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2021-02-11 臺商匯資訊
「給我一張臺北地圖,我能用火柴盒還原出不同時代的臺北舊貌。」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27日在臺北表示。

9月27日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主辦方欲透過火柴盒展,呈現臺北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縮影。圖為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先生解說火柴盒收藏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攝

當天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主辦方欲透過火柴盒展,呈現臺北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縮影。

說起火柴,很多人會想起丹麥作家安徒生那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火柴已淡出民眾的日常生活。

「在沒有打火機之前,火柴卻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火柴盒即使僅有方寸大小,卻承載著臺灣人昔日的衣食住行記憶。」莊永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道。

莊永明介紹,以前在臺灣,火柴不僅為生活所用,連消遣娛樂也得用到它,算是最普遍的生活用品,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媒體尚不發達,火柴盒便是當時廣告宣傳的最佳利器。頭腦靈活的商家便利用火柴盒上的方寸之地傳達訊息。

莊永明稱,由於家家戶戶都使用,那時的火柴盒廣告成了到達率高、價格便宜、流通快速的商業廣告;許多店家為了引起顧客的消費欲,在設計上費盡心思,只為在盒面上呈現最明確的特色商品,來獲得顧客的青睞。

走進迪化207博物館三樓,記者仿佛走進了半個世紀前臺北市的舊生活。博物館三樓空間不大,為了展示好近千個火柴盒,狹窄的過道也被充分利用。本次展覽,挑選了近千個與臺北市相關的火柴盒,共分七個主題。分別是:跨越半世紀、青春大稻埕、旅行溫泉鄉、築積記憶、生活印象、茶餘飯後及老派風格等。

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介紹,在展出的近千個火柴盒中,每一個都有它的故事。如上世紀50年代為臺灣家家戶戶帶來光明的新亞日光燈,60年代開創臺灣生產轎車先河的裕隆青鳥轎車,都被印在火柴盒上。

徜徉在博物館內,仿佛時光倒流,許多在臺北已經消逝的地景如北投溫泉飯店,重回民眾視線。那些走過半個世紀的臺北知名店鋪,如青葉餐廳和黑美人大酒家,也能從小小的火柴盒上找到。細品這些火柴盒廣告,民眾如在閱讀一部臺北發展史。

費盡心力精心布展的華安綺希望,觀展的長輩能從中獲得過往的美好記憶;來到這裡的年輕人,可以透過小小的火柴盒看到臺北過去的歷史。希望火柴盒上這些傳統的元素,能給年輕人從中獲得文創的靈感。

