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就地過年」已是一種現實需要。疫情當前,我們要顧好小家,也要顧全大局。
  • 為民守歲不打烊,年味亦濃情亦濃!這裡有7000多人,留「浙」過年、堅守崗位……
    年,是熟悉的味道。「回家過年」是許多在外漂泊忙碌了一年的人最期待的。然而,對於綠城保安人而言,為民守歲不打烊,卻是他們迎接春節最熟悉的方式。疫情面前,全省7000餘名綠城保安人在省公安廳治安總隊的倡議下,停下歸家的腳步,選擇了留「浙」過年、堅守崗位。
  • 倉山:就地過年,溫暖不缺席!
    春節將至,回家過年是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結,但當下疫情嚴峻複雜,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所謂「回家回家」,有人氣兒,有溫度才是「家」。
  • 就地過年,偉光匯通·彝人古鎮推出「歸心中華」雲上鬧新春系列活動
    如果人心是一條一往無前的路,在這「歸得歸不得」的時刻,每個人,都在想著歸家 。
  • 就地過年,安香鄉推出暖心措施
    任何一點疏忽大意,都有可能讓全鄉兩萬多人的堅守功虧一簣,甚至出現不堪設想的後果。咱們安香鄉地理位置特殊,緊鄰著仍為高風險區的新樂市。希望鄉親們在疫情期間,再忍一忍,再堅持堅持,別給病毒入侵家鄉的任何機會。為此,我們倡議:一、外來工作人員原則上就地過年。
  • 【免費寄】就地過年,把「愛」郵回家
    疫情能阻擋回家的路,卻阻擋不了對家人的牽掛;只要人情味在,年味就不會減。即日起,常熟市文明辦、常熟市總工會、常熟市郵政公司聯合推出「工會送溫暖、文明『郵』我寄」活動,「雙重福利」讓「就地過年」更加暖心。
  • 就地過年吃飯指南:你最想吃的一道年菜是什麼?
    雖然不是福建人,但是身為糯米愛好者,紅蟳米糕是我最想試手的春節硬菜,之前說好要做,今天終於可以把食譜發上來啦!不管是就地過年,還是回家吃飯,都想能給你做一道年菜。◆◆◆◆◆◆◆◆◆🦀️◤紅蟳米糕◥紅蟳米糕用料講究,過年在家做年菜版,食材自然不吝工本——蝦米、乾貝柱、幹香菇提前泡發;
  • 70張照片,實拍「打工人」就地過年,綿陽年味兒漸…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不過今天春節,國家鼓勵就地過年這不,響應政策的人們開始做過年準備了
  • 「就地過年」吃什麼?
    記者線下走訪南京多家餐廳、酒樓,發現受疫情影響,「分餐制」「分批吃」「自提菜」成了2021年春節年夜飯的關鍵詞。隨著「就地過年」的提倡,半成品火鍋成了「在寧過年」年輕人的選擇。  比起去年,今年各家餐廳對年夜飯的疫情防控都提前做了應對措施。「去年受疫情影響,沒能來吃年夜飯的顧客可憑年夜飯預訂單,後續選擇一個時間來繼續享用套餐。」
  • 響應號召就地過年 有一種年味兒叫「堅守」
    這是個特殊的春節,因為疫情防控,「就地過年」成為倡議;這是個溫暖的春節,因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響應號召、留在沙田過年的
  • 2021,我們在日本就地過年!
    響不響應祖國號召的「就地過年」,我們這些人在日本的,基本上都留在島國過年。這裡沒有春節大長假,大年初一該上班的得上班,該上學的得上學。儘管天時地利上,扎紮實實歡度春節有困難,但不妨礙我們在除夕夜,整一桌必須和平時不一樣的晚飯,吃的時候必須搭配春晚。哪怕不能同步吃上家鄉的飯,卻能同步吐上春晚的槽。假裝就在家過年的逼真程度,逐年提升,感謝網絡。
  • 春節就地過年,感謝每一個不回家的你
    「兒子,見屏如見面,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也為了周邊的人,今年就留在那邊過年吧,不要太牽掛,我們老兩口會照顧好自己的。」     馬上快過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不能回家過年。      「以前,不管是工作多忙,兒子和女兒都會帶著家人回家過年。一大家人子熱熱鬧鬧的,一起打掃衛生、做美食、走親戚,很多人都羨慕我們一家人的家庭氛圍。」雖有不舍,但王正榮心裡明白,短暫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雖然不能回家,但是兒子和女兒天天和我們視頻對話,緩解了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待疫情好轉,一家人再相聚,也能像過年一樣溫馨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