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漁民上岸「電鬼」下水,江鮮交易難禁絕,到底誰的鍋?

2021-02-15 長江生態觀察

最近,長江禁漁期電魚卻屢禁不止、保護性珍貴野生魚成了一些人的牟利工具的消息,被許多主流媒體報導....

長江野生魚種群岌岌可危,網友們也是很關注這一消息。

可能令許多人不解的是,上層重視,一線工作者日夜巡邏,層層監管下,長江裡的居然還有人敢電魚?

(長江邊繳獲的電魚魚獲,有鯉魚、江邊、翹嘴魚、鯽魚等等長江野生魚)

這些消息乍一看很令人吃驚,但長江君一點都不奇怪。

禁捕必然帶來江鮮河魚價格暴漲,而暴利的刺激使得長江偷捕群體更為強大和狡猾。

根據一線工作人員的見聞,在暴利的刺激下,電魚群體第一個是成分更複雜了:以前電魚的大都是部分漁民,如今許多非漁民受暴利引誘,成為了新一代的「電鬼」。

其次,電魚偷捕成團夥化、專業化,分工明確,有人望風有人接應,反監管能力很強,有時候即使碰到漁政人員,甚至會以跳江威脅逃離.

(晝伏夜出,望風接應,魚獲、電魚工具分散放置,電魚行為越來越越狡猾)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鬼」們在暴利刺激下,已經進化了。

反電魚、禁漁期監管,一樣需要外部「助力」

環境災難會危害到每一個人,生態保護需要全民參與,這個口號天天在喊,似乎每個人都理解生態保護有多重要。

但在現實裡,我們的反電魚、生態保護工作者,有沒有從人民群眾、社會各界中獲得額外支持呢?

在網絡上,絕大部分網友,都對電魚等濫捕行為的充滿反感,並且一些人還表達了對有關漁政、河長等不作為、作為不力的吐槽。

有多少人在現實裡遇到這種狀況會選擇制止或者拍照舉報

但在現實裡,大多數人碰上電魚者、濫捕行為,卻大多選擇漠視,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不關我的事,其實還是沒懂

一邊對電魚、對生態破壞的醜惡現象口誅筆伐,一邊從行動上選擇漠視旁觀。

這其實就是如今反電魚乃至生態保護工作中大眾參與缺失的真實寫照。

——漠視令人遺憾和無奈,但如果參照另一部分人,這種旁觀可能還都算得上是好了。

江邊魚市價格表,價格暴漲,但買者依然趨之若鶩

幾千元一斤的刀魚、動輒上百一斤的「江鮮」,在禁漁期,依然在地下江鮮市場交易。

那些對江鮮趨之若鶩的買家,難道不知道這些剛從長江裡上岸的野生魚是電魚、偷捕而來嗎?

不,恰恰相反,能花50元一斤買鯽魚、用刀魚擺酒宴充排場的「大戶人家」,都是高收入群體。

從大數據說,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上流圈層。

他們豈可能不知道如今長江全面禁漁?豈可能不知道長江野生魚種群岌岌可危?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甚至這些「上流圈層」在另一些場合,可能還扮演著生態保護「說教者」的角色,譴責企業排汙破壞環境、呼籲大眾關愛野生動物.

那些跟電魚者內外勾結,給他們通風報信的內部「害蟲」固然可惡,那些不作為、懶政的工作人員需要問責。

但大眾的冷漠,也是對濫捕行為的縱容。

那些坐在高級酒樓,優雅地拈動筷子的「吃江鮮者」,更是電鬼們的共犯。

其實,熱心的網友、生態保護志願者也有不少。

比如一位反電魚志願者,就提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長江君一條條仔細看了,覺得都是很好的建議,但可能最根源問題可能沒辦法如此解決。

因為,長江偷捕現象乍一看像是「工作人員不盡職、打擊力度不夠」、「電魚人太狡猾」.

但歸因是還是理念問題,是大眾對生態保護的「局外人」態度!

只有等到每一個人眼見電魚惡行,敢怒也敢言;

等到大眾以吃禁捕江鮮為恥,吃刀魚不僅不「尊貴」,反而令人鄙夷;

等到人人都意識到,當自然界的報復來臨之後,越是普通的個體,越是會受到最大程度的傷害!