對於已收藏了1萬多個火柴盒的莊永明來說,希望有機會到大陸辦展,好讓大陸的民眾在欣賞各式各樣的火柴盒時,窺見早期臺灣衣食住行的光景,發現臺灣時代變遷的點滴軌跡。

來源:中新社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幾個巧妙設計告別火柴盒,5分鐘做出高大上的庇護所
    學會因地制宜,5分鐘就能打造出高大上的庇護所!(非萌新&山頂洞人可略過本文。)今天胖虎分享幾個大神設計巧妙的、簡單卻驚豔的火柴盒,這些技巧對萌新很實用!建造本系列火柴盒有一個最大前提:出生點擁有非常優越且少見的地形以及結構!1、冰刺平原改造火柴盒
  • 一臺火柴盒小車引發的回憶
    今天是我父親的生日(7月23日),所以想分享一臺火柴盒小車,以此提醒我對父親的記憶。時間還要回溯到1997年,那時候還和他們一起住,整天都忙於工作,做著許多同齡人都會做的事情;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我突然生了一場大病,被送往醫院,最終不得不因此停工2個月,這應該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間,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在床上躺著。圖片實拍
  • 公園裡的下沉瀑布 | 臺北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照明設計
    作為地下型系統,大多數的車站設計就如同世界上許多城市,是以火柴盒般,由冒出地面的出入口連接著地下,與外部環境毫無關係的車站。,臺北市政府捷運局提出了一條串聯了城市中許多熱門區域的路網延伸計劃,而本案大安森林公園車站,即包含於路網延伸計劃中。
  • 我的世界:用竹子打造更高級的火柴盒?萌新:1分鐘就學會了
    ①用竹子裝飾櫥櫃和燈臺。用草方塊偽裝「地毯」,種上竹筍,撒點骨粉讓竹子生長出來,裁剪竹葉後墊上一層綠色地毯,這樣做出來的桌子既簡易美觀又環保~椅子的製作方法更簡單了,幾塊告示牌和樓梯(或者幾塊臺階和活板門)就能搞定啦。
  • 都市漫遊者阮義忠:拍攝臺北就像在速寫簿上塗鴉
    △八德路,1987阮義忠祖籍宜蘭,對臺北這座城市的憧憬起源於兒時隔壁一位名叫「鐵魯」的同伴。「鐵魯大我四五歲,小學畢業之後就到臺北闖蕩。「臺北真厲害」,在那時的阮義忠眼裡,臺北是一個可以把人徹徹底底改頭換面的地方,「一個本來土裡土氣的窮人家小孩,到那裡打滾一番,就能脫胎換骨,像鍍金般地變成有見識的時髦人。」阮義忠對臺北越發期待,他甚至會將鐵魯帶回來的許許多多垃圾——口香糖紙條、歌廳的票根、電影說明書、餐廳火柴盒……都收集起來,「好像這些東西是一片片七巧板,足夠我拼成一幅幅想像中的臺北圖像。」
  • 【蛻變】臺北「垃圾堆上」喝咖啡
    臺北算好的,南部垃圾都直接扔街頭,高雄等有重工業的城市,空氣都是黃的、臭的,汙染比今天北京霧霾嚴重多了」。 臺灣如何用20年時間成功變身?陳龍吉可能是最適合講這個故事的人,因為他任環保署副署長時親手規劃興建了臺北的三座垃圾焚化廠。 1987年,臺北在內湖區建起第一座垃圾焚化廠,建設過程充滿阻力。
  • 【遇見臺灣】上--草之臺北
    \\painting by yatao//欄目:<七嘴八舌趣旅行之遇見一個溫暖的臺北>
  • 【臺北】穿上泳衣帶上遊泳圈到捷運遊泳去吧
    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臺北大運會」,將於2017/08/19-2017/08/30舉行。
  • 臺北的便利交通---臺北捷運
    臺北捷運是目前臺北市內最便捷的大眾交通方式,平均3~5分鐘一班車,十分舒適又快速,在捷運站內除了不準吸菸也不可飲食,保持了捷運站的乾淨與美麗。適合在臺北短期停留之旅客購買。2. 可於使用期限內,無限次搭乘臺北捷運及臺北市、新北市聯營公交車;貓纜版(一日券),於票卡啟用當日可不限次數搭乘臺北捷運、臺北市及新北市公交車及貓空纜車。3. 可至各車站服務臺購買。
  • 臺北大熊貓「圓仔」當紅不讓 「爬」上街頭電箱
    原標題:臺北大熊貓「圓仔」當紅不讓 「爬」上街頭電箱   中新網1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大熊貓寶寶「圓仔」大受歡迎,還「爬」上了臺北桂花香榭大道安全島上的電箱。   據報導,臺北市民大道八段去年底打造為桂花香榭大道後,安全島上突兀的電箱變成「景觀殺手」,為「遮醜」,市議員闕枚莎提議臺灣電力公司邀藝術家在近50個大小電箱上彩繪圓仔,表情栩栩如生,有如圓仔大道。   闕枚莎表示,「原本是要畫臺灣黑熊的!」不過與動物園聯繫,發現要找園內的臺灣黑熊當模特兒,程序繁複,才轉念選擇圓仔。
  • 揭秘丨臺北101建在地震帶上 靠什麼「神器」抗震?
    臺北101大樓是臺北旅遊必去打卡點,不僅可以體驗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從5樓上升到
  • 下一站, 臺北車站 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在地圖上它是臺北的中心東邊有101,西邊有西門町南邊有貓空,北邊有故宮臺北車站承載了最多臺北的歷史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也承擔了臺北轉運樞紐的重責大任臺北車站的發展在車站的地下街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他們也許坐在地板上一整夜也許就地枕著行李躺下睡著
  • 從臺北看101,再從101看臺北
    它安靜的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告訴著每一個人: 你在臺北,這裡就是臺北。它迎接你來到這裡,目送你離開這裡,承載著一些人對臺北的憧憬和興奮,也記錄著一些人在臺北生活的無奈和苦澀。以至於我現在只是看著這張101大樓的照片,也止不住地想起太多與臺北有關的回憶。
  • 幾米漫畫主題「月亮公交車」開上臺北街頭
    上車就可看見的小熊司機/圖自「東森新聞雲」車上的扶手也可看見月亮與小男孩的設計元素/圖自「東森新聞雲」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最近在臺北信義路與松智路口,出現了一班不會動的公交車
  • 臺北上百位藝人將齊聚婚姻平等音樂會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等多個團體將於今天(12月10日)下午在臺北凱道舉行婚姻平等主題音樂會,張惠妹出資、聶永真設計的三萬支彩虹旗將在現場派送,陳珊妮、HUSH、戴愛玲、林凡、何韻詩等數十位明星將接力獻唱,蔡依林、蕭亞軒等人也特意錄製了視頻
  • 28個愛上臺北的理由(牛肉麵是臺北官方宗教!?)
    國外網站BuzzFeed作者Kevin Tang,寫出了會讓人愛上臺北的28個理由…1.便利店有賣任何東西臺灣幾乎是地球上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國家,你可以在24小時便利商店吃晚餐、寄快遞、洗衣服、買火車票還有五月天演唱會門票。喔,想在半夜4點半買一瓶JohnnyWalker也沒問題。
  • 只花一杯咖啡錢,我上了臺北101~
    港真,101真心不高,臺北的夜景也比較一般~(當然,跨年煙火的時候,101還在很贊很美的)對於住慣了天際線酒店的嬉遊君來說,肯定是不願意花
  • 【圖說】臺北松山機場
    微信ID:stucaogenbobao圖/文|凌學敏臺北松山機場松山機場創建於日治時期的1936年,歷經多次擴建和改善工程,是坐落在臺北市松山區的中型機場,在敦化北路末端和基隆河之間,通稱為松山機場或臺北機場。
  • 機車,臺北的移動地標!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工業發展的初期,摩託車將大批工人從鄉村運抵工廠,成為實現勞動力快速移動的最主要工具,摩託車也一度成為工人階級的象徵,是一種散發著汗臭味與男子氣概的坐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馬龍•白蘭度穿著皮衣和牛仔褲倚靠在一輛伯納威摩託的那張著名照片。
  • 我在臺北聽Coldplay演唱會:寒舍艾美,臺北W和一點感動
    清明我奢侈地花掉六天年假,休息了一段時間,去臺北聽了早早訂好的Coldplay演唱會。去年六月我曾追這支樂隊到蘇黎世,今年家門口的場次自然不想錯過。連上假期和周末,兩周的時間按以往的風格本應用航空裡程環球飛行,但我的旅行風格好像正在發生改變。其實我依然熱愛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