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鄭州一商場將路邊的8棵銀杏樹真樹葉擼掉,綁上假樹葉的新聞引發爭議。次日,商場方回應:銀杏樹是自己種的,有處置權;樹葉系大風吹落,綁假葉為商業美化。大多網友對這份回應持接受態度。
根據《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規定:單位附屬綠地的綠化,由該單位管理。銀杏樹是商場方自己種的,商場對自己的私有財產的確有處置權,商家為了招攬顧客,對被大風吹光樹葉的銀杏樹枝進行裝飾也無可厚非。相比起去年秋天,某街道為了美化城市道路,環衛工用高壓水槍打黃葉進行集中清掃的荒唐行為,商場的美化行為算是溫和,起碼沒有暴力損壞樹木。這樣看來,商場的美化解釋的確具有合理性,不過這樣的美化真的美嗎?
春天開花,秋天落葉,是大自然的語言。我們總說要保護自然、熱愛自然,而保護和熱愛的前提,是對自然的規律充分尊重。小時候大家寫作文:「秋天到了,金黃的葉子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現在,假樹葉被牢牢系在枝頭,風吹雨打都不怕,孩子們會如何描寫秋天?「秋天到了,金黃的綢緞樹葉是被人們綁上去的。」三秋之樹本就蕭瑟,非要把它裝扮成理想化的模樣,那麼那些永不會被吹落的樹葉,就讓「秋天到了」成為一場謊言。自然之所以美,不在於它的美可以永恆,而在於它是自然本身。
商場此番商業化行為的背後,是對自然之美的不接受,和對虛假之美的刻意追逐,而人們對於這種行為的接受更是種悲哀。真樹綁上假葉,在商家看來比沒有樹葉好看,才稱其為「美化」;網友認同「美化」一說,才接受商場方的回應。自然的輪迴、生命的迭代,何嘗不是一種趣味之美?不能發現和接受真實的自然之美,或許是一種審美的偏差。法國著名風景畫家柯羅曾說,「我每天早上醒過來向上帝祈禱,讓我向小孩一樣天真地看世界」。當構造、欣賞假的自然之美成為共識,那份天真早已不復存在,剩下的僅僅是在工業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裡,對美的隨波逐流。
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裡,生活在工業科技產物支配下的人類,只因見了真實的植物一眼,便拼盡全力要回歸、拯救地球,意識到了自然產物比工業製品更讓人動容的魅力。真葉子樹的寶貴,不應該在只能看到假葉子樹時才被意識到。人們要在樹有葉子的時候就能夠發現自然之美,在樹沒有葉子的時候仍能接受,並能夠學著欣賞無葉樹的美,這才是對自然、真實的美好最大的尊重。
假葉子綁在真樹上,再栩栩如生仍然是假的,對於虛假之美的追求並不可取,商場方在追求商業審美的同時,也應注重自然審美。秋天不應成為一場謊言。不少城市的秋天沒有颳大風,那裡的銀杏樹正是觀賞的好時節,不如去有落葉的地方,感受一場真正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