或許到那時,長江裡電魚行為,才能徹底禁絕。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十年禁漁|永安鄉彭守榮:「洗腳」上岸 生活穩了、幸福來了!
    近日,提起「十年禁漁」政策後退出漁民生活的日子,永安鄉彭守榮感覺生活像加了蜜樣。       63歲的他有著40多年的捕魚生涯,大半輩子靠在長江永安段捕魚為生,對長江有著深厚的感情,對漁民這份職業很是熱愛。40多年來,彭守榮一年四季早出晚歸、風吹日曬地下江捕魚。憑著長江流域豐富的魚類資源,一年下來彭守榮靠捕魚能有3萬餘元收入。對靠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這3萬元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長江將禁漁10年!電魚人仍未收手,上演最後的瘋狂
    那就是為期10年的禁漁期限即將到來,在長江主幹道、主要支流的水域內,將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所有漁船均要上岸,漁民實現逐步轉產。10年禁漁,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長江10年禁漁期限將至的關鍵時刻,洞庭湖仍存在大量非法捕撈現象,這不得不讓人對後期禁漁制度的執行力度產生質疑。
  • 十年禁漁見成效!江蘇釣友釣到怪異鰷魚,網友:這是一條「江刀」
    自2020年1月1日長江主幹道實施「十年禁漁」政策以來,各地陸續跟進,江蘇洪澤湖也在近期宣布實施為期十年的禁漁期,目的就是讓魚類資源得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 玉壘鄉召開2021年鄉境內長江流域禁捕工作部署會議
    2月5日,玉壘鄉召開2021年玉壘鄉境內長江流域禁捕工作部署會議,會議由鄉黨委書記劉震原主持,鄉全體幹部職工,各村支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參加。會議傳達了2021年文縣境內長江流域禁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對玉壘鄉境內長江流域禁捕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十年禁漁】大龍市場監管分局執法擲地有聲!
    大龍開發區投稿郵箱:dzbxxzx@163.com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 緬甸水產局職工放生漁民們非法捕捉的小螃蟹
    伊江樹報導 據5月2日出版的《緬甸之光》報報導,準備通過邊貿出口到泰國的水產品中,發現了禁止捕捉的小螃蟹,高棟(Kawthaung
  • 長江漁民捕獲「老鼠魚」,有人500當場買下,網友:太便宜了
    都說江魚之鮮美,遠勝湖魚、河魚,特別是長江裡的野生魚,近年更是越來越受人追捧。比如下面這種「老鼠魚」,漁民捕獲一條,馬上就被人500買走!原來,這是一條長江裡非常稀少的奇魚,長吻鮠,也就是俗稱的江團、肥坨魚——因其眼睛小,嘴巴尖還有短鬚子,因此也不少人叫它「老鼠魚」!
  • 墜江!墜江!潛水員下水兩次都沒有……為何悲劇年年有?
    編者按:2月6日16時30分左右,在松花江哈爾濱市道外區巨源鎮北興村石頭壩附近江面上,一輛鏟車墜江,其中一人逃脫上岸,副駕駛位置的男子卻不見了蹤影。一輛鏟車墜江 一人逃脫一人失蹤據知情人張某介紹,墜江鏟車的司機不到30歲,副駕駛男子50多歲。
  • 全面禁捕之後,「水裡」「岸上」挺規矩
    在文杰水產經營部詢問有沒有「太湖白魚」時,經營者王榮紅馬上回答:「長江禁捕、太湖退捕,太湖白魚、銀魚、白蝦等水產都不能銷售了。」市場辦公室相關人士說,去年1月及9月太湖開捕時市場允許經營戶銷售太湖水產,其他時候都不允許銷售了,市場協管員每天還就此加強巡查。
  • 正面視頻曝光:墜江公交車最後的20秒!救援遭質疑,真相你可能不知道
    ■本期編輯:春雨 ■新聞熱線:18063299035一段撞車的正面視頻曝光,拍下了墜江公交車最後的20秒!有網友質疑救援工作慢,其他網友則看不下去了...救援工作到底有多難?10月28日上午10時許,一輛公交車在重慶市萬州區長江二橋墜入江中,目前初步核實失聯人員15人。據新華社現場雲,一段撞車的正面視頻曝光,拍下了墜江公交車最後的20秒↓↓↓這段視頻顯示: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
  • 同一條長江,同一個家」長江水生生物...
    活動旨在通過社會參與增殖放流、「長江精靈小課堂」等形式,提高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宣傳成效,形成全社會關注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簡稱:長魚基金會)於今年11月12日在滬成立,該基金會是在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指導下,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五家單位發起成立的,是從事長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公益性、非營利性慈善組織,也是上海乃至全國首個專注於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基金會。
  • 一線警察 | 少年不諳水性冒險遊泳被衝走 民警跳入河中成功救上岸
    投稿郵箱:2854183000@qq.com       不諳水性的17歲小夥冒險下水遊泳
  • 勁風猛烈衝鋒舟無法下水,情況緊急……
    7月3日,受颱風天氣影響,三亞海域持續強風,三亞崖州區梅聯村角頭灣兩名漁民出海固定船隻時被海浪掀翻
  • 憶太湖漁民-秦大媽家拆了
    秦大媽是誰?
  • 吃一條愛心魚 讓漁民過個幸福年
    ☞☞點擊標題下藍字↑ 宏昆 直接關注2015年伊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北京百姓喝到了長江水。
  • 福清漁民捕獲170斤重龍膽石斑魚 被人高價買下
    點擊上方藍色字,即刻關注漁民將石斑魚拉上岸